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碍跑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要求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必须具备强健的体魄,同时也必须具有竞争意识、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学,其担负着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重任。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学会并掌握一些锻炼身体的知识与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是当今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所共同研究的课题。
本节课旨在作一些尝试和探索。
本课采用多种激励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根据五年级学生想动,能动,会动,敢动,爱动的特点,让学生在“野营”活动中,体会过障碍的各种方法与技巧,发展学生奔跑能力、跳跃能力和灵敏协调的素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的精神,勇于创新和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二、教材、学情分析
主教材障碍跑是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的教材,是跑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向日常生活迁移的重要准备,是“跑”类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练该内容非常重要。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体能较好、且活泼好动,但参与运动凭兴致,有时显得鲁莽;少数学生因肥胖或体质单薄,基本活动能力较差,灵活、协调性也不好。
而五年级学生毕竟有一定的体育技能储备,他们不会满足于简单的障碍设置和活动形式。
所以,本课将从跨越障碍、战胜自我入手,将本节课的实物障碍的跨越延伸到学习,生活中的障碍的跨越。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知道跨跃垂直和一定宽度的障碍跑的基本方法。
2、技能目标:85%以上的学生能在跳动中用“踏上式”越过低高度的垂直障碍物,用“跨步式”跨过一定高度的水平障碍。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拼搏顽强的意志品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跨障碍时做到前腿向上跨,后腿折叠快速向前横摆
2、教学难点:连续跨越多个障碍
《障碍跑》教学反思
我认为本节课的闪亮点在小组进行讨论如何设置障碍,统一出本组摆放器材的方案,然后通过自身实践去尝试、去体验跨过障碍的方法,去获取直接的、具体的运动经验。
这从根本上改变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不在是教师传授的“接受器”,教师不再是以讲为主,而是以导为主,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会发现问题、学会合作学习。
然后通过教师的提示,让学生明白练什么而不是怎样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除了必要的鼓励外,不多去干预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上课的过程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在各小组参与讨论时,一方面能够掌握学生讨论的情况,一方面在学生讨论出现问题时能给与协助和指导,帮助学生归纳出一个统一的方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由于基本部分的练习过少,致使整个课在时间的协调上出现了问题,基本教学部分过短、放松部分过长是这节课的美中不足。
本节课的课后由体育组长进行了评课,各位老师都各抒己见,他们提到了本节课的设计思路能够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来进行,并发挥小组长的作用,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进行自主探究。
从准备活动开始就比较创新,两人辅助操和最后的两人放松操,比直接进行热身跑和做徒手操新颖许多,没那么枯燥这也打破了传统式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己讨论设计器材摆放方案--给学生一定的机会相互了解和交流。
学生参与的都非常积极,师生互动的也比较好。
整堂课始终能贯穿新课程的理念。
提出的不足之处,比如课的时间安排,课的练习内容安排有点过少等等。
通过反思总结《障碍跑》一课我认识到要善于处理好教学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巧妙地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及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毕竟作为年轻教师,在教学的经验以及思路设计上还有所不足,经过学校安排此次公开课活动,通过看其他教师的授课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我想经过一次次的磨练,一次次教学后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我一定会受益非浅,也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教学中及时反思和总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依然会通过不断地反思总结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