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2008 )第 8 讲:二次函数专题讲座(一)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1)标准式: y=ax 2 +bx+c ( a≠0 );(2)顶点式: y=a ( x+m )2 +n ( a≠0 );(3)两根式: y=a ( x - x 1)( x- x 2)( a ≠ 0 )【例 1】已知二次函数y=f( x)同时满足条件:(1)f( 1+x)= f(1- x);(2) y=f ( x)的最大值是15;( 3) f ( x)=0的两根立方和等于17。
求 y= f ( x)的解析式。
(二)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 1)二次函数f( x)=a x2 +bx+c ( a ≠0)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对称轴方程为 x =-b,顶点坐标是(-b,4ac b2)。
2a2a4ac当 a > 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函数在(-∞,-b] 上递减,在 [ -b,2a2a+∞ ) 上递增。
当 a < 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函数在(-∞,-b] 上递增,在 [ -b,2a2a+∞ ) 上递减。
( 2)直线与曲线的交点问题:①二次函数f( x)=ax 2 +bx+c( a ≠0),当= b2-4 ac>0时,图像与 x 轴有两个交点M1(x1,0)M2(x2,0),于是|M1M2|=| x1- x2|=。
| a |②若抛物线y=ax 2 +bx+c(a≠0)与直线y=mx+n,则其交点由二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解来决定,而方程组的解由一元二次方程ax 2 +bx+c =mx+n ,即 px 2 +qx+r=0的解来决定,从而将交点问题归结为判定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的符号决定。
特别地,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情况由ax 2 +bx+c=0的解的情况决定,于是也归结为判定一元二次方程ax 2 +bx+c = 0的判别式的符号问题。
当 = b 2 - 4ac>0 时,方程 ax 2 +bx+c=0 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即对应的抛物线与 x 轴有两个交点,此时二次函数的图像被x 轴截得的弦长L=|x 2 - x 1 |= ( x 2x 1 ) 2( x 2 x 1 ) 2 4x 1 x 2。
| a |当 = b 2 - 4ac=0 时,方程 ax 2 +bx+c=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即对 应的抛物线与 x 轴只有一个交点,此时抛物线与x 轴相切。
当 = b 2 - 4ac<0 时,方程 ax 2 +bx+c=0无实数根,即对应的抛物线与 x 轴有无交点,此时二次函数的图像恒在x 轴上方或者下方。
【例2】已知函数f ( x ) =ax 2 +bx+c 的图像经过点(1,1) ,(3,5)且 f (0) >0,求 a , b ,c 使该函数的最小值最大。
(三)二次函数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1)二次函数 y=f ( x )在闭区间上必有最值,且它只能在区间的端点与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处取得最值。
(2)二次函数 y=f ( x )在闭区间上必有最值受制于对称轴与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为此有下列四种情形:①对称轴和区间均是静态的;②对称轴是动态的,但区间是静态的;③对称轴是静态的,但区间均是动态的;④对称轴和区间均是动态的。
(3)二次函数y=f ( x ) =ax 2 +bx+c ( a>0 )在闭区间 [m ,n] 上的最值:①若 xb m ,则 y=f ( x )在区间 [m , n] 上是增函数,此时必有2af ( m )≤ f ( x )≤ f ( n );②若 mx b n ,则 y=f ( x )的最小值为 [f(x)] min =f( -b2a ),但2a最大值应视对称轴与区间端点的距离而定;③若 m x bmn2a,则 y=f ( x )的最大值为 [f(x)] max =f(n) ;④若mnb 2xn ,则 y=f ( x )的最大值为 [f(x)] max =f(m) ;22abn ,则 y=f (x )在区间 [m ,n] 上是减函数,此时必( 3)若 x2a有 f ( n )≤ f ( x )≤ f ( m )。
(4)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求解步骤: ①配方; ②作图; ③截断。
注:关键是关心对称轴是否一定在所给的区间内。
【例3】已知函数y =- x 2+ax -a+1在区间[0,1]上的最大42值是2,求实数a 的值。
【例4】(2003年全国高考试题)已知a 为实数,函数y = x 2+ | x- a |+1, x ∈R。
(1)讨论 y = f ( x )的奇偶性;(2)求 y =f (x )的最小值。
(四)设 x 1 ,x 2 是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ax 2 +bx+c =0( a > 0)的两个实数根,则 x 1 , x 2 的分布范围与二次方程系数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图像充要条件y> 0x 1 < x 2 <kf ( k )f ( k )> 0x 1 Ox 2 kx- b <kyf ( k )k <x 1< x 2x 1Oxk2x2a> 0f ( k )> 0-b< k 2ayx 1 < k < x 2x 1 , x 2∈( k 1 ,k 2)x 1, x 2 有且仅有一个在( k 1 ,k 2 )kxx 1 Ox 2f ( k )< 0yΔ≥ 0x 1xf ( k 1)> 0x 2 k 2k 1Of (k 2)> 0k 1<- b< k 2f (2a )<0或yk 1 )· f (k 2f (k 1 ) =0k 1 k 2x1 <-b <k1k 2O2a2f ( k 2 ) =0k 1 k 2<- b < k 222a【点拨】 四个二次之间的关系的实质是二次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 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二项式之间的联系:一元二次不等式、 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二项式均可融汇在二次函数之中。
( 1)一元二次不等式 ax 2+bx+c > 0 或 ax 2 +bx+c < 0 与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关系:当 f ( x )=0 时,即为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 [f ( x )=0] 与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关系主要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问题,对这类问题的思考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 ②方程的根所在区间的端点; ③对称轴; ④判别式;⑤二次函数的图像与 x 轴的交点。
【例 5】已知集合 A={( x ,y )|x 2+mx - y+2=0} 与 B={( x ,y )|x - y+1=0 ,0≤ x ≤ 2} ,若 A ∩ B ≠φ,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例 6】若对任意实数x , sin 2x+2kcosx - 2k -2< 0 恒成立,求实数 k的取值范围。
(五)在数学应用题中, 某些量的变化通常是遵循一定规律的, 这些规律就是我们所说的函数, 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应用题时, 以二次函数最为常见,同时还涉及到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
【例 7】某商场以 100 元 / 件的价格购进一批羊毛衫,以高于进价的同一价格出售,销售有淡季和旺季之分,标价越高,购买的人数越少,我们称刚好无人购买时的最低标价为羊毛衫的最高价格,市场调查发现:( 1)购买人数是羊毛衫标价的一次函数;( 2)旺季的最高价格是淡季的最高价格的3 倍;2( 3)旺季时, 商场以 140 元 / 件的价格出售能获得最大利润,试问羊毛衫的标价应定为多少?【例 8】已知某企业的原有产品,每年投入x 万元,可获得的年利润可表示为函数: P ( x )=-1(x - 30)2+8(万元)。
现开发一个回报率高科100技含量高的新产品,根据预测,新产品每年投入x 万元,可以获得的利润 Q( x ) =-99(100- x )2+257( 100-x )(万元)。
新产品开发从“十五”1005计划的第一年开始, 用两年的时间完成。
这两年, 每年从 100 万元的生产准备资金中,拿出80 万元来投入新产品的开发,从第三年开始,这100 万元完全用于新旧两种产品的投入。
( 1)为了解决资金缺口, 第一年初向银行贷款1000 万元,利率为 5.5%(不计复利) ,第五年底一次性就向银行偿还本息共多少万元; ( 2)从新产品投产的第三年开始,从100 万元的生产准备资金中,新旧两种产品各应投入多少万元,才能使利润最大?( 3)从新旧 品的五年最高 利 中拿出 70%来,能否 清 行的 款?(六)二次函数是一 非常重要的函数,它的 性和最 等特性决定了它与不等式的内在 系,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的巧妙 合是高考命 的一个新 向。
【例 9】 二次函数f ( x )=x 2 +bx+c ( b 、 c ∈ R ),不 α、β 任何数恒有f ( sin α)≥ 0, f (2+cos β)≤ 0。
( 1)求 : b+c=-1 ;( 2)求 : c ≥3;( 3)若 f ( sin α)的最大8,求 b 、 c 的 。
【分析】( 1)依据 意f ( sin α)≥ 0,f ( 2+cos β)≤ 0 于α、β任何 数恒成立, 不妨令sin α=1、 cos β=- 1,b+c+1≥ 0, b+c+1≤ 0,即 b+c=- 1。
( 2)由 -1 ≤ cos β≤ 1 可以取 cos β =1,于是 f ( 3)=3b+c+9≤ 0⋯⋯⋯⋯ ( 1),又 b=- 1- c ,从而代入( 1)得, 6≤ 2c ,即 c ≥3。
( 3)f (sin α) =sin 2α+bsin α +c=( sin α + b)2+c-b 2,于是由 b+c=2 4- 1 且 c ≥3 得, b ≤- 4,即b ≥ 2,且- 1≤ sin α≤ 1,从而当 sin α=- 12, f ( sin α) =8,所以 1- b+c=8。
故 b=-4 , c=3。
注意:本 是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
【例 10】已知二次函数 y= f ( x )=ax 2 +bx+c 的 像 点(-1,0),是否存在常数 a 、b 、c ,使不等式 x ≤ f ( x )≤x 21一切 数x 都成立?2( 1)求 f ( 1)的 ;( 2)求 y=f ( x )的解析式;( 3) n 1 > 2n 。
k 1f ( k) n 2(七)二次函数的图像问题:(1 )y=ax 2 +bx+c ( abc ≠ 0 ),尽管如此,但由于二次函数的二次项的系数 a 相等,所以二次函数图像形状,开口方向完全相同,只不过位置不同而已,从而系数 a 决定二次函数的图像形状和开口方向,且 a 的符号决定开口方向, |a|决定抛物线开口的大小,即当 a >0 时, a 越大,抛物线张口越小; a 越小,抛物线张口越大;当 a <0 时, |a|越大,抛物线张口越小;|a|越大,抛物线张口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