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ppt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 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 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什么地方的春江没有 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 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 在闪烁。 月光象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感觉不到它 的飞翔,它照得江畔的白沙也看不见。
江流宛转绕芳甸
第一部分: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1、开头八句写了 什么意象?请找出 来,并给这幅图画 命名。
春江花月图——画面 美 依题目摹写春、江、 花、月、夜的幽美深 远景色。 2、请充分发挥想象 力,用自己的话描述 这幅图画。
虚这一首外,尚有隋炀帝二首,诸葛颖一首,
张子容二首,温庭筠一首。它们或显得格局狭 小,或显得脂粉气过浓,远不及张若虚此篇。
《春江花月夜》
这一旧题,到了张若虚手里,突发异彩, 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 而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 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பைடு நூலகம்
【整体感知】
1、欣赏录音朗读 正音: yàn 滟滟 piān 扁舟 xiàn 皆似霰 dǎo zhēn 捣衣砧 xiā 纤尘 n jié 碣石
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 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惆 怅——哲理美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二、名句赏析—— 哀而不伤
三、请找出承接上 文与启发下文的文 字。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名句赏析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第二课时
陕西省丹凤中学2014届 王书良 制作
第三部分:情感美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青枫浦:一名双枫浦。这里 泛指离别地点。 胜: 能承担,能承受。 扁舟子:飘泊江湖的游子。
(1)此四句总写 春江花月夜中思 妇与游子两地思 念。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描述
人生易老,一代一代无穷无尽地递变着, 而江月却是年复一年没有什么变化, 她总是生于海上,悬于空中,好象在等待什么人, 可是总没等到.长江的水不停地流着, 什么时候才把她期待的人送来呢?
人生哲理:人生短暂,宇宙永恒 • 苏轼:哀吾生之须臾, • 羡长江之无穷。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 不舍昼夜。 •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雄浑壮丽
幽清明净 沉郁孤愁
和谐静谧
开阔苍凉
高远辽阔
【
古 今 评 说
】
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 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
峰。
——闻一多
【
古 今 评 说
】
日本汉学家还居然说中国古
代只有两首好诗,一首是白居易
的《长恨歌》,一首就是张若虚
的《春江花月夜》。
【作者简介】
张若虚
◆初唐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昨天晚上梦见花朵落在悠闲的水潭上,可怜 春天过了一半还不能回家。 江水流走春光, 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月亮缓缓落下,如今 又西斜。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 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 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 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2)思妇怀远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1、赏析“徘徊”一词的 表达作用
(1)拟人手法,写出月游 移不定的动态
(2)赋予月亮人的灵性, 它似乎也为思妇而伤心、对 她怜悯,不忍离去。 (3)与后文的“卷不去”、 “拂还来”相呼应,写出 月亮的不忍之心。但此种做 法却惹得思妇更为思念。
不胜愁,经受不住忧愁。 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 可怜:可恼。离人:离别的人。 玉户帘中卷不去:指闺中思妇不胜离愁, 卷起帘子,想带走月儿,可是帘卷,月不 卷。 捣衣砧上拂还来:类似上句,捣衣之时, 月照砧上,拂之欲去,水去而月不去。 愿逐月华流照君: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 着您。 光不度:不能跟随月光飞渡(到你那儿) 水成文:在水面激起阵阵波纹。
本段景物描写有何特点?
画面清丽,色泽柔和——良辰美景 (1)紧扣题目写作,开篇就对春、江、 花、月、夜进行描绘。 (2)景物极多,但以月光统摄各种景 物,由大到小,由远到近,层次分明地 一一展开。 (3)意境——幽美恬静
第二部分:哲理美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
什么是意境?
• 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 创造和联缀所构成 的一种充满诗 意的艺术境界。是整体的,空灵 的。它突破和超越了具体的意象 启发读者产生联想和想象,进入 到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无限丰富和 广阔的艺术空间。即“境生象 外”。
掌握常用表述意境的术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 色
“鱼龙”、“鸿雁”两词用了什么表现手 法?请作简要分析。 鱼龙、鸿雁本来是月光下的景物,此处 写出了月光的清澈。但也是用典——“尺 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鱼龙、鸿雁 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暗含 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可见二人音讯 断绝,相思无着落。 思妇怀远人, 相思无着落。
(3)游子思归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连海平:江潮入海,海江相平。 共潮生:明月和潮水一同生长。 滟滟:水中月光闪烁荡漾的样子。 芳甸:芳草丰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 霰: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 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空里流霜不觉飞:月光象白霜一样从空中 流下,又感觉不到它的飞动。 青枫浦上不胜愁:青枫浦,一名双枫浦, 在今湖南浏阳县。这里也可以理解为泛指 长着枫树的江浦。枫叶秋时经霜变红,故 青枫指春天的枫树。
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全唐诗》仅存其诗两首:
《代答闺梦还》,风格柔靡,水平一般。
《春江花月夜》,历代传诵的名篇。人以文传,
张若虚就是靠这首诗流传闻名的。
【解题明意】
《春江花月夜》
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
创制者是谁,说法不一。或说“未详所 起”;或说陈后主所作;或说隋炀帝所作。 今据郭茂倩 《乐府诗集》所录,除张若
• 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
•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 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 而升,潮水走到哪里,月光跟到那里,哪一 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弯弯 曲曲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明月 随江水而来,把她的光辉投到花林上,仿佛 给花林撒上了一层雪珠儿.月光皎洁,使得 空中的飞霜不能察觉了.在皎洁的月光下, 江滩的白沙也分辨不清了.
《春江花月夜》全诗四句一韵,一共九韵。每一韵构 成一小段。 这九小段按表达方式来分又可归并为几层?
春 江 花 月 夜
感知全诗, 划分层次 月色无垠 月下之景 月色纯净
(1—8句)
画意美
月下之思
(9—16)
人生无尽 宇宙永恒
哲理美
月下之情
(17—36)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诗情美
第一部分:画意美
春江花月夜:反复诵读,粗通诗意。
制作:刘一心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 诗歌的意境美。 2、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本诗含蓄、隽永、 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 3、了解和把握古代诗人借助意象述志达情的主 要文脉,以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4、继续培养学生于诵读中品味声韵、感受诗趣 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水平。 【重点难点】:展开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意 境。把握水乳交融、优美深邃的景、理、情。 【学习方法】:联想想象,引导组织,讨论为 主,恰当点拨。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春江花月夜》全诗四句一韵,一共九韵。每一韵构 成一小段。
这些意象中重点强调哪一个意象?请欣赏全诗, 并思考课文写了它的哪几种状态?
诗篇以春、江、花、月、夜,这五 种事物为素材,集中体现人生最动人的良辰 美景。
线索:
月出—月悬—西斜—月落 既写月的美景,更写 月光引起思乡之情。
找出明写“明月初升”、“月上中天”、 “月渐西落”、“月沉江海”的诗句 明月初升:
月上中天: 月渐西落: 月沉江海: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