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古诗鉴赏 专题读懂诗歌始鉴赏
古诗鉴赏 专题读懂诗歌始鉴赏
3.晓手法。 常见的表达技巧有:比喻、夸张、对比、烘托、用典等手法。
练中悟2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穷边词(其二) 姚合
将军作镇古汧州,水腻山春节气柔。
清夜满城丝管散,行人不信是边头。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试简析这两首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2016年全国高考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直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 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 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 大的鱼。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3.主、宾换位。 例:白居易“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长恨歌》) 正常语序:“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门户生光彩”。 叶梦得:“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贺新郎》) 正常语序:“秋色渐将晚,黄花报霜信”
4.定语的位置。 ①定语挪前。 例: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从军行》) 正常语序:“青海长云暗雪山,遥望孤城玉门关。” ②定语挪后。 例:李白:“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 正常语序:“我欲因之梦吴越,一月夜飞度镜湖”。
读诗要点
2.明情感。 ①羁旅孤凄之愁, ②念家怀人之思, ③怀才不遇之苦, ④厌战思家之情。 3.晓手法。 常见的手法:借景抒情、即事写情(先写所遇之事纷扰,再写故园之思深浓)、对面落笔(对写法)、虚 实结合。
练中悟6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庆东原·京口夜泊 汤式
故园一千里,孤帆数日程,倚篷窗自叹飘泊命。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一夜梦难成, 三处[注]愁相并。 注 三处:城头、江心和山顶。 (1)此曲首二句是怎样写游子与故乡的遥隔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曲中的鼓声、浪声、钟声对表现作者的情感有何作用?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 ,青山过武威④。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 属县。在今新鲁木齐。 疏勒:地名,在今新疆疏勒。④武威:地名,今属甘肃省。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七)即事抒怀诗 即事抒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 即事抒怀诗散见于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送别怀人诗、羁旅思乡诗中。
读诗要点
1.抓事件。 即事抒怀诗往往因事而发感慨,所以遇到这类作品,首先要了解引发作者感慨的事。
2.明情感。 即事抒怀诗的重点在于其“抒怀”的性质,诗中作者通常比较明显地直抒自己的情怀。
古诗鉴赏,其前提是要读懂诗歌。 因此,必须扭转轻读诗、重做题的倾向,而应沉下心来,反复咀嚼,一定要重视古诗本 身给我们传达的内容,从而来解读古诗。
如何读懂古诗?
一、从题材类别入手读懂古诗 二、从古诗的语言特征入手读懂古诗 三、从读诗的基本方法入手读懂古诗
一、从题材类别入手读懂古诗
读一首诗,知一类诗
(1)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5分)
(2)全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6分)
(六)羁旅行役诗 羁旅行役诗也被称作“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
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羁旅诗,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进而触
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题材类别 山水
田园诗 边塞
军旅诗
古诗题材类别总结一览表
主要手法 借景抒情 对比衬托
情感术语 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超然物外 厌恶官场 建功立业 从军报国 穷兵黩武 思乡念亲 视死如归 苦闷彷徨
怀古 咏史诗
怀古伤今
昔盛今衰 物是人非 盛衰无常 国运衰微 孤独惆怅
借古讽今
昏庸腐朽 奢侈淫逸 缅怀英雄 功业无成 失意绝望
借古抒怀
怀才不遇 报国无门 壮志未酬 志不得伸 壮士暮年
托物 言志诗
托物言志
正道直行 坚贞孤傲 高洁超逸 孤傲不群 傲岸不羁 志趣高雅
送别 怀人诗
借景抒情 虚实结合
依依不舍 孤独寂寞 怅然若失 诚挚关怀 情深意笃
羁旅 行役诗
虚实结合
日暮思归 望月怀远 羁旅愁思 久戍思乡 孤寂落寞
(说明:即事抒怀诗散见于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送别怀人诗、羁旅思乡诗中。)
(三)省略 诗歌语句之间往往具有跳跃性,于是,就产生了省略现象,从而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古代诗
二、从古诗的语言特征入手读懂古诗
诗歌语言的特征 (一)变“性”——改变词性 (二)变序——改变词序语序 (三)省略
(一)变“性”——改变词性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 如王维“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 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一剪梅·舟过吴江》)
以上各句中“冷”“红”“绿”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二)变序——改变词序语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声律和修辞上的特殊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的词序语序。
1.主语后置。 例: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
正常语序:“晴川汉阳树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
2.宾语前置。 例:杜甫:“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月夜》) 正常语序:“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
山水田园诗 边塞征战诗 咏史怀古诗 托物言志诗
送别怀人诗 羁旅行役诗 即事感怀诗
(一)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自然景色风光、农村景物以及歌咏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为题材的
诗歌。 东晋诗人陶渊明开创田园诗派,南北朝谢灵运开创山水诗派,至唐代两者合流,形成盛唐
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王维、孟浩然等。
④对历史做冷静的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
3.晓结构手法。 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手法:有用典、对比、衬托、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等。
练中悟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5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④或抒写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⑤或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谊等。 3.晓手法。 常用的表达技巧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远近高低结合、视听结合、动静结合、 点面结合、白描、反衬等。
练中悟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本诗写景有何特点? (2)简析颔联、尾联的人物形象特点。
(五)送别怀人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
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抒发离 愁别绪成为古典诗词中最常见的题材和主题。
读诗要点
1.抓意象。 如杨柳、长亭、短亭、酒、月、阳关、舟、灞桥等
2.明情感。 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抒发对人生的某些感慨。
读诗要点
1.抓意象。 常见意象:客船、天涯、他乡、孤灯、无眠、晚钟、醉酒、凄风、苦雨、慈母等。 重点意象:①月(月是故乡明),诗人移情于月,象征人世间的聚散;②雁(人归落雁后),它是触 动诗人乡思的重要媒介;③危楼(独自莫凭栏),古人常因思乡情切而登楼凭栏,借此表现归思;④ 书信(家书抵万金),书信是用来传递相思之苦的,要领会诗中家信的作用。
读诗要点
1.抓意象。 常见的意象有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2.明情感。
通过描写壮美山河,自然风光,表现自然之美,表达热爱生活、自然或祖国山河的激情 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写,或表达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闲适自得的心情 或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一 读懂诗歌始鉴赏 福清元载中学
2017年语文科《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 古代诗歌阅读考点说明:
4. 鉴赏评价(D级) ⑴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⑵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015年全国高考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3.晓手法。 ......
练中悟7 (全国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 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二)边塞征战诗 边塞征战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 唐代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