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
1、马航MH370航班失踪之后,国际海事卫星组织试图利用多普勒原理计算出失踪航班的下落。
多普勒原理,源于这样一种物理现象(多普勒效应):随着飞机高速接近(或远离)接收微波信号的卫星,卫星所侦测到的微波频率就会越来越高(或越来越低)。
下列描述的现象中,哪一种也体现了同样的多普勒效应()。
A、站在铁轨附近的人,听到鸣笛的火车由远及近高速驶来时,汽笛的音调逐渐变得尖锐
B、一束自然光射入三棱镜,射出时,被分解为不同的颜色
C、向平静的湖水中投入一颗小石子,荡起的涟漪呈圆形逐渐向周围扩散
D、在日环食的过程中,观测到太阳黑子的存在
【答案】A
【解析】火车由远及近高速驶来时,汽笛的音调逐渐变得尖锐,这是由于汽笛声频率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属于多普勒效应。
因此A项当选。
2、公文的特点主要包括()。
A、法定作者
B、规范体式
C、法定效用
D、易于流通
【答案】ABC
【解析】公文的特点主要有法定作者、规范体式、法定效用。
3、非公有制是市场经济的()。
A、有益补充
B、重要组成部分
C、主体部分
D、主导部分
【答案】B
【解析】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选B。
4、科教兴国战略的含义包括()。
A、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B、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C、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D、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答案】ABC
【解析】科教兴国战略就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5、公务员处于特殊的法律关系中,表现在()。
A、公务员具有“公民”和“公务员”双重身份
B、担任公职的人即丧失普通公民的身份
C、凡是公务员所从事的行为都是代表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
D、公务员享有行政职权而无须承担行政法律责任
【答案】A
【解析】公务员既是“公民”又是“公务员”,故A对B错。
公务员所从事的个人行为不是代表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
公务员享有行政职权,同时必须承担行政法律责任。
故C、D错。
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句话主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答案】C
【解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一定要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即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达到认识的目的。
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故选C。
7、《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的通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通知属于转发性通知
B、该通知属于联合行文
C、该通知的标题规范
D、该通知需要标明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的发文字号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写作常识。
该通知属于直接引发通知,不属于转发通知,A项错误。
该通知的标题应该为《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标题书写不规范,故C项错误。
该通知的发文字号应该为主办机关,但本题不明确,故D项错误。
该通知为联合行文,因此本题选B项。
8、张某系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在2006年年度考核中被定为不称职,张某对该考核结果不服,他可以采取的救济措施是()。
A、他可以自知道该考核结果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
B、他可以自知道该考核结果之日起三十日内直接对原处理机关提起行政诉讼
C、他可以自知道该考核结果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监察机关提出控诉
D、他可以自知道该考核结果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事部门申请复核
【答案】A
【解析】公务员对年度考核定为不称职等次不服的,可按有关规定,自接到考核结果书面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机关申请复核;对复核结
9、下列关于气温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的谚语表述错误的是()。
A、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
B、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
C、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D、五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答案】D
【解析】D项应该是“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意思是说,到了农历四月,若天还不热,庄稼就长不好,农民就会着急。
其余说法均正确。
10、下列关于中国历史上的盛世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汉盛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从文景之治开始,到汉武帝时期达到顶峰
B、开元盛世是唐朝开创的盛世,从贞观之治开始,到唐玄宗时期达到顶峰,后因安史之乱爆发导致唐朝开始走向衰败,开元盛世也随之结束
C、永宣盛世是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所出现的盛世,对外五征漠北,打出了国威,同时积极与外界沟通。
郑和下西洋的规模比汉朝的张骞通西域、唐朝的三藏西天取经都大很多
D、康乾盛世是指从清朝的康熙二十年到嘉庆元年这一百多年的繁华时期,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
【答案】C
【解析】永乐盛世是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所出现的盛世。
永乐盛世和后来的明仁宗、明宣宗开创的仁宣之治合称永宣盛世,C项错误,当选。
A、B、D三项的说法均正确。
11、“接受请示的机关应对请示事项表明是否批准的态度或予以明确的指示”,这句话反映了请示具有何种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