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矫正PPT教学课件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矫正PPT教学课件
2020打/12/0骂9 所能解决的。
9
误区之五:家长在事业上越成功,就越羞于面对孩 子的问题,孩子表现这么差,太丢人了!要么严厉 要么放弃,交给别人帮忙管理或者送到国外去。家 长不对孩子负责,孩子怎对自己负责?
孩子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样样都好,需要家长逐步地、
耐心地培养。就像汽车一样,刚买回来,尽管零件都是新
第一,得第二都不行;走路、吃饭、看电视等一切行动,
都要遵循一定之规,一些随意的行动都会受到斥责,小孩
子的一些正常表现和要求被视为不正常、不合理而予以拒
绝或强制性的纠正。家长给孩子的否定特别多,肯定却很
少;哕哕嗦嗦、毫不留情的讽刺挖苦特别多,由衷的鼓励
和表扬很少。这些做法都可能造成孩子自信心不足,缺乏
6
误区之二:家庭物质条件比较优越,尽量给孩子创
造好的学习环境。造成物质上满足、溺爱,而在精 神上高标准、严要求。
有不少家长有一种补偿心理,觉得自己在幼年家庭生
活水平低,吃了不少苦,再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吃苦,所
以,对孩子的物质要求总是尽量满足,甚至过分满足。但
是,在其他方面却对孩子要求苛刻,例如,考试一定要得
2020/12/09
8
误区之四:用管理企业的方法管理孩子,孩
子学习不好是因为态度不认真,应该再严厉 一些,不去关注孩子学习能力的科学训练。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学习不好是孩子自己的态度问
题,“他们就是不想好好学!”,“对他说了多少遍了,他 就
是不听!”,“怎么说也没有用,只有狠狠揍他一顿才行!” 殊
不知,孩子的学习不好大多是由于学习能力的问题,心理
上进心,自卑退缩等心理问题。所以,家长应该给予孩子
物质上的艰苦,精神上的爱。
2020/12/09
7
误区之三:家长自我意识很强,为孩子安排所有的 一切,家长的意志就是孩子的意志,造成孩子没有 自己的远大理想和追求,生活上依赖,行为上反抗 家长的管教和学校的管理。
如果你问家长:你的孩子将来想做什么?他们最想要的 是什么奖励?他们讨厌家长做什么?他们有什么苦恼、快乐 和希望?等等,恐怕许多家长都不能准确回答。因为他们不 了解孩子,也不认为孩子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欲求,他们 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他们觉得孩子应该坐得 住、注意力集中,不管孩子是否愿意,要求他们学钢琴、 学书法,而孩子的愿望也许是出去踢足球,但是家长绝不 允许。所以,我们今天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家长陪着孩子 学这个学那个,孩子就像被押解的犯人一样,没有自己的 自由,而培养的效果也事与愿违。
学家研究发现,在5~12岁儿童中,有l0%~30%的孩子存
在学习能力障碍问题,这是由于孕期不良环境,生育时早
产、难产、剖腹产,幼儿期缺乏充分的活动和感觉刺激等
原因造成的,这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学习成绩
差、人际关系障碍、性格退缩等症状的心理障碍,被称为
感觉统合失调,需要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和治疗,而不是
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态度: 孩子的行为表现:
支配的 干涉的 娇宠的 拒绝的 不关心的 专横的 民主的
消极、缺乏自主性、依赖、顺从 癔病、神经质、被动、幼稚 任性、放纵、幼稚、神经质、温和 自我显示、冷漠、粗暴 攻击性、情绪不稳、冷酷、自立 反抗性、情绪不稳、依赖、服从 独立、坦率、善于社交
2020/12/09
2020/12/09
42
青少年的九项发展任务
1、接受个体的生理和性别角色。 2、建立与异性和同性的新的同伴关系。 3、从感情上独立于父母。 4、获得经济独立的保证。 5、选择职业并为其做准备。 6、发展合格公民所要求的智力技能和概念。 7、获得社会公认的责任行为模式。 8、为婚姻和家庭生活做准备。 9、建立与个体环境相和谐的价值观。
2020/12/09
53
面对发展压力形成的青少年特质
1、自我意识高涨 2、充满幻想 3、逆反 4、充满哲学抽象、理论和理想 5、对性感兴趣 6、享乐主义和禁欲主义 7、从众
2020/12/09
46
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障碍、疾病
青春期孩子常见心理问题:违反纪律、人际 关系、逆反、与家长矛盾等。 心理障碍:厌学、早恋、上网成瘾、情绪障 碍、学习能力障碍(上课不专心、拖拉、粗 心、自觉性差)、考试紧张、失眠、逃学等。 心理疾病: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 症、癔症、抽动症、自闭等。
2020/12/091源自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1、思维更具独立性、抽象性,但仍有片面性。 2、情绪更加丰富和独立,情感指向外界,但具冲动 性,偶像崇拜,逆反。 3、具有自我意识,关注自我形象,关心别人的评价, 自尊心过分敏感,自我表现又自我封闭。 4、开始形成自己的性格,希望标新立异,与小学有很 大变化。 5、性心理的发育,好奇和探索,性别角色的认定。 6、有了一定的意志力,但持续时间有限。 7、有一定的目标,但还不能完全落实到行动上。
的,也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有些家长对待孩子的缺点
简单粗暴,如不奏效就觉得没办法治了,对教育孩子缺乏
信心,甚至放任不管。这是对孩子极不负责任的做法。其
实,并不是孩子顽固,而是家长的努力还不够或方法不得
当。例如,孩子的任性,往往就是因为家长的教育方法不
一致,父亲是一种原则,母亲是一种原则,爷爷奶奶又有
一套原则,孩子就有机可乘,变得很任性。有的孩子适应
能力差,就是因为家长没有给孩子独立面对社会的机会,
孩子不能在实践培养相应的能力呢。这些道理家长都明
白,但就是做不到,孩子当然也做不到了。
2020/12/09
10
误区之六:家长经常抱怨孩子不愿意和自己沟通,而孩子 则抱怨家长经常不在家,回家就问学习,然后就训孩子。 总是讲大道理,或者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孩子又想 依赖家长帮助,又不愿意接受批评意见。
2020/12/09
5
误区之一:在单位都是自己说了算,回到家
里自然就认为,家长永远是对的,孩子表现 不好是因为孩子有问题。
许多家长不能容忍孩子身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他们觉得孩子是 故意和他们作对,是学习态度不好,所以。经常斥责或打骂孩子。其实,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孩子就像一 张白纸,家长以什么样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 从下表可以看到研究归纳出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