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阿米巴原虫病
什么是阿米巴原虫病?阿米巴原虫主要寄生于结肠内,引起阿米巴痢疾或阿米巴结肠炎。
这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病性的传染病,人畜之间也可传播,危害极大。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阿米巴原虫病吧。
一、什么是阿米巴原虫病?
阿米巴原虫主要寄生于结肠内,引起阿米巴痢疾或阿米巴结肠炎。
痢疾阿米巴也是根足虫纲中最重要的致病种类,在一定条件下,并可扩延至肝、肺、脑、泌尿生殖系和其他部位,形成溃疡和脓肿。
阿米巴原虫病主要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引起的一种高发病率、高度致病性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该原虫多寄生于人和动物的肠道和肝脏,较少寄生于肺脏、脑和脾脏等部位,且以滋养体形式侵袭机体,引发阿米巴痢疾或肝脓肿。
阿米巴原虫病是一种侵袭性较强的疾病,可在人和动物间自然传播,凡是从粪便中排出阿米巴包囊的人和动物,都可成为感染源。
感染该病的人群中,90%的不出现临床症状,10%的发生侵袭性病变。
发病人群多是新生儿、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低能儿、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同性恋患者、营养不良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
二、阿米巴原虫病是怎么传播的?
1、传染源
慢性病人、恢复期病人及健康的带虫者为本病的传染源,包囊抵抗力很强,在潮湿低温的环境中,可存活12天以上,在水内可活9~30天。
但包囊对干燥、高温和化学药物的抵抗力较弱,如50℃时,短时即死亡,干燥环境中的生存时间仅数分钟,在0.2%盐酸、10%~20%食盐水以及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