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合肥市六校联考
高一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
第Ⅰ卷阅读题(共75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1.C偷换概念,原文第三段是说“无求与苏世”使“独立不迁”的人格臻于更坚实、更完美的境地。
2.D“屈原认为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错,从最后一段可知,“鲧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是作者的观点。
3.C文中没有涉及司马迁对《渔父》是否是屈原的作品的看法,因而不能看出王逸和司马迁在此问题上的看法完全不同。
4.D“运用议论方式”不对。
5.①让人活下去,让人感到幸福,陪伴“我”,使“我”不曾孤独。
②增饰季节之美。
③象征着“我”幸福的童少年时光。
④日常生活中很实用,如用萧熏蚊子。
(答对2点给2分,答对3点给4分,答对4点得满分)
6.①对自然深沉而真挚的欣赏和热爱。
②对已然消逝的童少年的无比怀念,以及对青春已逝的感慨。
③对一些美好的事物遭到社会和时代的侵害而逐渐消失的感叹。
④对逃脱世尘的熏染,做个完全的自然之子的渴望和希求。
(答对三点得满分)
7.D“主要原因”不正确。
8.AC。
B新闻媒体的内容无中生有;D关系错误;E后半部分错。
9.①民众方面,增强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意识,提高垃圾分类的实践水平,增强民众投放垃圾的责任意识;②政府方面,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各个环节的配套衔接工作,提高其运行效率;③动员民众积极参与、全民参与,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④政府还应该做好分类收集与运输的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10.A化:造化,指自然。
11.B与例句均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A名词活用为动词,C动词使动用法D名词活用为动词。
12.B。
A均为宾语前置句;B第一句为定语后置句,第二句不是特殊句式;C均为介宾结构后置句,D均为被动句。
13.D项,王羲之做过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
14.①崇山峻岭,高大险峻的山岭;茂林,茂密的树林;修,高、长。
译为:这里有高大险峻的山岭,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
②所以,用来…的;游目骋怀,纵展眼力,开畅胸怀;信,实在。
译为:(这样)借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足够极尽视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啊!
③固,本来;一,把……同等看待;虚诞,不真实;齐,把……看做一样的;妄作,妄造。
译为:(我)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15.C。
“天气阴沉”不对,写出了采莲之早。
16.示例一:象征。
采莲女为花愁实质是为自己愁,朱颜经受不住时光摧折,作者用好花易谢象征少女青春易逝,表达了对青春容颜易逝的伤感(忧愁)。
示例二:双关。
“红颜”,既指荷花的色泽娇艳,又指少女的美丽容颜,都经受不住时间的
变化,表达了对青春容颜易逝的伤感(忧愁)之情。
(手法2分,具体分析2分,感情2分,答出“拟人”手法,给1分,答借景抒情,只要答全也可给满分)
17.(1)百舸争流(2)淇则有岸隰则有泮(3)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4)宁溘死以流亡兮(5)还顾望旧乡(6)暧暧远人村(7)而在己为有悔(8)渺沧海之一粟
第Ⅱ卷表达题(共75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8.A槊(shuò)、衿(jīn)。
19.A。
B“酋劲”应为“遒劲”,“必竟”应为“毕竟”;C“凄宛”应为“凄婉”,“绿草如阴”应为“绿草如茵”;D“馔写”应为“撰写”。
20.C①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不合语境。
②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成,形容技艺十分高超,只能够用于形容人工事物,不能用于天然景观。
③方兴未艾:好事物、好现象正在兴起,一时不会终止。
正确。
④正襟危坐: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
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
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使用正确。
⑤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粒谷子。
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
不合语境。
⑥拔地而起:山峰、植物、建筑物等高耸在地面上。
形容从地面上突兀而起,非常陡峭、高耸。
使用正确。
21.D。
A语序不当,“民族、国家意义重大,对于…个体”语序排列不当,应该是先个人再国家民族;B重复赘余,删去“并非”后面的“是”;否定不当,删去“无非不是”中的“不”;C暗换主语,应将最后一句中的“使读者”删去。
22.(1)“略有薄名”一般用于自谦之话,用于被邀请的作家来说不够尊重,应改为“大名鼎鼎”;(2)“莅临”多用于贵宾,可换为“到达”等(3)“拜读”为敬辞,可换为“赐教”等。
23.材料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现象,如“拍照后修饰图片”“修饰景观方便游览”“修饰语言变得优美华丽”,二是看法,有人认为“失去真实的美”“失去原有的韵味”“失去质朴的本意”。
对于“修饰”,我们可以认可,也可以否定。
从肯定的角度来看,修饰容颜可以让人更自信,修饰景观可以为游览提供方便,修饰语言可以增加美感。
从否定的角度来看,过于修饰会失去本来面目,失去本真,掩盖真实。
考生可以围绕这些方面立意。
参考立意:
①拒绝多余的修饰,换来美好人生。
②撕下虚假面具,还我美丽姿态。
③真实才是美。
④让我们接受美化过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