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管理会计课题: 第七章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
管理会计课题: 第七章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
各零件的成本系数 某零件的目前成本 所有零件目前成本合计 某零件的功能评价系数 该零件的成本系数
各零件的价值系数
价值系数表示功能与成本之比,如果价值系数等于 1 或接近于 1,则就不是降低成本的主要目标;如果价值系数大 于 1,则说明零件的功能过剩或成本偏低,在该零件功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已 无必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或减少过剩功能;如果价值系数小于 1,则说明与功能相 比成本偏高了,应作为降低成本的主要目标,进一步寻找提高功能、降低成本的 潜力。 四、试验与提案 在功能评价的基础上,即可对过剩功能和不必要成本进行调整,从而提出 新的、可供试验的方案。然后,按新方案进行试验生产,在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同 时, 对新方案的不足予以改进。 新方案经进一步调整即可作为正式方案提交有关 部门审批,批准后即可组织实施。 第二节 品种决策 品种决策旨在解决生产什么产品的问题,例如,生产何种新产品、亏损产 品是否停产、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半成品(或联产品)是否需要进土步加工 等。在品种决策中,经常以成本作为判断方案优劣的标准,有时也以贡献毛益额 作为判断标准。 一、生产何种新产品 如果企业有剩余的生产能力可供使用,或者利用过时老产品腾出来的生产 能力的话,在有几种新产品可供选择而每种新产品都不需要增加专属固定成本 时,应选择提供贡献毛益总额最多的方案。 如果新产品投产将发生不同的专属固定成本的话,在决策时就应以各种产 品的剩余贡献毛益额作为判断方案优劣的标准。 剩余贡献毛益额等于贡献毛益额 减专属固定成本。剩余贡献毛益额越大,该产品就越可取。 二、亏损产品的决策 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某种产品发生亏损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对于亏损产品, 绝不能简单地予以停产, 而必须综合考虑企业备种产品的经营状况、生产能力的 利用及有关因素的影响,采用变动成本法进行分析后,做出停产、继续生产、转 产或出租等最优选择。 亏损产品的决策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综合考虑过程,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如果亏损产品能够提供贡献毛益额,弥补一部分固定成本,除特殊情况
2
预期值、价格水平等。 2、产品的竞争状况。如竞争对手的数量、分布、能力,以及竞争对手在产 品设计上的特点及推销渠道等。 3、产品设计、工艺加工状况。结合市场需求及竞争对手的优势,在产品设 计、工艺加工技术方面本厂存在的不足等。 4、经济分析资料。如产品成本构成、成本水平、消耗定额、生产指标等。 5、国内外同类型产品的其他有关资料。 对于收集到的各种资料,应进行详细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增加分 析资料的可靠性。 三、功能评价 功能评价的基本步骤包括;以功能评价系数为基准,将功能评价系数与按 目前成本计算的成本系数相比, 确定价值系数; 将目标成本按价值系数进行分配, 并确定目标成本分配额与目前成本的差异值;选择价值系数低、降低成本潜力大 的作为重点分析对象。 功能评价的方法很多,现介绍两种常用的方法——评分法和强制确定法。 (一)评分法 该方法按产品或零部件的功能重要程度打分,通过确定不同方案的价值系 数来选择最优方案。 (二)强制确定法 这种方法也称为一对一比较法或“0” 、 “1”评分法,就是把组成产品的零 件排列起来,一对一地对比,凡功能相对重要的零件得 1 分,功能相对不重要的 零件得零分。然后,将各零件得分总计数被全部零件得分总数除,即可求得零件 的功能评价系数。 在功能评价系数确定后,应计算各零件的成本系数和价值系数:
价值V 功能F 成本C
从上式可以看出,功能与价值成正比,功能越高,价值越大,反之则越小; 成本与价值成反比,成本越高,价值越小,反之则越大。因此,提高产品价值的 途径可概括如下: 1、在产品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功能提高,将会提高产品的价值。 2、在产品功能不变的情况下,成本降低,将会提高产品的价值。
课题: 第七章 教学方式: 教学目的: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 多媒体 教具:计算机、课件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生产决策,定价决策,存货决策等短期经营决策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 各种短期经营决策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各种短期经营决策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课堂教学 6 学时 教学内容: (可扩充为若干页) 第一节 产品功能成本决策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改进产品设计结构,可以大大降低产品成本。 据国内外有关资料显示, 通过改进产品设计结构所降低的成本数额,占事前成本 决策取得成本降低额的 70%~80%。可见,大力推广功能成本决策,不仅可以保 证产品必要的功能及质量, 而且可以确定努力实现的目标成本,从而降低产品成 本。 产品功能成本决策是将产品的功能(产品所担负的职能或所起的作用)与 成本(为获得产品一定的功能必须支出的费用)对比,寻找降低产品途径的管理 活动。其目的在于以最低的成本实现产品适当的、必要的功能,提高企业的经济 效益。 产品功能与成本之间的比值关系,称为价值,可用下面公式表示:
1
3、在产品功能提高的情况下,成本降低,将会提高产品的价值。 4、在产品成本提高的情况下,功能提高的幅度大于成本提高的幅度,将会 提高产品的价值。 5、在产品功能降低的情况下,成本降低的幅度大于功能降低的幅度,将会 提高产品的价值。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上述途径着手,运用功能成本决策方法确定目 标成本。 功能成本决策大致分以下几个步骤。 一、选择分析对象 由于企业的产品(或零件、部件)很多,实际工作中不可能都进行功能成 本分析,应有所选择。选择的一般原则是: 1、从产量大的产品中选,可以有效地积累每一产品的成本降低额。 2、从结构复杂、零部件多的产品中选,可以简化结构、减少零部件的种类 或数量。 3、从体积大或重量大的产品中选,可以缩小体积、减轻重量。 4、从投产期长的老产品中选,可以改进产品设计,尽量采用新技术、新工 艺、新方法加工。 5、从畅销产品中选,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能使该产品处于更有利的竞 争地位。 6、从原设计问题比较多的产品中选,可以充分挖掘改进设计的潜力。 7、从工艺复杂、工序繁多的产品中选,可以简化工艺、减少工序。 8、从成本高的产品中选,可以较大幅度地降低成本。 9、从零部件消耗量大的产品中选,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优化结构。 10、从废品率高、退货多、用户意见大的产品中选,可以提高功能成本分 析的效率。 二、围绕分析对象收集各种资料 分析对象确定后,应深入进行市场调查,收集各种资料作为分析研究的依 据。所需资料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的需求状况。如用户对产品性能及成本的要求、销售结构及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