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是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负担沉重; 比较脆弱,不稳定,易分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唐· 李绅《悯农诗》
• 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始终在中 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所以历代都推 行重农政策
小结:对小农经济的认识
• • • • • 分散性 --以家庭为单位 封闭性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脆弱性 --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 落后性 --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 重要性 --赋役来源、兴衰基础、主导地位
5.(2008•广东历史4)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 急者,必先禁末作文之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 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 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 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 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 的结论。该判断( )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按田亩实有数目收税 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新兴地主阶级兴起
各国变法 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小农经济确立
封建制度确立
问题探究3 小农经济怎样产生的(条件)? 其地位如何?小农经济具有怎样 的特点?
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及普及 封建土地所有制 的形成
特点:以 家庭为单位 农业和 家庭手工业 相结合 自给自足 的自然经济
考纲回扣
• 农业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挑战高考
1.(2010•天津文综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 业生产中( )
图1 A.铁犁牛耕的出现 C.精耕细作的开始
图2 B.耕犁技术的成熟 D.单位亩产量提高
2.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 的发展。比较右侧两图,其中图8(1)所 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 ) A.战国 B.秦 C.西汉 D.东汉
考纲要求
• 农业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课前预习
• 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依次经历 了??和?三个阶段。在?时期,农业发 达地区已采用?技术,后来成为我国古代 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 我国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于?时期,其主 要原因是?。 • 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确立于?时期,它是以? 为生产生活单位,?和?相结合的一种自给自 足的?经济。其主要耕作方式是?,耕作特 点是?。它是封建王朝?的主要来源。
问题探究4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有 哪些?
• 耕作方式 • 耕作特点 • 经营方式
——铁犁牛耕
——精耕细作 ——小农经济
• 土地所有制形式
——封建土地私有制
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 ①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 • ②农民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 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 具有生产积极性; • ③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 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 进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 • ④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 都采取重农政策。
8.(2007•山东文综11)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 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 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 )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07•广东历史1)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 朝农耕生产的是( )
殷墟戴刑具陶俑
牛耕图
甲骨文
铁犁
A
B
C
D
7.(2007•广东理基62)“一夫不耕,或受 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 了(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
3.(2010•浙江文综15)下列是从古诗“二 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 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4. (2009•宁夏、辽宁文综,24)图4是甲骨文 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 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大 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 是( ) A.人寿年丰 B.祈盼丰收 C.庄稼收获 D.祭祀谷神
问题探究1 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经 历了怎样的变化?它的变化从根 本上反映了什么?
从根本上反映了生产工具和技术进步, 即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 而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铁犁牛耕的演变
二牛三人耦犁法 西汉 (想象图)
二牛一人的犁耕法 西汉
曲辕犁
唐朝
问题探究2 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我 国封建土地私有制是怎样确立的? 它的确立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
安土重迁
白居易《朱陈村》
•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 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 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 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 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 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 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 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 ——西汉贾谊《论贵粟疏》
地位: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农业生 产的 基本模式 。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 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 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机。 如何织纨素,自著蓝》 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杼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 ①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 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 ②加之封建剥削(政府盘剥、土地兼并等) 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 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阻碍交换经济和社会分工的发展,限 制扩大再生产 • ③社会动荡、自然灾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