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因素分析【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作为总需求中最主要的部分,消费的增长在GDP 的增长中占很大比例。

由于分析影响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多种因素各自的重要程度,将有助于我们认清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本文采用1993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Eviews软件,分析研究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和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才能因地制宜的制定政策,有效地推动居民消费的增长。

【关键词】居民消费水平消费增长消费因素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改善,我国的消费水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消费是所以经济行为有效实现的最终环节,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持久拉动力。

在目前我国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阶段,我国的消费水平如何,影响我国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哪些,以及这些因素对消费具有怎样的影响,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有关学者认为,居民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经济增长对我国居民消费产生正向效应,但影响不明显。

一、选取数据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宏观和微观多方面的影响。

如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状况、消费者偏好、家庭财产状况、消费信贷状况、消费者年龄构成、制度、风俗习惯等等。

但考虑到样本数据的可收集性和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本文选取以下因素决定消费。

日常观察和统计研究都表明,当前可支配收入水平是决定一个国家消费的核心因素,因此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入选毫无疑问;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也是世界银行划分高收入、中等收入、低收入国家的主要标志;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消费的百分比,其值越小说明人们越富裕。

而定期余额则表明了居民持有的流动财产数目,所以本模型选取1993~2010年间的居民消费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居民储蓄定期余额。

所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二、实证分析数据如下:注:Y 为居民消费水平,X1为国内生产总值,X2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X3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X4为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X5为居民储蓄定期余额(一)模型初步提出 初步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01122334455i Y X X X X X ββββββμ=++++++其中,Y 为居民消费水平,1X 为国内生产总值,2X 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3X 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4X 为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5X 为居民储蓄定期余额,i μ代表随机扰动项。

(二)模型的拟合检验用Eviews 计量经济学分析软件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回归分析结果:由此可见,该模型2R =0.999731,2R =0.999619,F 检验值8930.921,明显显著。

但是当α=0.05时,/2(182) 2.120t α-=,不仅3X 、5X 的系数t 检验不显著,且3X 系数的符合与预期相反。

这表明很有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1.多重共线性检验(1)根据多重共线性检验,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着线性相关,由上表知模型中确实存在多重共线性。

(2)修正:采用逐步回归的办法,分别作Y 对X1、X2、X3、X4、X5的一元回归,结果如表所示:变量X1X2X3X4X5参数估计值 0.023886 1.868022 0.520369-363.9620 0.051937分别作X2,X3对X1的估计,得到相关系数分别为:0.986718、0.992756。

可知X1分别与X2、X3有较高相关性。

因为X2与Y 的相关系数更大,所以剔除X1。

以X2为基础,顺次加入其它变量逐步回归:经比较,新加入X3的方程2R =0.998693,改进最大,保留X3。

从表中可以看出,当分别加入X4,X5时,2R 有所增加。

但0.025(16)t =2.120,其参数的t 检验不显著。

最后修正严重多重共线性影响后的回归结果为: Y=--286.5734+1.0482182X +0.2298193X +iμ(-3.357694) (6.360861) (5.002976)2R =0.998693 2R =0.998519 F=5730.592 DW=1.805260 2、相关性检验从估计的结果可以看出,模型拟合较好,可决系数2R =0.998693,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比较好。

3、显著性检验:(1)对于X2,t 统计量为6.360861。

给定α=0.05,查t 分布表,在自由度为16下,得临界值0.025(16)t=2.120.因为t>0.025(16)t=2.120,所以拒绝原假设0H:X2=0,表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对居民消费水平有显著性影响;(2)对于X3,t统计量为5.002976。

给定α=0.05,查t分布表,在自由度为16下,得临界值0.025(16)t=2.120.因为t>0.025(16)t=2.120,所以拒绝原假设0H;: X3=0,表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对居民消费水平有显著性影响。

(3)对于F=7948.18>F(2,13)=3.80(显著性水平为0.05),表明模型从整体上看居民消费水平与各解释变量之间之间线性关系显著。

4、异方差检验Heteroskedasticity Test: Breusch-Pagan-GodfreyF-statistic 4.237886 Prob. F(2,15) 0.0348Obs*R-squared 6.498781 Prob. Chi-Square(2) 0.0388Scaled explained SS 4.076315 Prob. Chi-Square(2) 0.1303Test Equation:Dependent Variable: RESID^2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1/18/12 Time: 15:25Sample: 1993 2010Included observations: 18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C -11495.82 8250.020 -1.393430 0.1838X2 20.68681 15.92927 1.298667 0.2137X3 -4.507651 4.440359 -1.015155 0.3261R-squared 0.361043 Mean dependent var 8095.075Adjusted R-squared 0.275849 S.D. dependent var 11195.59S.E. of regression 9527.113 Akaike info criterion 21.31268Sum squared resid 1.36E+09 Schwarz criterion 21.46108Log likelihood -188.8141 Hannan-Quinn criter. 21.33314F-statistic 4.237886 Durbin-Watson stat 1.856637Prob(F-statistic) 0.034756由上表,Obs*R-squared=6.498781.而查表,给定α=0.95 自由度P=5,得临界值 1.145;给定α=0.05自由度P=5,得临界值11.07;所以 1.145<6.498781<11.07,所以接受原假设,模型随机误差项不存在异方差。

5、自相关检验(1)DW=1.805260,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查Durbin —Watson 表,n=18,k=2,得下限临界值Ld =1.046 ,4-Ud =2.465 因为 DW 统计量为Ld =1.046<1.847302< 4-Ud =2.465。

根据判断区域知,这时随机误差项不存在自相关。

三、结论和启示由以上回归数据以及相关检验,我们得出了各个变量与我国居民消费的变动关系。

1、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加,居民消费水平增加;2、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加,居民消费水平增加;3、模型中去掉了GDP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居民储蓄定期余额变量,并不代表其对居民消费水平没有影响,只是说本模型暂不考虑其对于消费水平的影响。

因此建立的模型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将来进一步的完善。

总体来说,就是居民人均收入增加,则居民消费水平增加。

通过以上所做分析,得到一个不存在异方差、自相关的较为理想的二元线性回归模型,其经济意义能较好的切合实际,所得到的预测数值也比较合理,预测效果尚能让人满意。

同时,对于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也提供了以下几点建议:首先,要保持GDP 稳速增长,同时,政府应当加大资金和物质投入,扩大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增加融资来源和渠道,有效地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其次,应合理制定税收政策,积极推进税制改革,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和消费的调节作用,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和对高收入群体征收较高的个人所得税,促进收入的相对公平。

如今,在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下,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许多国家都面临经济衰退或减速,国外市场的消费下降给国内经济发展也带来明显的影响,为应对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便需要采取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

扩大内需的核心就是促进消费,一方面是通过投资实现,另一方面也包括居民用于住房、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消费。

消费增长不但有利于增加就业,也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1]卜一婷.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18):41-42.[2]储德银.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0(4):99-105.[3]庞浩.《计量经济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0[4]张小素.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因素的实证分析[J].财经纵横,2007(3):350-35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