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文阅读训练

古诗文阅读训练

古诗文阅读训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小故事,先断句,然后翻译,请特别注意加点的词。

1.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第一》翻译:2.蔡洪赴洛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求英奇于仄陋..采贤俊于岩穴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乎..诸君是其苗裔——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第二》翻译:二.阅读下面的文言小故事,给加“”的句子断句,然后翻译加“”的句子,请特别注意加点的词。

3.司马徽别传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人。

有人伦鉴识,居荆州。

知刘表性暗,必害善人,乃括囊..不谈议时人。

有以人物问徽者,初不辨其高下,每辄.言佳。

其妇谏曰:①‘人质.所疑,君宜辨论,而一皆言佳,岂人所以咨君之意乎?’徽曰:‘如君所言,亦复佳。

’其婉约逊遁如此。

尝有妄认徽猪者便推与之后得其猪叩头来还徽又厚辞谢之刘表子琮往候徽遣问在不会徽自锄园琮左右问司马君在邪徽曰我是也琮左右见其丑陋骂曰死佣将军诸郎欲求见司马君汝何等田奴而自称是邪。

徽归,刈头着帻出见。

琮左右见徽故.是向老翁,恐,向琮道之。

琮起,叩头辞谢。

徽乃谓曰:‘卿真不可,然吾甚羞之。

此自锄园,唯卿知之耳。

’有人临蚕求簇箔者,徽自弃其蚕而与之。

②或曰:‘凡人损己以赡人者,谓彼急我缓也。

今彼此正等,何为与人?’徽曰:‘人未尝求己,求之不与将惭。

何有以财物令人惭者!’人谓刘表曰:‘司马德操,奇士也,但未遇耳。

’表后见之,曰:‘世闲人为妄语,此直小书生耳。

’其智而能愚皆此类。

荆州破,为曹操所得,操欲大用,会其病死。

——《司马徽别传》,作者未详翻译①:翻译②: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并将其改写成散文(2016新课标卷2)。

1.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唐·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

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

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

④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

⑤斯须:一会儿。

请将本诗改写成散文:古诗文阅读训练(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小故事,先断句,然后翻译,请特别注意加点的词。

4.王羲之诈眠逃祸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剔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纵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于时称其有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第二十七》翻译:5.陶侃治军侃练核..庶事勤务.稼墙虽戎陈武士皆劝厉之有奉馈者皆问其所由.若力役所致欢喜慰赐若他所得则呵辱还之是以军民勤于农稼家给人足性纤密好问颇类赵广汉尝课.营种柳都尉夏施盗拔武昌郡西门所种侃后自出驻车施门问此是武昌西门柳何以盗之施惶怖首伏三军称其明察侃勤而整自强不息又好督劝于人常云民生在勤大禹圣人犹惜寸阴至于凡俗当惜分阴岂可游逸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君子当正其衣冠摄以威仪何有乱头养望.自谓弘达邪——晋·孙盛《晋阳秋》翻译:二.阅读下面的文言小故事,给加“”的句子断句,然后翻译加“”的句子,请特别注意加点的词。

6.落帽风流嘉字万年,江夏鄳人。

曾祖父宗,吴司空。

祖父揖,晋庐陵太守。

宗葬武昌阳新县,子俗得失对曰待还当问从事吏亮举麈尾掩口而笑语弟翼曰孟嘉故是盛德奇嘉为裒所得,乃益器之。

后为征西桓温参军,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寮毕集,时佐史并著——《孟嘉别传》,作者未详翻译①:翻译②: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并将其改写成散文(2016新课标卷3)。

2.内宴奉诏作曹翰①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请将本诗改写成散文:古诗文阅读训练(三)一.阅读下面的文言小故事,先断句,然后翻译,请特别注意加点的词。

7.王安期为东海(二则)王安期为.东海郡小吏盗池中鱼纲纪推...之王曰文王之囿.与众共.之池鱼复何足惜王安期作.东海郡守世乱敕.曰夜不得私行吏收得一宵行人王问自奚.来云从师家授业还不觉日晚吏曰鞭.乎王曰鞭书生以立威名恐非致.治之本释之并令吏护送反.家——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第三》翻译:8.有志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家世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选自宋·朱熹、李幼武撰《宋名臣言行录》翻译:二.阅读下面的文言小故事,给加“”的句子断句,然后翻译加“”的句子,请特别注意加点的词。

9.胡威绢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之。

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其父子清慎如此。

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

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晋·孙盛《晋阳秋》翻译①:翻译②: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并将其改写成散文(2016北京卷)。

3.西村宋·陆游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①黄昏。

【注释】耿:微明的样子。

请将本诗改写成散文:古诗文阅读训练(四)一.阅读下面的文言小故事,先断句,然后翻译,请特别注意加点的词。

10.怀安丧志晋公子重耳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先秦《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翻译:11.处之不易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第一》翻译:二.阅读下面的文言小故事,给加“”的句子断句,然后翻译加“”的句子,请特别注意加点的词。

12.赵志向学赵至字景真,代郡人,汉末,其祖流宕客.缑氏,令.新之.官,至年十二,与母共道旁看,母曰:“汝先世非微贱家也,汝后能如此不?”至曰:“可尔耳。

”①归便就.师诵书。

蚤.闻父耕叱牛声,释书而泣。

师问之,答曰:“自伤不能致.荣华,而使老父不免勤苦。

”年十四,入太学观,时先君在学写石经古文,事讫去..何以问我?”..,遂随车问先君姓名。

先君曰:“年少至曰:“观者风器非常,故问耳。

”先君具.告之。

②至年十五,阳.病,数数..狂走五里三里,为家追得,又炙身体十数处。

年十六,遂亡命,径至洛阳,求索先君不得;至邺,沛国史仲和,是魏领军中涣孙也,至便依之,遂名翼之,字阳和。

先君到邺,至具道太学中事,便逐.先君归山阳经年..。

至长七尺三寸,洁白黑发,赤唇明目,鬓须不多,闲详安谛,体若不胜衣。

先君尝谓之曰卿头小而锐瞳子白黑分明视瞻停谛有白起风至论议清辩有纵横才然亦不以自长也孟元基辟为辽东从事在郡断九狱见称清当常自痛弃亲远游母亡不见吐血发病服未竟.而亡。

——晋·嵇绍《赵至叙》翻译①:翻译②: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并将其改写成散文(2016江苏卷)。

4.八声甘州宋·辛弃疾夜读《李广传》,不能寐。

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①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

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将本词改写成散文:古诗文阅读训练(五)一.阅读下面的文言小故事,先断句,然后翻译,请特别注意加点的词。

13.王充阅书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仕郡为功曹以数.谏争不合.去充好论说始若诡异终有理实以为俗儒守文多失其真乃闭门潜思绝庆吊..之礼户牖墙壁各置刀笔著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充传》翻译:14.服虔既善春秋服虔既善.春秋将为注欲参考同异闻崔烈集门生讲传遂匿姓名为烈门人赁.作食每当至讲时辄窃听户壁间既知不能逾.己稍共诸生叙其短长烈闻不测.何人然素.闻虔名意疑之明蚤及未寤.便呼子慎子慎虔不觉惊应遂相与友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第四》翻译:二.阅读下面的文言小故事,给加“”的句子断句,然后翻译加“”的句子,请特别注意加点的词。

15.牛屋贵客褚公于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名字已显而位微人未多识公东出乘估客船送故吏数人投钱唐亭住尔时吴兴沈充为县令当送客过浙江客出亭吏驱公移牛屋下。

①潮水至,沈令起彷徨,问:“牛屋下是何物?”吏云:“昨有一伧父来寄亭中,有尊贵客,权移之。

”令有酒色,有遥问:“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

”褚因举手答曰:“河南褚季野。

”②远近久承公名,令于是大遽,不敢移公,便于牛屋下修刺诣公,更宰杀为馔,具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

公与之酌宴,言色无异,状如不觉。

令送公至界。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第六》翻译①:翻译②: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并将其改写成散文(2016江苏卷)。

5.野望唐·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