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卷 第2期长 春 大 学 学 报Vol .17 No .2 2007年3月JOURNAL OF CHANGCHUN UN I V ERSI TYM ar .2007 文章编号:1009-3907(2007)02-0076-04收稿日期:2006-10-10作者简介:由剑锋(1970-),男,吉林省长春市人,长春大学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与研究。
论晚期希腊哲学在西方哲学中的价值由剑锋(长春大学人文学院,吉林长春 130022)摘 要:从对古希腊哲学发展历程和西方哲学传统与基本精神的分析入手,晚期希腊哲学是有其合理性和积极价值的。
它的价值在西方哲学外部表现为:开启了其后继者罗马人的思辨之路、丰富和扩展了它的文明,进而奠定了整个欧洲文明的走向,并在文明传播和扩展的过程中开了东西方哲学和文明交流之先河。
而就西方哲学本身的发展而言,它在哲学精神、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也深深影响了西方哲学的发展与走向。
关键词:晚期希腊哲学;西方哲学;价值中图分类号:B50213 文献标识码:A1 晚期希腊哲学具有合理和积极的价值晚期希腊哲学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一直被人们认为是缺乏思辨性和独创性的,对后世的影响也远不如早期和古典时期的哲学那样深远悠长,只不过是人们面对苦难动荡生活的一种无耐选择和精神慰藉,这就是所谓的哲学的“伦理化”倾向。
而且其中所包含的“感觉主义”、“神秘主义”和“怀疑主义”的倾向更是根本上破坏了西方哲学理性主义的传统,最终导致了古希腊哲学的衰落和被基督教哲学所代替。
因而,晚期希腊哲学不但没有了创造性,还仿佛是具有了“破坏性”。
然而,历史是难以割断的,凡是现实的也必然都是合理的,整个希腊哲学作为一种完整的哲学样态,真的能这样简单的区别为早期和古典时期是积极和有创造性,而后期就变得缺乏创造性和合理性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从对古希腊哲学发展历程和西方哲学传统与基本精神的分析入手,我们会发现,晚期希腊哲学是有其合理性和价值的。
首先,从最直观的分析入手:古希腊哲学发端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后529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关闭雅典所有的学园为止,前后共1200余年,其间历经了早期、古典时期、晚期三个主要阶段,其中,晚期(公元前322年~公元后529年)就占据了800余年,占整个古希腊哲学发展历程的三分之二,证想,如果否认了这段的价值,就差不多是否认了一大半的古希腊哲学思想的价值,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但人们会反驳说,哲学的价值不能仅用经历的时间长短来衡量,古典时期一百多年所创造的思想的辉煌是以后在时间上数倍于它的晚期所根本无法比拟的,这一点从哲学史的史实来看是任何人都无法否定的。
然而这与肯定晚期希腊哲学的价值也并不是矛盾的,哲学的发展、尤其是在其形态和体系尚不十分完备的早期阶段,更需要的是理论的创新和体系、范畴的建构,这便是早期、尤其是古典时期哲学的价值所在。
但哲学的发展同样也需要对前人思想的消化、理解、整理、传承和传播,否则再辉煌的思想也只不过会成为“昙花一现”,如今当我们还能够如此清晰的面对古典时期的辉煌并将它作为思想创新的不竭源泉时,本身就已经说明了晚期希腊哲学功不可没。
晚期与早期、古典时期之间的关系,不是谁有价值、谁无价值的问题,抑或是谁价值更大的问题,而是具有不同价值的问题,只不过“传承者”相对于“创造者”总是会显得平凡、默默无闻、缺乏令人炫目的光彩而已。
其次,希腊人因其崇尚思辨、自由和勇于探索世界奥秘的民族精神而开始了哲学的探索,从而奠定了西方哲学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思想传统。
而哲学的传统一旦形成,就具有了相当的稳定性和连贯性,绝不会因为社会的动荡变迁等外在因素而轻易的发性根本性的改变。
相反,社会的动荡变迁却往往会唤起人们的“忧患意识”,重新反思自己的哲学传统,并在此基础上修正和延伸传统。
而传统所固有“惯性”却往往会延缓或阻碍这种反思和修正的过程———正所谓是“当局者迷”,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一种以反传统的形式来延续传统的极端作法———对希腊哲学来讲,就是从理性主义到感觉主义、从独断论到怀疑论、从本体论到伦理学的转变,这样的过程绝不是要彻底否定传统,而是要创造一个在传统之外审视传统的契机,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旁观者清”。
最后,从传统到反传统再到传统的过程正体现了西方哲学“一以贯之”的否定之否定的超越精神,这是哲学发展的真正动力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就晚期希腊哲学的思想本身而言,确实不如古典时期那样博大精深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但就其是对以前思想的否定和超越这一点来看,它就是进步的和积极的。
没有这种否定,就没有哲学的发展;没有这种否定,整个西方哲学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以上是从整体上对晚期希腊哲学有无重要价值的基本判断,是“是与否”、“有与无”的问题,但其中也已经渗透了它的价值“是什么”、“有什么”的基本分析,因此,从以上的基本观念入手,我们将具体分析一下晚期希腊哲学的价值究竟何在。
2 晚期希腊哲学的外部价值分析它的价值,可以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展开,外部主要指的是它在西方哲学以外的哲学中或哲学以外领域的影响,内部则指的是它在西方哲学内部对哲学发展历程和方向的影响。
但两者也不是绝然分开的,内部的影响是核心性的,外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内部的哲学精神和传统的扩展而实现的。
就外部而言,希腊化时代伴随着马其顿王国的军事扩张而带来文化扩张,希腊哲学传播至东方,埃及的亚历山大城成为与雅典并列的文化和哲学中心;在罗马时期希腊哲学又传到了拉丁语区,并在那里出现了最早用拉丁语写成的哲学著作,古希腊哲学的影响至此已经超出欧洲的范围,对其他民族哲学传统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而伴随着哲学的传播,必然是同种文化和文明的扩展,随着希腊文明所及范围的扩大,它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强。
从直接的意义上讲,它开启了其后继者罗马人的思辨之路、丰富和扩展了它的文明;从深层的意义上讲,欧洲文明的两大源头(古希腊文明和希伯莱文明)至此汇合,进而奠定了整个欧洲文明的走向,希腊文明作为欧洲文明源头、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的地位在此也才真正得到确立和巩固。
此外,文明传播和扩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不同种类文明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晚期希腊哲学和文明的传播,可以说是开了东西方哲学和文明交流之先河,为当今人们研究东西方哲学、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 晚期希腊哲学的内部价值就内部而言,它的价值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哲学精神。
晚期希腊哲学体现了主体意识的进一步觉醒和哲学人类性精神的初步确立。
从早期自然哲学单纯对世界本原的关注,到智者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再到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体现了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人们已经意识到之所以会有“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在于人有意识,是人在思考“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然而,在早期和古典时期,人们虽然意识了这一点,但哲学的核心依然是对“本体”的探讨,人们只是意识到了是“我”在思考,而对于“我”是怎样的、“我”该如何生活,却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这个问题在晚期希腊哲学那里得到了重视。
晚期希腊哲学表现出了强烈的“伦理化”倾向,以追求人生的幸福和灵魂的安宁为主要内容,这虽与时代的条件密切相关,但也体现了哲学发展的必然,无论哲学的内容如何,但哲学研究的目的终归是为人服务的,人是哲学的全部意义所在。
晚期希腊哲学第一次将哲学关注的中心转向了人自身,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不但是主体意识进一步觉醒的表现,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哲学人类性精神的闪耀。
然而,这种自我意识和人类性精神随着基督教哲学的崛起,在上帝那里受到了无情的压抑,而既然宗教和上帝是作为“人的异化本质”而存在的,那么,对上帝的无限信仰其实就已经曲折的反映了人们更加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对自身认识的渴望。
直至“文艺复兴”,伴随着“人的发现”、人的自我意识的进一步觉醒,晚期希腊哲学的人类性精神才被真正重新唤醒。
第二,哲学思维方式。
一直以来人们都将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归结为“主客二分”的或者是“科学主义”、“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这是一种与东方77第2期 由剑锋:论晚期希腊哲学在西方哲学中的价值中国的那种“天人合一”、“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的一种思维方式,正是这种科学和理性的思维方式造就了西方哲学史上一个又一个缜密严谨、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也造就了西方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工业文明,然而,也正是由于这种思维方式,最终使西方哲学的发展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哲学家们力图使哲学成为像科学一样的绝对知识,并一直为此而努力,而最终的结果却是使哲学日益被科学化、被科学“占领”自己的“地盘”,而面临丧失研究对象的危险。
这使得许多哲学家转而从走向非理性主义,而对理性和科学的质疑其实早在晚期希腊哲学那里就已表现得十分明显: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亚学派的将认识诉诸于感觉、怀疑学派的“怀疑一切”的精神以及新柏拉图主义的神秘的“人神合一”,可以说都是对科学和理性的一次有力的挑战,只不过在当时西方的科学和理性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的思维方式在当时以及以后的很长时间也就很难为人们所接受,直到近代,伴随着科学的充分发展以及西方哲学危机的出现,它的价值才被突显出来。
第三,哲学研究的方法。
可以说哲学的研究是与方法密不可分的,一定意义上说谁找到了方法这把钥匙,谁就掌握了解决哲学问题的关键。
而晚期希腊哲学,尤其是怀疑学派则为后世哲学提供了十分有益的方法。
怀疑学派的创始人皮罗的口号是“不作任何决定,悬搁判断”。
“悬搁”的意思也就是我们所面对的一切都不一定是真实的,要怀疑一切,既不肯定它,也不能否定它。
这种怀疑一切的精神在经院哲学家阿伯拉尔那里得到了继承,“在学问上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坚持的和经常的怀疑。
……由于怀疑,我们就验证,由于验证,我们就获得真理”。
而怀疑一切的方法更是开创了以笛卡尔等人为代表的近代法国怀疑精神的先河。
笛卡尔以“我思”亦即主体作为形而上学的第一原则,并且由此出发来确立上帝存在和物体存在的原理可谓是西方哲学的一次重大转折,而这个“我思”则是通过怀疑一切而得来的,我可怀疑一切,但唯一不可怀疑的就是“我在怀疑”,以此确立了怀疑主体“我”的存在,即“我思故我在”。
此后,现象学的开创者胡塞尔更是直接延用了“悬搁”一词,将一切存在的事实都放在“括号”内,以达到一个绝对的、纯粹的、自明的意识领域,这可以看作是古希腊“怀疑一切”的方法在现代最成功的运用。
总之,面对西方哲学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次困境和危机,人们永远强调的都是追本溯源,重归古希腊,因为那里包含着享用不尽的思想资源,可以激发出后世哲学家们无数新的灵感和思想火花,晚期希腊哲学同样是这样的思想瑰宝,深入挖掘,它不为人知的、但又另人神往的价值将会不断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