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铜山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基础研究(2016-2020年)二〇一七年一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节规划编制的目的、依据 (1)第二节规划适用范围、规划期限和基准年 (2)第二章现状与形势 (2)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概述 (2)第二节区域地质概况 (11)第三节二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情况 (19)第四节矿产资源及其勘查开发 (25)第五节主要矿产资源供需分析及保证程度 (41)第六节形势与要求 (42)第三章规划指导思想、目标与原则 (46)第一节指导思想 (46)第二节规划基本原则 (46)第三节规划目标 (47)第四章地质调查与矿产资源勘查 (49)第一节公益性地质调查与服务 (49)第二节矿产资源勘查 (51)第三节地质调查评价与矿产资源勘查重大工程与重点项目 (55)第五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56)第一节矿业发展布局 (56)第二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分区 (57)第三节矿业结构调整 (60)第四节开采总量调控 (61)第五节主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62)第六节矿山准入 (62)第七节开采规划区块与管理 (63)第八节绿色矿山建设 (67)第六章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 (68)第一节地质环境现状 (68)第二节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现状 (70)第三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分区 (71)第四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72)第五节矿山地质环境及矿区损毁土地重点治理区 (73)第六节矿山地质环境及矿区损毁土地重大工程及重点项目 (74)第七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76)附表目录附表1 截至2015年徐州市铜山区主要矿区(床)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 (1)附表2 2015年徐州市铜山区主要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表 (6)附表3 截至2015年徐州市铜山区绿色矿山建设现状表 (8)附表4 2015年徐州市铜山区探矿权现状表 (9)附表5 2015年徐州市铜山区采矿权现状表 (10)第一章总则第一节规划编制的目的、依据一、目的编制《徐州市铜山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是为了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谋划“迈上新台阶、建设新铜山”的崭新篇章,全面落实《徐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和《徐州市铜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任务,扎实推进矿地统筹,部署开展徐州市铜山区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促进徐州市铜山区矿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实现矿业经济的可持续、科学发展。
二、主要依据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7年1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2009年3月);《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55号,2012年10月);《江苏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1999年11月);《江苏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2009年3月)等;相关规范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关于开展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35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矿业权设置方案审批或备案核准取消后相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5〕2号);《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14]271号);《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开山采石禁采区调整和补充工作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15]63号);《江苏省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技术规程》(2015年5月)等;各类规划文件:《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徐州市铜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徐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徐州市铜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2009年2月);《徐州市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划定方案》(2011年10月);《铜山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7-2020年)》(2006年12月)等;有关产业政策和矿产资源政策。
第二节规划适用范围、规划期限和基准年一、适用范围《规划》是徐州市铜山区2016年至2020年间落实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加强和改善矿产资源统筹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指导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全面分解落实上级规划部署的要求。
其适用范围为徐州市铜山区所辖行政区域。
二、规划期限规划基准年为2015年,规划期为2016—2020年,展望到2025年。
第二章现状与形势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概述一、行政区划铜山区属江苏省徐州市管辖。
铜山区辖17个镇,分别为:何桥镇、黄集镇、马坡镇、郑集镇、柳新镇、刘集镇、大彭镇、汉王镇、棠张镇、张集镇、房村镇、伊庄镇、单集镇、大许镇、茅村镇、柳泉镇、利国镇;1个农场:沿湖农场;11个街道办事处:铜山、新区、三堡、义安、利国、张集、垞城、电厂、张双楼、三河尖、拾屯;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见图2-1)。
图2-1 徐州市铜山区政区略图二、自然概况(一)地理位置及国土面积铜山区位于江苏省西北部,淮海经济区的中心,环抱江苏省第三大都市圈徐州市区,地处东经116°43′—117°42′、北纬34°01′—34°35′之间。
北部与山东省微山县、枣庄市为邻,南部与西南部接安徽宿州市、灵璧县、萧县,东部与邳州市、睢宁县交界,西北部与丰县、沛县毗邻。
铜山区境东西长64.5公里,南北长61.5公里,总面积1877平方公里。
(二)地貌铜山区西北、东南系黄泛冲击平原,地势平坦,河道纵横,田园平整。
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分地区为丘陵地区,是沂蒙山区南缘的剥蚀残丘。
京杭大运河横贯北部,废黄河自西北而东南穿越区境,构成“三片平原三片山、黄河故道一高滩”的地貌特征。
铜山区内西北片、东片以及东南片为平原,东南片废黄河堤下冲积平原地势较为平坦,自西向东缓倾,地面高程(以废黄河基面为水准零点)30~28米左右,地面坡降万分之一。
西北和东片平原地面高程39~27米左右,地面坡降自西向东八千分之一左右。
废黄河高滩是历史上黄河泛滥而成。
地势高而平坦,高出两岸地面5~7米,自西北向东南,地面高程45~35米,地降七千分之一。
滩面4~10公里。
铜山区境内有661座山头,分布于东北、西南和东南三片。
山丘海拔高程在50~200米之间,平均坡度小于9°,属鲁中南剥蚀山丘的南缘。
其特点是:山头孤立成片,山体矮小,低山缓丘,高低不平,不成山脉,山基线高程一般为50米。
组成山体岩石多为碳酸盐岩类,岩石裸露,植被稀疏,岩溶裂隙较发育。
(三)水文1、水系铜山区地处古淮河的支流沂、沭、泗诸水的下游,以黄河故道为分水岭,形成北部的沂、沭、泗水系和南部的濉、安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沼、水库星罗棋布。
铜山区境内主要河流有京杭大运河、废黄河、郑集河等及微山湖。
2、地下水按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碳酸盐岩类岩溶水。
松散岩类孔隙水型地下水具有一定的开采利用价值,主要分布于何桥镇、黄集镇、马坡镇、郑集镇、房村镇、伊庄镇、单集镇、大许镇等地;碳酸盐岩类岩溶水主要分布在利国水源地、淮海水泥厂水源地、茅村水源地、三堡水源地、七里沟水源地、张集水源地,按其可溶岩的埋藏条件,分为裸露型岩溶潜水和覆盖型岩溶承压水两种。
(四)气候铜山区地处黄泛冲积平原与低丘陵相间地带,属暖温带湿润和半湿润的季风气候。
铜山区年太阳辐射总量119.4千卡/平方厘米,平均日照时数2283小时,平均降水量868.6毫米,无霜期平均为210天。
在中国气候图集上,属南温带的鲁淮区,具有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过渡性质。
其主要特征是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水量较为充沛,四季分明。
年均气温13.9℃,1月最冷,月均气温-0.4℃;7月最热,月均气温26.8℃。
春季(3~5月)以冷、干、多风天气为主,后春回暖快。
夏季(6~8月)天气炎热多雨。
秋季(9~11月)凉爽,光照多。
冬季(12月~次年2月)受冷空气影响,以少雨寒冷天气为主。
(五)土壤铜山区土壤主要分为山地土壤和平原土壤两大类型,潮土、紫色土、褐土、砂礓黑土、水稻土5个亚类,按土壤质地和理化性质可详分约20个土属。
其中褐土为暖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和落叶植被环境下的地带性土壤;潮土类为本区冲积平原的主要土类。
三、交通运输铜山区内现有霍连、京福、京沪、徐宿宁四条高速公路以及104、206、310、311四条国道,使得公路运输四通八达;徐州是全国铁路枢纽之一,众多铁路专用线纵横交织,京沪高速铁路已经开通,为铜山的铁路运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和徐州观音国际机场使得本区水上和空中航线得以繁荣。
铜山区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区位优势凸显。
(一)铁路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铜山区境内交汇,以及京沪高铁、在建的郑徐高铁、徐连高铁、徐宿淮盐高铁和京福高铁交会点,26条铁路专用线纵横交织。
徐州是中国第二大铁路枢纽、中国第八大火车站、中国最高等级编组站(双向三级六场)之一。
(二)公路铜山区的高速公路和国道网络密度在全国县级单位中是一流的,境内现有高速公路4条:霍连(霍尔果斯—连云港)、京福(北京—福州)、京沪(北京—上海)、徐宿宁(徐州—宿迁—南京),高速公路出入口8个。
国道4条:104(北京—福州)、206(烟台—汕头)、310(连云港—天水)、311(徐州—西峡)。
(三)内河航运铜山区内陆水运,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斜贯区域东西,有货运码头55个,15条航线最大通航能力达1000吨级。
其中国家级、省级航道各1条,内河航运较为便利。
(四)航空铜山距徐州观音国际机场40公里,观音机场是徐州市的航运中心,是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等级最高的大型国际航空港。
航站楼建筑面积为2.4万平方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00万人次,高峰小时客流量800人次的需要。
在全国142个营运机场中,可起降747大型客机以上的空港只有17个,观音机场就是其中之一,排名约12。
(五)管道运输华东输油管网和西气东输管道穿境而过,是国家能源命脉组成部分。
四、土地类型及利用根据徐州市铜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截止2015年铜山区土地总面积200398.65公顷。
农用地147142.06公顷,建设用地36788.00公顷,其他土地16468.63公顷,分别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73.42%、18.36%和8.22%。
徐州市铜山区农用地面积147142.06公顷。
从农用地构成来看,耕地106712.3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3.25%,占农用地面积的72.52%;园地8128.0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06%,占农用地面积的5.52%;林地9285.2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63%,占农用地面积的6.31%;牧草地3.4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0%,占农用地面积的0.00%;其他农用地23013.0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06%,占农用地面积的1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