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列情况下,可以把研究对象(加点的词)看作质点的是()A.讨论地球..的公转B.研究杂技演员....做空翻时的技术动作C.比赛时,运动员分析乒乓球...的旋转效应D.计算整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2.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A.从北京开往西安的火车预计13点到B.10秒初C.某场足球赛伤停补时3minD.中央电视台每晚的新闻联播节目19点开播3.下列6个物理量中,是矢量的一共有几个()瞬时速度加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平均速率路程A.3个B.4个C.5个D.6个4.为了使公路交通安全有序,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120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此处到兴化还有24k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24km是位移km h是平均速度B.120/km h是平均速率C.120/D.果某人从此处开车到兴化用时30分钟,他在该路段还是有可能超速5.汽车在水平面上刹车,已知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4t+2t3,则它在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A.16 m/s B.28 m/s C.42m/s D.58 m/s6.雨滴从高空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小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C.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最终恒定D.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始终保持不变7.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5m/s2,那么()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5m/sB.第3s初的速度比第2s末的速度大5m/sC.每秒钟物体的速度增大5m/sD.第3s末的速度比第2s初的速度大5m/s8.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可视为质点)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A.πRB.2RC.D.二、多选题9.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s随时间t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图中两条斜线段相互平行,则由图可知()A.t=0时,甲在乙的前面B.t=t2时,甲追上乙C.0~t1内,甲、乙速度相等D.t1~t2内,乙的速度比甲的大10.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B.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C.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D.在0~6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5.0m/s11.水平面上一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直线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s后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9s停止.在先后加速和减速的两个运动过程中()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C.位移大小之比为1∶1 D.位移大小之比为1∶912.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以T为时间间隔,物体在第1个T内位移为20m,第2个T时间末速度为40m/s,则()A.时间间隔T=2sB.物体的加速度a=5m/s2C.物体在前2T 时间内的位移是40mD.物体在第2个T 时间内的位移是60m13.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6V的直流电源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后让物体运动C.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与使用的电源频率无关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越慢第II卷(非选择题)三、实验题14.某次实验用打点计时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O 点为纸带的第一个点,接下来的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 点开始每隔4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推测纸带的运动是___________(选填“加速”还是“减速”)在打出A、F 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打B点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m/s。

四、解答题15.一辆汽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以72km / h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14,接着以30m/s的速度行驶完其余的34,求汽车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多少?16.汽车以v0=10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刹车后经过2s速度变为6m/s,若将刹车过程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求:(1)从开始刹车起,汽车6s内发生的位移;(2)汽车静止前2s内通过的位移.17.正以v=30m/s的速度运行中的列车,接到前方小站的请求:在该站停靠1分钟接一位危重病人上车.司机决定以加速度大小a1=0.5m/s2匀减速运动到小站,停车1分钟后做加速度大小为a2=1.5m/s2的匀加速运动,又恢复到原来的速度运行.求:(1) 司机从匀减速运动开始到恢复原来速度共经历的时间t总;(2) 司机由于临时停车共耽误了多少时间?18.据统计,开车时看手机发生事故的概率是安全驾驶的23倍,开车时打电话发生事故的概率是安全驾驶的2.8倍。

一辆小轿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某一速度行驶时,司机低头看手机2s,相当于盲开50m,该车遇见紧急情况,紧急刹车的距离(从开始刹车到停下来汽车所行驶的距离)至少是25m,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1)求汽车行驶的速度和刹车的最大加速度大小;(2)若该车以108km/h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前方110m处道路塌方,该司机因用手机微信抢红包2s后才发现危险,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s,刹车的加速度与(1)问中大小相等。

试通过计算说明汽车是否会发生交通事故。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物理试题参考答案1.A【解析】A. 研究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能看成质点,A正确;B. 研究杂技演员....做空翻时的技术动作,杂技演员的肢体动作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

B 错误;C. 在研究乒乓球的运动时,乒乓球的形状和大小对乒乓球的运动影响很大,故乒乓球不能当作质点来处理。

故C错误;D. 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隧道所需时间,火车的长度不可以忽略,故D错误。

故选:A。

2.C【解析】A.“13点”指的是一个时刻,故A错误.B.“10秒初”指的是10秒刚开始的一个时刻,故B错误.C.“3min”指的是一段时间间隔,故C项正确。

D.“19点”指的是一个时刻,故D项错误。

3.B【解析】速度、加速度、力、和位移都是即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是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都是矢量;时间和路程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是标量.所以是矢量的一共有4个.A.3个、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B.4个、与分析相符,故B正确.C.5个、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D.6个、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4.D【解析】A.24km是此处到兴化的路程,A错误;BC .120 km/h 是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一个瞬时速度,BC 错误;D .如果某人从此处开车到兴化用时30分钟,他在该路段最大速度不能确定,还是有可能超速,D 正确;5.C【解析】根据位移与时间关系:x =4t +2t 3可知前3s 的位移为:x 3=66m ;前2秒的位移为:x 2=24m故第3s 内的平均速度为:326624m/s=42m/s 1x x v t --== A .描述与分析不符,故A 错误.B .描述与分析不符,故B 错误.C .描述与分析相符,故C 正确.D .描述与分析不符,故D 错误.6.B【解析】加速度的大小反映速度变化率的大小.判断速度的增大还是减小,根据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关系来判断,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同向,速度增加,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反向,速度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重力等于阻力,做匀速运动,此时速度最大.雨滴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雨滴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此时速度最大,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AC 错误,B 正确。

加速度的大小反映速度变化率的大小,加速度越来越小,则速度变化率越来越小。

故D 错误。

故选B 。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当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同向,速度增加,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反向,速度减小.以及知道加速度的大小反映速度变化率的大小.7.C【解析】AC .加速度为5 m/s 2,知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为5 m/s ,故A 错;C 对;B .第3s 初与第2s 末是同一时刻,速度相等,故B 错误.D .第3s 末比第2s 初多2s ,所以速度增加了10m/s 2,故D 错;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点睛】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结合加速度的定义分析判断8.D【解析】位移表示物体的位置变化,是一条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取决于运动起点和终点的位置,与路径无关,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题中气门芯的水平方向的位移R π,竖直方向的位移为2R ,根据矢量合成的规律,合位移为.A .描述与分析不符,故A 错误.B .描述与分析不符,故B 错误.C .描述与分析不符,故C 错误.D .描述与分析相符,故D 正确.9.B C【解析】A .由位移-时间图像可知,甲从原点出发,乙从距原点1s 出发,所以0t =时,乙在甲的前面,故选项A 错误;B .在位移-时间图像中,相交表示相遇,即在2t t =时甲乙相遇,在2t t =之前,甲距原点的距离小于2s ,乙距原点的距离等于2s ,所以2tt =时,甲追上乙,故选项B 正确; CD .在位移-时间图像中,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可知在10~t 内,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在21~t t 内,乙的速度比甲的小,故选项C 正确,D 错误。

10.B C【解析】A .离出发点最远的含义即位移最大,由图可知,最大位移为在5s 时,大小为35m ,故A 错误.B .由过程分析可知,0~6s 路程为: 35m 5m 40m s =+=故B 正确。

C .0~4s 内的路程为30m ,时间为4s ,则平均速率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4130m/s 7.5m/s 4s v t === 故C 项正确。

D .由过程分析可知,0~6s 内的路程为40m ,时间为6s ,则0~6s 内的平均速率为:6240m/s 6.7m/s 6s v t ===' 故D 错误.11.A B【解析】 设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1,据速度时间关系可知,3s 后物体的速度为v =3a 1,在匀减速运动中的加速度大小为a 2,则其大小为:1123993a a v a ===,以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故A 正确;初速度为0,减速运动时末速度为0,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加减速时的平均速度都是022v v v +==,故B 正确;因为加速与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1,又加速时间和减速时间之比为1:3,所以加速阶段的位移和减速阶段的位移之比为1:3,故CD 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