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教学设计Word版

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教学设计Word版

《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教学设计
西安市周至县西周中学蒲蜜蜜
【教材分析】:《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选自义务教育教材(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内容是继水之后比较系统的研究的第二种化合物,其性质和制取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之一,跟水一样,二氧化碳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按照新课标要求“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围绕三维目标开展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认识并掌握二氧化碳性质和用途,在学习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化学素养。

【学情分析】: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自然和生物学科中学生都有所了解,知道它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灭火、制汽水、鸡蛋保鲜、也知道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等,为什么它有这样的用途呢?是由什么性质决定的呢?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方法,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

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大化学观”,培养学生化学素养。

【教学目标】
1 .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重点难点)
2.了解温室效应的危害、减缓措施,增强环保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3. 通过对二氧化碳性质系列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及合作交流技能;通过“实验—探究”、“讨论—归纳”,培养学生
“归纳、总结、质疑、辩论问题能力。

”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4.运用所学知识的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贴近:使学生学
习“真实的化学、有用的化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教学难点】: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创新点】:通过自制教具,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开发乡土教材,让学生参与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运用“讨论、实验、探究、归纳”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提问──假设──实验──结论”为主线的思维程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使学生学习“真实的化学、有用的化学”,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仪器与药品】;酒精灯、火柴、烧杯、集气瓶、塑料瓶、塑料吸管、阶梯蜡烛、试管、试管夹、试管架、滴管、紫色石蕊、澄清的石灰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猜谜语:有一种物质,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的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的先锋”;建筑师称它是“粉刷匠”;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导致“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

学生认真思考揭开谜底是“二氧化碳”。

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二氧化碳,引发学生思考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知道二氧化碳就在我们身边,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吧!
【幻灯片出示教学目标】
二、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探究
【实验探究一】取一透明塑料瓶收集好的二氧化碳气体,请学生观察它的颜色、二氧化碳气味、状态。

它的水溶性如何呢?请一名同学在二氧化碳中加五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盖紧瓶盖,并振荡。

观查现象并分析原因。

(学生探究老师指导协助)塑料瓶变瘪——推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实验探究二】简易天平测量法,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图片]
学生观察现象归纳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设计意图: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探究,体会探究乐趣和获得知识的快乐,增强学生学习化学自信心。

【归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溶解于水,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实验探究三】阶梯蜡烛实验
把二氧化碳倒入装有高低蜡烛的烧杯中。

让学生认真观察现象、相互讨论、分析结果、形成结论。

低层蜡烛先熄灭,高蜡烛后熄灭。

说明“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密度比空气大”。

(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
讲小故事挖掘乡土教材:我们周至县终南镇王才屯村曾经一口井里就死了三个人,家里有一口长期不用的深井,有一天小孩玩耍不小心掉了下去,爷爷回家去捞孩子没有上来,爸爸回家去捞爷孙二人也没有上来,三个人就这样葬身于深井了……引起学生深思久未启用的地窖、
小故事:约瑟夫普利斯特里是英国的化学爱好者,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因为他确认了氧气,将二氧化碳和水混合在一起制得了“汽水”,因为汽水的发明而受世人的爱戴。

(3)、【实验探究五】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
引导学生做实验,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现象并解释,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

碳酸钙为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所以溶液变浑浊。

(4)、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Ca(OH) 2+CO2=CaCO3 ↓+H2O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可用之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记:“二氧化碳检验方便,石灰水中白色沉淀”【拓展实验】挖掘身边的教材,启发学生“学与用”结合
(1)、为了使石灰浆( Ca(OH) 2)抹的墙赶快变干,常放一个炭火盆,开始的时候墙为什么会出水?学生交流讨论分析。

(2)、为什么沾过石灰水的鸡蛋能常时间保存?学生交流讨论分析。

(3)、二氧化碳为什么能保存食物?
设计意图:给学生更多实验探究机会,让学生充分体会探究的乐趣,学习对比实验探究法。

通过拓展实验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增强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化学的视角看待世界。

3、二氧化碳的用途
师生小结:制作碳酸饮料、(啤酒、可乐);干冰制冷;人工降雨;食物保鲜;光合作用的原料(气肥);化工原料;灭火等
归纳韵语【二氧化碳韵语】
二氧化碳不简单, 不会燃烧不助燃;
密度要比空气大, 可来灭火能制碱;
它在水中能溶解, 石蕊加入红色显;
通入澄清石灰水, 先变浑浊后沉淀;
固体干冰撒云中, 呼风唤雨显神通;
广泛用作制冷剂, 保存食物不腐烂;
绿色植物要高产,光合作用做贡献
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溶解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有三态变化
二、化学性质:
1、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能与水反应
H2O+CO=2=HC2O 3 (碳酸)
H2CO3== H2O+CO2↑(碳酸不稳定分解)
3、能与石灰水反应
Ca(OH) 2+CO2=CaCO3 ↓+H2O
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检验方便
石灰水中白色沉淀
三、用途
干冰制冷、人工降雨、、食物保鲜、碳酸饮料、石灰浆抹墙、鸡蛋保鲜制作灭火器、光合作用的原料、气体肥料。

[练习与拓展]
1、【链接中考】许多物质都是“双刃剑”。

对CO2评价不妥的是( )
A、大气层中CO2 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B、“碳酸水”浇灌植物对光合作用有利。

C、利用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

D、大气层中CO2 含量越多,抵抗紫外线作用越强
2.下列实验设计中,不能有效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是( )
A. B. C. D.
3. 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于水有毒,水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难溶于水无毒,密度比空气大。

C、溶解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

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

D、因为它有毒,所以不能供呼吸
4.我们周至县终南镇是西安市温室蔬菜的示范基地,为了增加产量
提高蔬菜品质,可以施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做气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施二氧化碳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B、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可以使植物光合作用增强;
C、过度增加温室内二氧化碳可以引起温室效应;
D、温室施用二氧化碳可以对植物光保暖。

5.【链接中考】“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主要方法,关于CO2与CO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
A、组成: CO2一个分子比CO一个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性质: CO2能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 CO难溶于水,有可燃性。

C、用途: CO2用于光合作用、灭火。

CO做气体燃料,人工降雨。

D、危害: CO2造成温室效应, CO引起煤气中毒
6.将干冰放在空气中,其周围就会产生大量的白雾,因而舞台上常用其制造云雾缭绕的幻境。

干冰能产生白雾是因为( )
A. 干冰升华产生大量水蒸气
B. 干冰升华产生大量的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C. 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温度降低,大量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
D. 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气体
【讨论与展示】1、你是二氧化碳,你能把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用第一人称介绍给大家吗?
2、评价二氧化碳功与过。

作业:课后习题1、2、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