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总复习检测:1.3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高考化学总复习检测:1.3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课时限时检测(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22.4 L HCl溶于水配制1 L溶液,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LB.1 mol/L的Na2CO3溶液中含有2 mol Na+C.500 mL 0.5 mol/L的(NH4)2SO4溶液中含有NH+4个数为0.5N A(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D.Na+浓度为0.2 mol/L的Na2SO4溶液中SO2-4浓度为0.1 mol/L【解析】A项中没有指明状况,无法确定HCl的物质的量,错误;B项没有指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Na+的物质的量,错误;C项没有考虑NH+4的水解,NH+4的个数应少于0.5N A;D项中c(Na+)∶c(SO2-4)=2∶1,故c(SO2-4)=12c(Na+)=0.1 mol/L。

【答案】 D2.某同学参阅了“84消毒液”说明中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 mL含NaClO 25%,密度为1.19 g/cm3的消毒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过程只需要三种仪器即可完成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烘干才能用于溶液的配制C.所配得的NaClO消毒液在空气中光照,久置后溶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D.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0 g【解析】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等,A项错误;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需要烘干,B项错误;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的质量为500 mL×1.19 g/cm3×25%=148.8 g,D项错误。

【答案】 C3.(2014·安庆模拟)配制100 mL1 mol/L NaCl溶液,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A.在托盘天平上放两片大小一样的纸,然后将氯化钠放在纸片上称量B.把称得的氯化钠放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烧杯中,溶解、冷却,再把溶液移入容量瓶中C.用蒸馏水洗涤烧杯、玻璃棒各2~3次,洗涤液也移入容量瓶中D.沿玻璃棒往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至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答案】 D4.(2014·郑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CuO和FeO混合物中FeO质量分数的是()A.取a g混合物在高温下与足量H2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气体通过碱石灰,碱石灰增重c gB.取a g混合物在高温下通入足量CO气体充分反应,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c gC.取a g混合物完全溶于稀硝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固体比加入的铁粉增重b gD .取a g 混合物用稀硫酸充分溶解后,加入足量Na 2O 2粉末,过滤、洗涤、烘干、灼烧,所得固体质量为b g【解析】 混合物与稀硝酸反应,得到Cu(NO 3)2、Fe(NO 3)3,溶液中还可能有硝酸剩余。

加入足量铁粉,则最终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铜,但铁粉的剩余量与硝酸的剩余情况有关,不是固定数值,所以不能测定混合物中FeO 的质量分数。

【答案】 C5.(2014·广州模拟)利用碳酸钠晶体(Na 2CO 3·10H 2O)来配制0.5 mol/L 的碳酸钠溶液1 000 mL ,假如其他操作均是准确无误的,下列情况会引起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 )A .称取碳酸钠晶体100 gB .定容时俯视观察刻度线C .移液时,对用于溶解碳酸钠晶体的烧杯没有进行冲洗D .定容后,将容量瓶振荡均匀,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于是又加入少量水至刻度线【解析】 需Na 2CO 3·10H 2O 的质量=0.5 mol·L -1×1 L ×286 g·mol -1=143 g ,A 项浓度会偏低;C 、D 两项浓度均偏低。

【答案】 B6.(2014·安庆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某学生用NaHCO 3和KHCO 3组成的某固体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表所示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A .由①可以计算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B .由②、③可知:混合物质量增加,气体体积没有变化,说明盐酸已经反应完全C .由①、②可知:①中的固体不足而完全反应D .由①可以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 3的质量分数【解析】 由②、③,固体质量增加,而气体体积不变,则盐酸完全反应,B 对;由①、②中16.569.2=1.8,而3.362.24=1.5,说明①中加入混合物9.2 g 时盐酸过量,固体完全反应,而②中加入混合物16.56 g 时盐酸少量,固体有剩余,C 对;应根据①中数据计算混合物成分,根据②或③中数据计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根据①中数据,假设NaHCO 3和KHCO 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y ,则84 g/mol x +100 g/mol y =9.2 g ,x +y =0.1 mol ,解得x =y =0.05 mol ,D 对;根据HCO -3+H +===H 2O +CO 2↑,由②或③中数据得c (HCl)=3.36/22.40.05=3.0(mol/L),A 错。

【答案】 A7.已知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50 g 46%的乙醇水溶液,含有氢原子总数目为3N AB .实验室配制500 mL 0.2 mol/L 的硫酸亚铁溶液,其操作是用天平称取27.8 g 绿矾,放入500 mL 容量瓶中,加水溶解、稀释、定容、摇匀C .1 L 0.1 mol/L 纯碱溶液中含有CO 2-3的数目小于0.1N AD .常温下,1 L 0.1 mol·L -1的NH 4NO 3溶液中氧原子数为0.3N A【解析】 A 项,忽略了H 2O 中氢原子数;B 项,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C 项,CO 2-3水解;D 项,忽略了H 2O 中的氧原子数。

【答案】 C8.(2014·珠海质检)标准状况下V L 氨气溶解在1 L 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mL 质量分数为w ,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 ,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ρ=(17V +22 400)/(22.4+22.4V )B .w =17c /(1000ρ)C .w =17V /(17V +22 400)D .c =1000Vρ/(17V +22 400)【解析】 从①c =1000ρw 17可推出B 项正确。

m (NH 3)=V 22.4 mol ×17 g·mol -1=17V 22.4 gm (溶液)=m (NH 3)+m (水)=(17V22.4+1000)g②w =m (NH 3)m (溶液)=17V 22.4/(17V 22.4+1000)=17V /(17V +22 400),C 项正确。

把②代入①,得c =1000 Vρ/(17V +22 400),D 项正确。

A 项中,把式子变形得:17V22.4+10001+V =m (溶液)1+V ,显然,是把溶液的体积按(1+V )来计算的,所以错。

【答案】 A9.(2014·长春统考)将15 mL 2 mol·L -1 Na 2CO 3溶液逐滴加入到40 mL 0.5 mol·L -1 MCl n盐溶液中,恰好将溶液中的M n +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MCl n 中n 值是( )A .4B .3C .2D .1【解析】 M 的化合价为+n ,据电荷守恒有:2M n+~n CO 2-32 n40×0.5 15×2 得n =3,故选B 。

【答案】 B10.(2014·晋中四校联考)取相同体积的KI 、Na 2S 、FeBr 2溶液,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l 2,至反应恰好完成时,消耗Cl 2的体积相同(同温、同压条件下),则KI 、Na 2S 、FeBr 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 .1∶1∶2B .2∶1∶3C .6∶3∶2D .3∶2∶1【解析】 相关反应的方程式为:2KI +Cl 2===2KCl +I 2;Na 2S +Cl 2===2NaCl +S ↓;2FeBr 2+3Cl 2===2FeCl 3+2Br 2,均消耗3 mol Cl 2。

消耗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6 mol KI 、3 mol Na 2S 、2 mol FeBr 2,故溶液的浓度之比为6∶3∶2,选C 。

【答案】 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11.(12分)已知硫酸、氨水的密度与所加水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现有硫酸与氨水各一份,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不写单位,用含c 1、ρ1的代数式表示)。

(2)物质的量浓度为c 1 mol/L 的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 。

(3)物质的量浓度为c 2 mol/L 的氨水与15c 2 mol/L 的氨水等质量混合,所得溶液的密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ρ2 g/cm 3,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35c 2 mol/L(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解析】 (1)设硫酸的体积为1 L ,则 w (H 2SO 4)=1×c 1×981×103×ρ1×100%=9.8c 1ρ1% (2)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的体积变为原来的2倍,则浓度为c 12mol/L 。

(3)根据图象可知,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小,则c 2 mol/L 氨水的密度小于15c 2 mol/L氨水的密度,等质量时,15c 2 mol/L 氨水的体积小于c 2 mol/L 氨水的体积,两者混合后,所得溶液的密度一定比ρ2大,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趋近于体积大者,故大于35c 2 mol/L 。

【答案】 (1)9.8c 1ρ1% (2)c 1/2 (3)大于 大于12.(12分)(2014·河北石家庄模拟)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密度为1.16 g·cm -3)配制成1 mol·L-1的稀盐酸。

现实验室仅需要这种盐酸220 mL ,试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稀盐酸时,应选用容量为________mL 的容量瓶。

(2)经计算需要________mL 浓盐酸,在量取时宜选用下列量筒中的________。

A .5 mL B .10 mL C .25 mLD .50 mL(3)在量取浓盐酸后,进行了下列操作:①等稀释的盐酸的温度与室温一致后,沿玻璃棒注入250 mL 容量瓶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