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思维诊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 L水中溶解5.85 g NaCl所形成的溶液的物质的量 浓度是0.1 mol·L-1。( )
提示:×。NaCl溶于水后溶液体积不是1 L。
(2)标准状况下,22.4 L NH3溶于1 L水,所得溶液的 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 提示:×。NH3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体积不是1 L。
【探究归纳总结】溶液配制过程的四个重要数据 数 据 要求或解释 实验室中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而托 药品的 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 g,所以记录数据 质量 时只能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如所需 NaCl的质量为5.85 g只能称5.9 g


要求或解释 (1)选择容量瓶的规格时应该与所配溶液 体积相等,无合适规格容量瓶时,则选容
容量瓶 的规格
积稍大一点的,如需用480 mL某溶液,则
应该选择500 mL容量瓶。
(2)回答问题时应指明所选容量瓶的规
格,如回答“500 mL容量瓶”时,不能只
回答“容量瓶”


要求或解释
移液时洗涤烧杯2~3次是为了确保溶
洗涤烧杯 2 ~3 次 液面离容量 瓶颈刻度线 下1~2 cm
质全部转移入容量瓶中,否则会导致
溶液浓度偏低
定容时,当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
1~2 cm时,应该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否则容易导致液体体积超过刻度线,
超过刻度线应重新配制
核心要素 1.溶液配制7步骤5仪器: (1)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 匀。
(2)仪器:托盘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
胶头滴管。
20.0
托盘天平
烧杯
冷却至室温
500
2 ~3
1~2 cm 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凹液面
(3)实验误差。(用“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填空) 实验操作 向容量瓶注液时少量溅出 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定容时,水多用滴管吸出 对实验结果造成 的影响 偏低 _____ 偏低 _____
偏低 _____
俯视、仰视对实验造成误差的分析方法。
(3)同浓度的三种溶液:Na2SO4、MgSO4、Al2(SO4)3,其
浓度之比为3∶2∶3。( 体积比为3∶2∶1,则 SO2 4
)
提示:×。同浓度的Na2SO4、MgSO4、Al2(SO4)3,溶液
浓度之比为1∶1∶3。 中 SO2 4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有关仪器的使用: 左盘 , (1)托盘天平:称量前先调零,称量时药品放在_____ 右盘 ,读数精确到____g 0.1 。 砝码放在_____
第二节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一、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有关计算
物质的量
nB cB V
mol·L-1
注意:V指溶液体积,
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特点:对于某浓度的溶液,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
不变 ,但所含溶质的_______ 物质的 其浓度、密度、质量分数_____
量 、_____ 质量 则因体积不同而改变。 ___
(2)容量瓶。 ①结构与用途。
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容积和刻度线
结构:细颈、梨形、平底玻璃容器,带磨口玻璃塞。
刻度线
用途: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②查漏操作。
胶头滴管 (3)其他仪器:量筒、烧杯、玻璃棒、_________等。
2.溶液配制: (1)过程示意图。
移液
洗涤、定容
摇匀
(2)配制过程。 (以配制500 mL 1.00 mol·L-1NaOH溶液为例)
提示:×。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溶质。
(2)配制0.100 0 mol·L-1氯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 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 提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将液体转 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流到瓶外。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操作如图:
。(
)
提示:×。定容时,先用玻璃棒引流加蒸馏水至距刻 度线下1~2 cm处,然后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凹液面 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Hale Waihona Puke 浓度偏低 _____浓度偏高 _____
实验操作 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再加水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未冷却至室温就 注入容量瓶定容 容量瓶内有水
对实验结果造成
的影响 偏低 _____ 偏高 _____
偏高 _____ 无影响 _______
【思维诊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用 配制0.1 mol·L-1的NaOH溶液。(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