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模型_实验报告6
tmp=str2num(fgetl(fid));
a=[a;tmp]; %读准则层判断矩阵
end
for i=1:n1
str1=char(['b',int2str(i),'=[];']);
str2=char(['b',int2str(i),'=[b',int2str(i),';tmp];']);
eval(str1);
for j=1:n2
tmp=str2num(fgetl(fid));
eval(str2); %读方案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判断矩阵
end
end
ri=[0,0,0.58,0.90,1.12,1.24,1.32,1.41,1.45]; %一致性指标
[x,y]=eig(a);
lamda=max(diag(y));
num=find(diag(y)==lamda);
cr1(i)=(lamda-n2)/(n2-1)/ri(n2);
end
cr1, ts=w1*w0, cr=cr1*w0
4、在MATLAB目录下建立记事本文件,并命名为DuibiJuzhen.txt,在该文件里输入所有成对比较阵A,B1,B2,B3,B4。
5、在MATLAB命令窗口中输入命令:CengciFenxi,m
三、实验内容
用层次分析法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例如:
(1)学校评选优秀学生或优秀班级,试给出若干准则,构造层次结构模型。可分为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两种情况讨论。
(2)你要购买一台个人电脑,考虑功能、价格等因素,如何作出决策。
(3)为大学毕业的青年建立一个选择志愿的层次结构模型。
(4)你的家乡准备集资兴办一座小型饲养场,是养猪,还是养鸡、养鸭、养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决策。
四、实验步骤和运行结果(如运行有错误,请指出)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选择(2)对购买一台个人电脑作出决策。将决策问题分为3个层次,最上层为目标层,即选择购买个人电脑,中间层是准则层,有功能、价格、外形、口碑4个准则,最下层为方案层,有P1、P2、P3三种选择方案,各层之间的联系如下所示。
2、构造成对比较阵
6、运行命令得到结果: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实验6实验项目名称: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学 号
0910012115
姓 名
林丹萍
专业、班
09信计1班
实验地点
实验4-416
指导教师
吴春红
实验时间
2012.5.14
成绩评定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学会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
多媒体机房,单人单机,独立完成
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成对比较阵:A=
方案层对准则层的成对比较阵:
B1= ,B2= ,B3= ,B4=
3、在MATLAB里建立M文件,并命名为:CengciFenxi.m,文件内容如下:
clc,clear
fid=fopen('tesk.txt','r');
n1=4;n2=3;
a=[];
for i=1:n1
w0=x(:,num)/sum(x(:,num));
cr0=(lamda-n1)/(n1-1)/ri(n1)
for i=1:n1
[x,y]=eig(eval(char(['b',int2str(i)])));
lamda=max(diag(y));
num=find(diag(y)==lamda);
w1(:,i)=x(:,num)/sum(x(:,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