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城市社会学第四章 城市社会结构
城市社会学第四章 城市社会结构
人 口 2100万 6000万 2000万 6000万 3500万 8000万 6000万 1亿 1.9亿 2.8亿 4.3亿
(一)世界人口规模的演变
20亿人 25.2亿 人 30亿人 40亿人 50亿人 62.5亿 人
公元1500年 公元1750年 公元1800年 公元1900年
公元1950年
5.5亿
人口年龄结构的标准数值 各大洲不同海拔人口占全洲人口比重
人口年龄结构 类 型
年轻型 成年型 年老型 大洲
老年人口系数
少年儿童人口 系数
40%以上 30—40% 30%以下
老少比
年龄中位数
5%以下 5—10% 10%以上 海拔高度(米) 200米以下 200 — 500
15%以下 15—30% 30%以上
• • •
• •
四、人口理论
(一)马尔萨斯人口论 1、人口增殖力必须与生产资料的增加保持平衡。 失业、贫困是“人口法则” 的必然结果,并且 是限制人口过度增长所必需的。 2、实行“救贫法” 反而会使贫穷人口得以继续 增加,是供养贫民以创造贫民。 3、“人口法则”使社会改革、实现社会平等来解 决失业和贫困得主张必然趋于失败。 4、只要财产安全和婚姻制度存在,社会的不平等 状况必然会随之而来,私有制是必然的,合理 的。 办法:战争与灾难的“积极的抑制”与晚婚、节 婚的“道德的抑制”
三、城市社会结构的制约因素与功能 (一)城市社会结构的制约因素 1、城市经济、特别是产业结构,制约城市社会结构如职业 结构、收入结构、居住结构以及城市空间结构等; 2、城市科技发展制约城市文化教育结构、人口结构等; 3、城市文化教育发展制约城市居民的文化结构以及城市性 等; 4、城市社会体制和社会政策制约城市社会结构的建构与变 迁等。 (二)城市社会结构的功能 1、城市社会结构是市民利益系统,是城市社会资源配置格 局;与市民参与社会行动的积极性程度 正相关。 2、城市社会结构表明城市社会组织化程度,各种利益群体 通过组织的集体行动,直接制约城市的社会经济政治文 化活动。 3、城市社会结构是城市社会秩序状况,是社会控制和管理 的基础,也是制定、实施社会制度与政策的基础。
第一节 城市人口结构
一、城市人口结构的特点 1、密集性——城市人口数量多、密度大。 2、流动性——城市人口流动频繁、迅速。 3、异质性——城市人口差异大、专业性强。 4、增长性——城市人口增长是自然增长与 机械增长的结合。
时间 公元前100万 年 公元前10万 年 公元前1.5万 年 公元前3000 年 公元元年 公元1650年 公元1750年 公元1800年 公元1830年
21% 欧洲人
14% 美洲人 (北美洲 、 南美洲)
8% 非洲人
三、人口迁移类型
人口迁移根据迁移目的与动机的不同、性质不 同、迁移活动的空间范围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根据社会组织情况不同可以分为——自发性迁移与 计划性迁移; 根据移民迁往居住区定居时间长短可以分为——临 时性迁移、季节性迁移、周期性迁移与永久性迁移。 根据迁移空间可以分为——城乡流动型和区域间流 动型 区域间流动型可以分为——国内移民和国际移民 国际移民又可以分为——永久性国际移民和非永久 性国际移民。
二、城市社会结构的特点 1、开放性——城市的集中与开放、聚集与扩散、 是城市系统的运行特点;城市规模愈大、专业 性愈强、现代化程度愈高,则愈开放。 2、流动性——社会流动规模大、程度高、方向多 样等,可以分为结构性流动与非结构性流动、 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等。 3、复杂性——建构城市结构的社会关系可分为血 缘、血亲、地缘、业缘、趣缘等多样性纽带。 4、异质性——由社会分工合作差异形成职业结构, 由文化教育差异形成人口文化结构,以及收入 差异形成社会经济地位结构等。
(二)新马尔萨斯主义
• 贫困与失业是人口增殖的速度超过了资本增长速度 的必然结果 。 • “道德节制”的范围扩大到进行以人工避孕方法为 特征的节制生育。 (三)现代马尔萨斯主义 • 福格特《生存之路》(1948年) • 埃利希 《人口爆炸》(1968年) • 泰勒 《世界末日》(1970年) • 米多斯《增长的极限》(1971年):“零增长” • 布朗《粮食危机》(1996) 由于人口增长过速而造成了所谓的“粮食危 机”、“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等,使发展中 国家陷于贫穷和匮乏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于自拔, 而且对全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已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世界与中国人口规模的演变
二、人口结构的类型
1、人口的自然结构 • ①性别结构——出生率 、结婚率、生育观念 • ②年龄结构——人口发展速度和类型以及抚养比、老年化 2、人口的地域结构 • ①人口的自然地理结构——人口流动 • ②人口的行政区域结构——选举、社会管理 • ③人口的城乡结构——户籍、居住、城市化 3、人口的社会经济结构 • ①人口的阶级结构——阶层结构 • ②人口的民族结构——民族区域规划与社会经济政策 • ③人口的宗教结构——信仰文化分布 • ④人口的教育程度结构——教育、文化政策 • ⑤人口的婚姻家庭结构——婚育、子女教育 • ⑥劳动力资源结构——劳动力市场 • ⑦在业人口的行业结构——行业就业 • ⑧在业人口的职业结构——职业分层
7.2 11.7 20.8 7.9 22.8 8.4 11.6
0.5 4.9 13.8 4.1 4.7 0.9 4.4
2.5 6.8 4 4.2 2.3
0.9 2 3.8 11 1.5
300 650 750 700 580 350 725
如果地球人口降到100人, 你将会看到这样的情形:
57% 亚洲人
20岁以下 20——|30岁 30岁以上 大陆500
1500— 2000
2000 以上
欧洲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州 六大洲平均
68.8 56.5 32.5 46.9 42.3 72.9 56.2
23.5 23.5 24.1 33.3 15 17.8 24
人口 1—2万人 20—30万 人 300万人 3000万人 2亿人 5.45亿人 7.3亿人 9.1亿人 10亿人
时间 公元1860年 公元1900年 公元1930年 公元1950年 公元1960年 公元1976年 公元1988年 公元2000年
人口 11.8亿 人 16.2亿 人
时 间 公元前221年 公元元年 公元250年 公元750年 公元900年 公元1100年 公元12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