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雷雨》教学设计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第一课时(预备课)
(一)戏剧和小说两种文学式样的主要异同
戏剧旧时专指戏曲,后用为戏剧、话剧、歌剧、舞剧、诗剧等的总称。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

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

1.相同点:
①都是通过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来揭示矛盾,表现重大的生活及社会主题。

②小说有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戏剧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③都离不开环境要素的参与。

2. 不同点:
①小说主要通过作者的正面描述直接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表现生活和主题;戏剧则是以人物对话(角色对白)的形式展开剧情。

(台词)
②戏剧(剧本)除台词外,人物的动作、神情、衣着服饰、身份经历、舞台布景等相对较少,且用小字集中介绍或用括号文字在台词中插入;而小说则是完全融于文中,难于分离。

③小说(主要指长篇小说)常常有广阔的背景和较长的时间跨度;戏剧则缩天地为一隅,变古今为一瞬,使空间、时间高度集中。

④剧本的创作有明确的目的性——利于舞台演出;小说则需要通过改编,才能搬上舞台或银幕。

(二)与戏剧阅读鉴赏相关的三个重要概念
1. 戏剧冲突: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

戏剧冲突是构成戏剧情境的基础,是展现人物性格,反映生活本质,揭示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

戏剧冲突在作品中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①可能表现为某一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冲突,有人把这种方式称之为外部冲突。

②也可能表现为人物自身的内心冲突,有人把它称为内部冲突。

戏剧冲突的这两种方式,有时各自单独展开,有时则交错在一起,相互作用,互为因果。

③还可能表现为人同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也需要戏剧化。

戏剧冲突的主要特征有:①尖锐激烈:在戏剧中,一些平淡的矛盾往往被组成有声有色的冲突,由于矛盾的双方都有足够的冲击力,冲突的最后爆发时格外强烈的。

②高度集中:戏剧的冲突是在既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表现社会矛盾。

③进展紧张:戏剧冲突必须是扣人心弦,波澜起伏的,使观众一直处于紧张和期待之中。

④曲折多变:戏剧冲突往往是曲折复杂,变化多姿的。

2. 舞台提示又称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的文字。

按其内容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形式。

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

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明确。

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

结尾和对话中间,
一般用括号(方括号或圆括号)括起来。

3. 潜台词是指在某一话语的背后,所隐藏着的那些没有直接、明白表达出来的意思;或者说,潜台词就是“话中话所含有的意思”。

在戏剧的台词中没有直接说出但观众通过思考都能领悟得出来的言语,包括说话的目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等,亦借指某种暗含的意思。

(三)曹禺和写作背景简介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原籍为湖北潜江,现代著名剧作家,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其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王昭君》等。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处女作、成名作和代表作。

曹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青少年时代就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

经过几年酝酿、构思,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

作者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

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

《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

”(《曹禺选集·后记》)又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雷雨》序)
(四)《雷雨》故事梗概和人物关系图解
《雷雨》更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

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
级大家庭的矛盾——
三十年前,一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替周家少爷周朴园生下第二个孩子(鲁大海)才三天的鲁侍萍,竟被周朴园一家凶狠地逼着留下其长子(周萍),抱起奄奄一息的新生儿走向河边……三十年后,在畸形情爱中挣扎的周萍,自知罪孽深重,为摆脱后母繁漪的苦苦纠缠,拼命地引诱了使女四凤,而四凤就是周萍同母异父的妹妹。

此刻“恨人像一把刀,爱人像一把火”的繁漪妒心大发。

恰好,鲁大海又正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并作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与周朴园进行着一场针锋相对的斗争……这些矛盾的酝酿,激化,在一个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趋向高潮,一场罪恶的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四凤羞愧难当,雷雨之夜仓惶出奔,不幸触电身亡;单纯、热情、充满着幻想的周冲(周朴园与繁漪之子)跑去救四凤,也遭不测,周萍开枪自杀,不幸的繁漪疯了,善良的侍萍痴呆了……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

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

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雷雨》的人物关系图解
周朴园鲁侍萍
周萍鲁大海
周冲鲁四凤
繁漪鲁贵
(五)作业布置
问题:周朴园对侍萍有真爱吗?
任务:1.每位同学先选择正方(是)或反方(否),然后从文中找出证明自己观点的依据(不少于5条);
2. 正反两方各分成3个小组,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把本小组同学找出来的依据归纳汇总(不少于8条),以书面表达的形式列出来,并用一两个词语来评价周朴园。

3. 每方以一个小组为主面向全班同学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