数学思维与训练 高中(三)
------------向量复习专题
向量思想方法和平面向量问题是新考试大纲考查的重要部分,是新高考的热点问题。
题型多为选择或填空题,向量作为中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在三角、函数、解几、立几等问题解决中处处闪光。
最近几年的考试中向量均出现在解析几何题中,在解析几何的框架中考查向量的概念和方法、考查向量的运算性质、考查向量几何意义的应用,并直接与距离问题、角度问题、轨迹问题等相联系。
附Ⅰ、平面向量知识结构表
1. 考查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律
此类题经常出现在选择题与填空题中,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有关概念与性质,要求考生深刻理解平面向量的相关概念,能熟练进行向量的各种运算,熟悉常用公式及结论,理解并掌握两向量共线、垂直的充要条件。
1.(北京卷) | a |=1,| b |=2,c = a + b ,且c ⊥a ,则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
( ) A .30° B .60° C .120° D .150° 2.(江西卷·理6文6) 已知向量
( )
A .30°
B .60°
C .120°
D .150°
3.(重庆卷·理4)已知A (3,1),B (6,1),C (4,3),D 为线段BC 的中点,则向
量与
的夹角为
( C )
A .
B .
C .
D .- 4.(浙江卷)已知向量≠,||=1,对任意t ∈R ,恒有|
-t |≥|
-|,则
( )
向量
向量的概念
向量的运算 向量的运用 向量的加、减法 实数与向量的积 向量的数量积 两个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两个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
定比分点公式 平移公式 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在几何中的应用
A.⊥B.⊥(-)C.⊥(-)D.(+)⊥(-)
5 .(上海卷5)在△中,若,,则 .
6.设为单位向量,非零向量,若的夹角为,则的最大值等于________。
7.已知向量,满足=1,与的夹角为,若对一切实数
x ,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8.(天津质量检测)已知、为非零向量,,若,当且仅当
时,取得最小值,则向量、的夹角为___________.
2.考查向量的坐标运算
1.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点在三边围成的区域(含边界)上,若,则=
2.(天津卷·理14)在直角坐标系x Oy中,已知点A(0,1)和点B(-3,4),若点C在∠AOB
的平分线上且||=2,则=
3.已知曲线C:,直线l:x=6.若对于点A(m,0),存在C上的点P和l上的点Q使得,则m的取值范围为 .
4.(新课程卷)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为坐标原点,已知,若点满足,其中,且,则点的轨迹方程为
A. B.
C. D.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向量点满足
.曲线,区域
.若为两段分离的曲线,则( )
A. B. C. D.
6. .(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浙江)设是边上一定点,满足,且对于边
上任一点,恒有,则()
A. B. C. D.
3.平面向量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
1. (全国卷Ⅰ·文11)点O是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内的一点,满足
,则点O是△ABC的()A.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B.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三条中线的交点D.三条高的交点
2.(湖北省)在四边形ABCD中,=+2,=-4-,=-5-
3,其中,不共线,则四边形ABCD为( )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梯形
D.菱形
3.已知有公共端点的向量,不共线,=1,=2,则与向量,的夹角平分线平行的单位向量是 .
4.已知直角坐标系内有三个定点,若动点P满足:
,则点P的轨迹方程。
5、(河北衡水中学一模)在中,是边中点,角,,的对边分别是,,,若,则的形状为.
6、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若,则
的最小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
7、(上海,理16)如图,四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排成一个正四
棱柱,AB是一条侧棱,是上底面上其余的八个
点,则(=1,2,…)的不同值的个数为()
(A)1 (B)2 (C)4 (D)8
8.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则一定是()
A.直角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 C.非等边锐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4.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函数等知识的结合
1.(江西卷·文18)
已知向量.
求函数f(x)的最大值,最小正周期,并写出f(x)在[0,π]上的单调区间.
2.(山东卷·理17)已知向量和,且求的值.
3.(上海卷·文19)已知函数的图象与轴分别相交于点A、B,(分别是与轴正半轴同方向的单位向量),函数.
(1)求的值;
(2)当满足时,求函数的最小值.
5.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的交汇与融合
1.(江西卷·理16文16)以下同个关于圆锥曲线的命题中
①设A、B为两个定点,k为非零常数,,则动点P的轨迹为双曲
线;
②设定圆C上一定点A作圆的动点弦AB,O为坐标原点,若则
动点P的轨迹为椭圆;
③双曲线有相同的焦点.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为(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2.(新课程卷)是平面上一定点,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满足
则的轨迹一定通过△的
A.外心B.内心C.重心D.垂心
3(新课程辽宁卷)已知四边形是菱形,点在对角线上(不包括端点),
则等于
A. B.
C. D.
以下是向量在平面几何中的几个结论:
①在平行四边形中,
若,则,即菱形模型.
若,则,即矩形模型.
②在中,若,是的外心;
一定过的中点,通过的重心;
若,则是的重心;
若,则是的垂心;
向量必通过的内心;
4(肥市2014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是由不等式组所确定的平面区域内的动点,是直线上任意一点,
为坐标原点,则的最小值为()
A. B. C. D.
5(全国卷Ⅰ·理15)△ABC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两条边上的高的交点为H,
,则实数m= . 1
6(江苏)在中,O为中线AM上一个动点,若AM=2,则的最小值是_____
7若O是△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则△ABC的形状为__ __;
8.为的边的中点,所在平面内有一点,满足,设,则的值为_
9.P是△ABC所在平面上的一点,且++=,则点P的位置是…………()(A)一定在AB边上(B)一定在BC边上(C)一定在AC边上(D)不能确定
10 椭圆的两焦点分别为、,且过点(0,2).
(1)求椭圆的方程;
(2)设点在椭圆上,且,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1. 已知平面上一个定点C(-1,0)和一条定直线l:x=-4,P为该平面上一动点,作PQ⊥l,垂足为,(+2)(-2)=0.
(1)求点P的轨迹方程;
(2)求·的取值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