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心理学考点汇总

临床心理学考点汇总

1.现代临床心理学之父:韦特默
2.临床心理学定义:临床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心理学,其目的在于采用测量、分析、观察的方法了解个体行为的能力和特点,同时综合身体检查和社会背景等情况,对个体的适当调整提出建议和意见心理评估:运用多种手段,系统化地收集评估对象自身及其有关环境的信息,并以这些信息对评估对象作出全面、系统和深入的描述以及恰当决定的系统过程。

3.临床心理学核心(学科性质):临床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和治疗、心理病理问题
4.心理评估的方法多种:心理测验法、面谈法、观察法等。

5.临床心理学家的思考方式:描述,解释,预测,改变。

描述:了解个体或其心理问题(现有行为的性质、生活背景、过去的发展情况)
解释:需要参照理论模式对个体或问题提出假设,该假设需要经得起实践检验。

预测:检验预测的两种研究方式:1)对表现在真实生活中的问题的发展进行纵向研究2)为验证特殊的预测或假设,在可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实验研究。

改变:采取心理干预。

6.临床心理学工作范围:司法、法律,教育,医疗,个人诊所,企业,科研,福利康复。

7.保密是来访者与心理医生关系的核心;公共危险的开始,便是个人隐私或保护的结束。

8.研究假设的三方面来源:对临床个案或系列案例的仔细观察;人类行为或心理病理学的理论;以往的研究结果。

9.临床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相关法,横向与纵向研究法,实验法,单个病案设计,混合设计。

观察法:包括非系统性观察法(建立假设与检验假设的前提)、自然观察法、控制性观察法。

个案研究法:
适用:描述罕见的或不同寻常的现象或新的现象,描述与众不同的面谈、评价或治疗病人的方法;否定“家喻户晓”或广泛接受的知识;创立可验证的假说。

局限性:难于适合于普遍使用的规律或行为原理;不能得出原因-结果的结论。

流行病学研究法:是对某一特定人群中障碍或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以及分布的研究;以调查或面谈为基础;存在问题:调查的难度、回忆偏倚。

相关法:用于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相关方法无法确定因果关系;因素分析法检验在同一个时间数个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的方法。

横向与纵向研究法:
横向研究设计:是在同一时间点评价或比较个体。

纵向研究设计:是按随时间进展收集同一人或同一组人的资料,可排除第三变量。

实验法(实验研究设计):通过控制自变量以确定对因变量的影响,包括控制变量研究因果联系和设计研究评价干预效果。

单个病案设计:其优势在于建立因果关系,减少实验所需被试的数目,包括ABAB设计和多基线设计。

混合设计:是实验法和相关法联合在一起使用便构成混合设计;不同群组的被试被分到不同的实验条件中。

10.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为了对抗来自本能的冲动及其所诱发的焦虑,保护自身不受潜意识冲突困扰,而形成的一些无意识的、自动起作用的心理手段。

退行regression 由高发展阶段到低阶段
投射projection 将不能接受的潜意识冲动归于他人或物
内射introjection 将他人的特征纳入自我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以合理方式解释难以接受的行为或情感
否认denial 否定已经发生的痛苦事实
升华sublimation 以文化或社会的目的代替压抑的行为
退行regression 由高发展阶段到低阶段
投射projection 将不能接受的潜意识冲动归于他人或物
内射introjection 将他人的特征纳入自我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以合理方式解释难以接受的行为或情感
否认denial 否定已经发生的痛苦事实
升华sublimation 以文化或社会的目的代替压抑的行为
11.客体---内在心理过程的外在表现,病人早期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外在表现。

12.心理评估:运用多种手段,系统化地收集评估对象自身及其有关环境的信息,并以这些信息对评估对象作出全面、系统和深入的描述以及恰当决定的系统过程。

13.心理测量:按照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和操作程序,对人的行为确定出的某种数量化解释,是对心理现象进行定量化测定的一门心理科学。

14.心理测验:测量一个行为的程序,它是借助数量等级或固定类别来取样,然后对所要测查的对象进行描述。

15.评估包含测量和测验,测量包括测验,评估可以独立于测量。

16.心理测量的种类:
以测量的目的分类:智力测量;人格测量;心理健康测量;生活质量的测量。

以测量的对象的多少分类:个体测量和团体测量。

17.心理评估方法:观察法、晤谈法、个案法、测验法。

观察法:在自然状态下,通过观察对象的表情动作、行为和语言等外部表现来了解人的心理活动特点与规律。

(优点:自然、真实)
观察内容:仪表、身体外观、沟通风格、言语和动作、交往中的兴趣和爱好。

观察时间:观察期、观察次数、间隔时间和观察持续时间,根据目标行为而定。

观察方式:自然观察、控制性观察。

晤谈(面谈、访谈):是按照一定的程序与会晤者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会谈,用以收集用其他方法难以获得的资料信息,它在心理评估中是一种即简单又直接,且非常重要的资料收集手段。

晤谈(面谈、访谈):是按照一定的程序与会晤者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会谈,用以收集用其他方法难以获得的资料信息,它在心理评估中是一种即简单又直接,且非常重要的资料收集手段。

面谈的一般特征:互动、自由、灵活。

面谈的要素和技巧:房间、座位的安排、干扰的处理。

关系的处理:理解、真诚、接纳、共情。

测验法: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1884年高尔顿在英国国际博览会上建立了一个人类学测量实验室,他将统计学方法用于心理测量。

1890年,卡特尔首先使用了“心理测验”的概念,指出心理测验应当建立在统计学与实验室的基础上。

1905年,比奈与西蒙编制了世界上第一套智力测验工具,用于筛选法国学龄儿童中的智力障碍者,标志着人们对智力的鉴别进入了数量化的阶段。

18.标准化:为了减少误差,就要控制无关因素对测验目的的影响,控制的过程,称作标准化。

误差的来源: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19.标准化的条件:心理测验的建立—测验内容、评分标准、实施方法;心理测量学的技术指标(信度、效度、常模);施测人员的严格操作。

20.信度(reliability)--测验工具对同一对象的几次测量中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可靠性、稳定性)
21.信度的评估方法: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内在一致性信度;评分者信度。

22.信度的功能:解释个人分数的意义;确定信度可以接受的水平。

23.效度(validity)--一个测量工具能测量出所要测东西的真实程度(有效性、正确性)
24.效度的评估方法:内容效度;构想效度;效标效度。

25.效度的功能:预测误差;人才选拔。

26.常模(norm)--指某种测验在某种人群中测查结果的标准量数,即可比较的标准。

27.常模形式:均数、标准分、百分位、划界分、比率等。

28.常模分类:年龄常模、性别常模、区域常模。

29.心理评估过程:评估问题的确定→明确评估目标→选择决策标准→收集评估资料→评估决策→心理报告。

目标的明确:心理诊断;严重程度;筛查;预测;干预评估。

30.常用智力评估量表:韦氏智力量表;中国比内测验;联合型瑞文测验(CRT)
31.常用的人格评估量表: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MMP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NEO-人格问卷修订版(NEO-PI-R)
32.人格测验是人格评估的主要方法;人格测验包括常规测验和投射测验
临床诊断:MMPI及MMPI-2
职业倾向:16PF
气质类型:EPQ
投射测验:罗夏墨迹测验、主体统觉测验。

(其信度、效度的评价困难,具有争议)
33.常用的临床评定量表:90项症状清单(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