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园林景观设计
佛家思想
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的超越与自由。正如六祖惠能的传世之偈中所说 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佛家美学将审美与 艺术中主体的内心体验、直觉感情等的作用,融入中国园林的创作中,从而将园林 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这在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构筑了园林中以小见大、 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佛学思想对中国园林,特别是江南园林产生极大的影响。
案例分享:法国凡尔赛宫——“强迫自然接受匀称法则”的规则式设计理念
凡尔赛宫平面图
1、规模宏大 凡尔塞园林有1600公顷,轴线有 3000米长,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 2、突出中轴线 把主轴线做成艺术中心,既突出园 林中心,又反映绝对的君权主义理 想 3、均衡对称的布局 整个园林及各景区景点皆表现出人 为控制下的几何图案美。园林题材 的配合在构图上呈几何体形式,在 平面规划上多依据一个中轴线,园 地划分时多采用几何形体,其园线、 园路多采用直线形;广场、水池、 花坛多采取几何形体;植物配置多 采用对称式园内行道树整齐、端直、 美观,有发达的林冠线。
传统文化对中式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
儒家思想
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天人是相通的 “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 之说。这些思想的形成,导致了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合于自然,“崇尚自然, 师法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不可动摇的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 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 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主要体现于江 南诗情画意的私家园林里。
中西方园林景观设计
问题:在没有任何条件限定下,同学们畅想一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欢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
第一章 园林景观概论
园林景观的定义:
园林的概念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知识的发展而变化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有着 不同的内容和适用范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界定也不完全一样。历史上,园林在中 国古籍里根据不同的性质也称作园、囿、亭、庭园、园池、山池、池馆、别业等。 英美各国则称之为Garden,Park,Landscape,它们的性质、规模虽不完全一样, 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定:即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 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配景和建筑布置,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 住的环境。
意境美
中国造园虽也重视形式,但倾心追求的却是意境美。与西方不同,中国古典园 林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由于诗人、画家的直接参与和经营。中国古典园 林所创造的风景形象是没有一定的格式的,有理而无定势。“仁者乐山,智者乐 水”、“虽由人做,宛自天成”,强调人与自然的可比性、协调性、和谐性,以自 然来补充人工的不足。中国园林的美不局限于风景形象的外在形式,它还寄寓于风 景包涵丰富的内涵上,例如:植物花卉的象征意义。中国古代哲学“儒、道、佛” 的重情义,尊崇自然、逃避现实和追求清净无为的思想汇合一起形成一种文人特有 的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实无华的气质和情操,这也就决定了中国 造园的“重情”的美学思想。
凡尔赛宫局部图
中西方园林景观设计对比
形式美
西方古典园林主要表现为一种外在的形式美。西方造园虽不乏诗意,但刻意追 求的却是形式美。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有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而达到完美的境地, 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从而达到艺术美的高度,也就是一种形式美。西 方园林那种轴线对称、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明 显的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西方人以认识论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定 胜天、人与自然的对立,故要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对于自然造景材料的处理,西 方园林没有去表现它们原有的自然美,而是突出了人对它们的改造和加工,是通过 这些自然之物来强化人工雕琢的艺术性,在西方园林景观中自然因素完全被人工化 了,例如:雕塑的运用。它强调规整、秩序、均衡、对称、推崇圆、正方形、直线, 欧洲几何图案形式的园林风格正是在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
园林景观设计的作用和意义:
1. 创造高品质的生存空间 2. 自然景观的保护利用 3. 创造新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
第二章 东西方园林景观差异性
了解中西方园林景观差异性的目的和意义:
现代景观设计的前身是园林设计,把中西方园林景观进行比较,分析其各自 的特点,学习其中优秀的设计理念和手法,对于现代城市景观的建设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
西方美学对西式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
西方美学
西方园林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萌芽时期的西方园林体现着人类 为更好的生活而同自然界恶劣环境进行斗争的精神,它来自于生产者勇于开拓、进 取的精神,通过整理自然,形成有序的和谐,西方园林体现的是“天人相胜”的观 念和理性的追求。从历史上看,西方哲学都十分强调理性对实践的认识作用。早在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并提出了黄金率。罗马时期 的维特鲁威在他的论述中也提到了比例、均衡等问题,提出:“比例是美的外貌, 是组合细部时适度的关系”。文艺复兴时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人还通过人体来 论证形式美的法则。而黑格尔则以“抽象形式的外在美”为命题,对整齐一律、平 衡对称、符合规律、和谐等形式美法则作抽象、概括。
道家思想
崇尚自然之美,老子以“道”是宇宙本原而生成万物,也是万物存在的根据, 道家总结园林审美的自然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理论 的产生为中国园林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哲学依据,使园林中的自然因素“山水”得 到巩固和发展。道家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崇尚自然山 水; 2. 为中国园林山水体系的确定奠 定了基础; 3. 以水体为纽带的山水、建筑组合关系的建立。
案例分享:十字水度假村——体现建筑与景观结合的意境美
简介
坐落于广东南昆山双溪交汇处的2500余亩谷地精 心雕饰而成。中国传统客家夯土墙结合了国际顶 级竹子建筑工艺,建筑与自然在这里充分和谐。
要点
设计团队信奉“建筑与环境能够和谐并存”的理 念,十字水应用了许多生态规划原理,比如:每 栋建筑物提升一米左右以确保自然水流不受阻挡; 不在极其陡峭的坡度上建任何建筑物以避免大面 积的切割,从而不会对游客产生视觉上的影响; 山顶设置了一个水池以收集雨水,利用落差引至 度假村用以灌溉花园等;大量使用当地材料,如 竹子和黏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