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院前急救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修改版

院前急救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修改版


一、止血
• (三)常用止血方法
• 1.指压止血法:系一种暂时性应急措施,方
便及时,但需位置准确,即用手指、手掌、 拳头压迫动脉的近心端,将动脉压向深部 的骨上,阻断血液流通,达到临时止血的 目的。适用于中等或较大的动脉出血以及 较大范围的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出血。
指压止血法
• 头顶部出血:压迫同侧耳屏前方颧骨弓根部 的搏动点(颞浅动脉)止血。
三、固定
• 固定术是针对骨折的急救措施。 • 目的:限制受伤部位的活动,减轻疼痛,避免骨折
端因移位而损伤血管、神经,便于伤员的搬运。 • 固定材料: 木制、充气、塑料夹板及其他材料,如特
制的颈部固定器。紧急情况时就地取材:竹棒、木 棍、树枝等。在缺乏固定材料也可以进行临时性的 自体固定,如将受伤的上肢缚于上身躯干,或将伤 肢同健肢缚于一起。
• 根据伤口的部位、大小以及出血的颜色、速度,迅 速判断出血的性质,决定止血方法是挽救伤员生命 的关键。
一、止血

外出血
{ 出

内出血

皮下出血


动脉出血
{ 损

静脉出血


毛细血管出血
一、止血
出血性质的判断:
➢毛细血管出血:呈点状或片状渗血,色鲜红, 可自行凝固止血。
➢静脉出血:较缓慢流出,色暗红,出血量逐 渐增多。
三、固定
• (一)常见部位骨折的临时固定方法 • 1.上肢骨折固定
肱骨骨折固定
前臂骨折固定
三、固定
• (一)常见部位骨折的临时固定方法 • 2.下肢骨折固定
充气式夹板固定
夹板固定
三、固定
• (一)常见部位骨折的临时固定方法 • 3.肋骨骨折固定 • 4.骨盆骨折固定
肋骨骨折固定
骨盆骨折固定
三、固定
止血带止血法
– (5)止血带止血注意事项 – 部位:要准确(伤口的近心端)。 – 垫衬:以免损伤皮肤。 – 压力要适当:远端摸不到脉搏为
合适。 – 时间要短: ≤5h。 – 定时放松:每30-60min放松2-3min。 – 标记:易发现部位。
二、包扎
(一)包扎目的 保护伤口,减少伤口感染和再损伤; 压迫止血,预防或减轻局部肿胀; 固定伤口上的敷料、药品和骨折部位; 减轻疼痛,使伤者舒适安全。
上肢屈肘80度,下肢伸直 。 – 包扎方向为自下而上,由左向右,从远心端向近
心端包扎。包扎四肢时,应将指端外露,以便观 察血液循环 。
二、包扎
(六) 包扎完毕固定时须注意: 1. 不可在受伤面或炎症部位打结。 2. 不可在关节面或骨突处打结。 3. 不可在受压部位或肢体内侧打结。 4. 不可在常磨擦处打结。
止血带止血法
• (2)绞紧止血法: 常用三角巾、布带、毛巾、
衣袖等平整地缠绕在加有 布垫的肢体上,拉紧或用 “木棒、筷子、笔杆”等 绞紧固定。
止血带止血法
• (3)充气止血带:根据血压计原理设计,有压力 表指示压力的大小,压力均匀,效果较好。
• (4)卡式止血带止血法:将涤纶松紧带绕肢体一 圈,然后把插入式自动锁卡插进活动锁紧开关内 ,一只手按住活动锁紧开头,另一只手紧拉涤纶 松紧带,直到不出血为止。放松时用手向后扳放 松板,解开时按压开关即可。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綦江医院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
院前急救四大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急诊医学科 杨云莉
仁心仁术 厚德济生
学习目标
• 掌握外伤止血、包扎、固定及搬运法 • 掌握骨折固定注意事项 • 掌握搬运的原则
学习内容
• 及时、正确、有效的应用,能挽救伤员生 命,防止病情恶化,减少伤员痛苦以及预 防并发症。
• 小腿出血:在胭窝中部摸到腘动脉搏动后用拇指向 窝深部压迫。
• 足部出血:压迫足背中部近脚腕处的搏动点(胫前 动脉)和足跟与内踝之间的搏动点(胫后动脉)止 血。
大腿出血压迫点
小腿出血压迫点
足部出血
一、止血
• (三)常用止血方法
• 2.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各种伤口,主要用于体 表及四肢伤。先用无菌纱布覆盖压迫伤口,若效果 不满意你,再用三角巾或绷带用力包扎。没有无菌 纱布时可使用干净毛巾等替代。但伤口内有碎骨片 时,禁用此法。(适用于小动脉、小静脉出血)
• 齐眉露耳 • 三角并两角 • 枕后交叉额
前打结
*2、腹部包扎法
• 三角巾折成大小燕尾式 • 大片外、小片内,大片
置裆中 • 系带与底边中围腰打结 • 大燕尾穿裆与小燕尾
在大腿外侧打结。
*3、膝(肘)部包扎
• 对折再对折 • 内短外长 • 上加压、下加压 • 外侧打结
*4、上肢悬吊包扎法
• 将三角巾底边的一端置于健侧肩部,屈曲伤侧肘80 度左右,将前臂放在三角巾上,三角巾向上反折, 使底边另一端到伤侧肩部,在背后与另一端打结, 再将三角巾顶角折平固定。
一、止血
• (三)常用止血方法 • 3.填塞止血法:适用于腋窝、肩部、大腿
根部和臀部较大而深的伤口。先用镊子夹 住无菌纱布塞入伤口内,如一块纱布止不 住出血,可再加纱布,最后用绷带或三角 巾绕颈部或对侧臂部包扎固定。
一、止血
• (三)常用止血方法
4.加垫屈肢止血:多用于无骨关节损伤的肘或膝关节 以下的出血。在肘窝或腘窝加垫,使屈肘或膝,用 三角巾或绷带把固定肢体。不宜首选
E. “8”字形包扎法:在伤处上下,将绷带自上而下,
再自下而上,重复做“8”字型旋转缠绕,遮盖上一
周的1/3-1/2。多用于固定关节敷料。
二、包扎
– (五)绷带注意事项 – 先清创,后包扎。不用脏手和污物接触伤口,异
物不能取出,膨出组织不能纳回。 – 包扎时松紧适宜。 – 包扎时病人位置保持舒适,肢体必须保持功能位。
背负法
拖行法
适用现场危险,身体重的伤者。非紧急情况 勿用此法。
一般伤员:让伤者双臂交叉放于胸前,然后 蹲在他背后,双手穿过伤者腋下,抓住他的 手腕及前臂,用力向后拖行。
• (一)常见部位骨折的临时固定方法 5.脊柱骨折固定 6.颈部损伤(颈椎骨折搬运时需要固定头部)
三、固定
• (二)骨折临时固定的原则 • 首先扼要地了解伤情,先查生命体征后查局
部伤情,以确定损伤性质、部位和范围。 • 先止血、包扎,再固定。有休克先抗休克。 • 就地固定,不要随便移动伤者,不要盲目复
➢动脉出血:呈喷射转,色鲜红,出血速度快, 出血量大。
一、止血
– (二)止血方法的选择 – 原则:根据出血部位及现场的具体条件选择最
佳方法。 – 用物:消毒敷料、绷带、橡皮止血带、充气止
血带,紧急紧急情况下,任何清洁而合适的物 品都可临时借用作为止血用物,如干净的毛巾、 布料等都可用来止血。 – 禁用:绳索、电线或铁丝。
• 颜面部出血:压迫同侧下颌骨下缘、咬肌前 缘的搏动点(面动脉)止血。
颜面部出血
指压止血法
• 颈部、面深部、头皮部出血:用拇指或其
余4指压迫同侧气管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缘
中点之间的强搏动点(颈总动脉),用力
向后压向第5颈椎横突上。
• 肩部、腋部、上臂出血:压迫同侧锁骨上
病人获得专业医疗; • 3、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
注意:错误的搬运方法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 还会加重损伤。
搬运规则
• 1、原则上现场救护,只有在现场环境危险,才能移动 伤员;
• 2、尽可能找人帮忙,并设法找到搬运工具。尽量不要 单独搬动 伤员,情况紧急时例外。
• 3、搬运前先做好伤员的全面检查,并做急救处理。有出 血的应先止血和包扎;有头、颈部损伤的应先固定头颈部; 有骨折的应予固定。
救护者蹲在伤员的一侧,面向伤员,一只 手臂从伤员的腋下绕到的背后,另一只手 臂放在伤员的大腿下,然后抱起。
抱行法
背负法
适用清醒、体重轻的伤者(尤其溺水 者)。胸部损伤,四肢、脊柱骨折禁 用此法。
救护者背向伤者蹲下,嘱伤者用双臂 从救护者肩上伸到胸前,两手握紧; 双手绕过伤者大腿,并抓紧自己腰带, 慢慢站起,保持背挺直。
二、包扎
– (二)绷带包扎 – 环形包扎:最基本、最常用方法。 – 螺旋形包扎:基本相等部位。 – 螺旋反折包扎:直径不一部位。 – 疏松螺旋包扎法:绷带长度不够时使用。 – “8”字形包扎:关节部位。 – 人字形包扎:手足部位(常用三角巾代替)。
几种基本绷带包扎法
A. 环形包扎法:用于定带(固定)或结带 (结束),及包扎粗细相同部位。(颈、 腰等)
单人徒手搬运法
• 扶行法 • 抱行法 • 背负法 • 拖行法 • 爬行法
扶行法
适用于较轻、清醒、无骨折,能步 行伤者
救护者站在伤者一侧,使病员一侧 上肢绕过自己的颈部;用手抓住伤 员的手,另一只手绕到伤员背后, 搀扶行走。
扶行法
抱行法
适用于体重较轻伤者。是短距离搬运的最 佳方法,脊柱/大腿骨折禁用此法。
特殊伤员的搬运方法
腹部内脏脱出的伤员:
➢ 伤员双腿屈曲,腹肌放松。
身体带有刺入物的伤员:
先包扎好伤口,固定好刺入物;避免挤压,碰撞;途 中严禁震动,防止刺入物脱出或深入;不可拔出。
脊柱损伤的伤员:脊柱保持伸直。 骨盆损伤的伤员:应将骨盆用三角巾或大块包伤
材料作环形包扎,伤员仰卧于担架上,膝微屈,加垫。
• 4、尽量让病人处于舒适的位置。但是,保持病人的头、 颈、胸 在同一正中线的位置上是最重要的搬运规则。
• 5、尽量用牢固的长木板搬运严重创伤的病人。搬运前应 将伤员牢固地捆绑在木板上,小心、平稳地抬送病人。
搬运方法包括
徒手搬运 器械搬运 车辆运送
徒手搬运法
单人徒手搬运法 双人徒手搬运法 多人徒手搬运法
加垫屈肢止血
一、止血
• (三)常用止血方法
5.止血带止血法:一般适用于四肢较大的动脉止血, 或采用加压包扎不能有效控制的大出血(橡皮止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