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五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高三物理(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9-12题有二个或二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答案填涂至答题卡)1.一质点的位移——时间图象为如图所示的一段抛物线,其方程为t202+=,则下列说-x40t法正确的是( )A.质点做曲线运动B.质点做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的直线运动C.质点做加速度大小为40m/s2的匀变速直线运动D.质点在0~1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20m/s2.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绳子与滑轮的质量不计,滑轮轴上的摩擦不计.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处于静止状态,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m2一定大于m1/2B. m2一定小于m1C.θ1角与θ2角不一定相等D.若A的质量m1稍许增加时,则绳子间的张角θ1与θ2之和一定减小,系统将不能达到平衡状态3.在街头的理发店门口,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标志:一个转动的圆筒,外表有黑白螺旋斜条纹,我们感觉条纹在沿竖直方向运动,但条纹实际在竖直方向并没有升降,这是由圆筒的转动而使我们的眼睛产生的错觉.如图所示,假设圆筒上的条纹是围绕着圆筒、连续的一条宽带,相邻两条纹在沿圆筒轴线方向的距离(即螺距)为L=20 cm,圆筒沿逆时针方向(从俯视方向看),以2 r/s的转速匀速转动,我们感觉到升降方向和速度大小分别为( )A.向下20 cm/s B.向上20 cm/sC.向下40 cm/s D.向上40 cm/s4. 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完美“牵手”,成功实现交会对接。
交会对接飞行过程分为远距离导引段、自主控制段、对接段、组合体飞行段和分离撤离段。
对接任务完成后,神舟八号飞船返回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以西阿木古朗草原的主着陆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远距离导引段,神舟八号应在距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后下方某处B.在远距离导引段,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应在同一轨道且在其后方某处C.在组合体飞行段,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于7.9km/s D.分离后,天宫一号变轨升高至飞行轨道运行时,其动能比在交会对接轨道时大5.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距离地面越远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速度越大B.小船渡河时间与河流宽度、水流速度大小、渡河时船的速度大小等因素均有关C.若某物体参与两个互成角度的相同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则该物体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匀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变量一定相等6.近年许多电视台推出户外有奖冲关的游戏节目,如图 (俯视图)是某台设计的冲关活动中的一个环节.要求挑战者从平台上跳到以O为转轴的快速旋转的水平转盘上,而不落入水中.已知平台到转盘盘面的竖直高度为1.25 m,平台边缘到转盘边缘的水平距离和转盘半径均为2 m,转盘以12.5 r/min的转速匀速转动.转盘边缘间隔均匀地固定有6个相同障碍桩,障碍桩及桩和桩之间的间隔对应的圆心角均相等.若某挑战者在如图所示时刻从平台边缘以水平速度沿AO方向跳离平台,把人视为质点,不计桩的厚度,g取10 m/s2,则能穿过间隙跳上转盘的最小起跳速度为( )A.4 m/s B.5 m/s C.6 m/s D.7 m/s7.如图甲,水平地面上有一静止平板车,车上放一质量为 m 的物块,物块与平板车的动摩擦因数为0.2,t=0 时,车开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其 v-t 图像如图乙所示。
g 取 10 m/s2,平板车足够长,则物块运动的 v-t 图像为()8.如图所示,在竖直墙壁间有质量为m的半圆球和质量为2m的光滑圆球,两球正以相同的加速度a(a<g)匀加速下滑,两球球心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00,则半圆球与竖直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33 B. 23 C.53 D. 439.如图所示,从同一水平线上的不同位置,沿水平方向抛出两小球A 、B ,不计空气阻力。
若欲使两小球在空中相遇,则必须( )A .先抛出A 球B . 同时抛出两球C .先抛出B 球D .在相遇点A 球速度大于B 求速度10. 冥王星与其附近的另一星体卡戎可视为双星系统,质量比约为7∶1,同时绕它们连线上某点O 做匀速圆周运动.由此可知,冥王星绕O 点运动的( )A .轨道半径约为卡戎的7倍B .向心加速度大小约为卡戎的17倍 C .线速度大小约为卡戎的17倍 D .动能大小约为卡戎的7倍 11.如图所示,置于固定斜面上的物体A ,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作用保持静止。
若力F 大小不变,将力F 在竖直平面内由沿斜面向下缓慢的转到沿斜面向上(转动范围如图中虚线所示),在F 转动过程中,物体始终保持静止。
在此过程中物体与斜面间的( )A .弹力一定先减小后增大B .弹力可能先增大后减小C .摩擦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D .摩擦力一定一直减小12.如图所示,两物块A 、B 套在水平粗糙的CD 杆上,并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整个装置能绕过CD 中点的轴OO 1转动,已知两物块质量相等,杆CD 对物块A 、B 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开始时绳子处于自然长度(绳子恰好伸直但无弹力),物块B 到OO 1轴的距离为物块A 到OO 1轴距离的两倍,现让该装置从静止开始转动,使转速逐渐增大,在从绳子处于自然长度到两物块A 、B 即将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受到的拉力一直增大B.B 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先增大,后保持不变C.A 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先减小后增大D.B 受到的合外力一直在增大二、实验题(2小题,共14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13.(5分)2011年11月3日凌晨,我国“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首次成功实现了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这是我国载人太空飞行的又一个里程碑.设想在未来的时间打点计时器 滑块 里我国已经建立了载人空间站,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而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此时无法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某同学设计了在这种环境中测量小球质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光电传感器B 能够接受光源A 发出的细激光束,若B 被挡光就将一个电信号传给与之连接的电脑,将弹簧测力计右端用细线水平连接在空间站壁上,左端栓在另一穿过了光滑水平小圆管的细线MON 上,N 处系有被测小球,让被测小球在竖直面内以O 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实验时,从电脑中读出小球自第1次至第n 次通过最高点的总时间T 和测力计示数F ,除此之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被测小球质量的表达式为m= (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14. (9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实验活动中,要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右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左端与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右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 .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1) 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量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可以计算出:点“2”的瞬时速度v = s m ;加速度a = 2s m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 为了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该小组用天平测出了滑块的质量1m ,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2m 。
若用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来代替细绳对滑块的拉力,则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 (用g 、a 、1m 、2m 等字母表示).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 (填“偏大”或“偏小”).三、计算题(4小题,共48分.解答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主要步骤.只写出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须写出数值和单位.)15.(12分)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5s 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90km/h 以内。
问:(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16. (12分)物体做圆周运动时所需的向心力F 需由物体运动情况决定,合力提供的向心力F 供由物体受力情况决定.若某时刻F 需=F 供,则物体能做圆周运动;若F 需>F 供,物体将做离心运动;若F 需<F 供,物体将做近心运动.现有一根长L =0.5 m 的刚性轻绳,其一端固定于O 点,另一端系着质量m =1 kg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将小球提至O 点正上方的A 点处,此时绳刚好伸直且无张力,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 2,则:(1)在小球以速度v 1=5 m/s 水平抛出的瞬间,绳中的张力为多少?(2)在小球以速度v 2=1m/s 水平抛出的瞬间,绳中若有张力,求其大小;若无张力,试求轻绳再次伸直时所经历的时间.17.(12分) 如图所示,V 形细杆AOB 能绕其对称轴OO /转动,OO /沿竖直方向,V 形杆的两臂与转轴间的夹角均为α=450,两质量均为m=0.1kg 的小球,分别套在V 形杆的两臂上,并用长为L=1.2m,能承受最大拉力F max =4.5N 的轻质细线连结,环与臂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两者间弹力的0.2倍,当杆以角速度ω转动时,细线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g取10m/s 2.(1)求杆转动角速度的最小值ωmin(2)将杆的角速度从(1)问中求得的最小值开始缓慢增大,直到细线断裂,求细线断裂时转动的角速度ωmax18.(12分)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上只有AB 段粗糙,其余部分都光滑,AB 段长为3L 。
有一个质量分布均匀、长为L 条状滑块,下端距A 为2L ,将它由静止释放,当滑块下端运动到A 下面距A 为L /2时滑块运动的速度达到最大。
(1)求滑块与粗糙斜面的动摩擦因数;(2)要使滑块能完全通过B 点,由静止释放时滑块下端距A 点的距离应满足什么条件?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9-12有二个或二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答案填涂至答题卡)1.C 2.A 3.C 4.A5.D 6.B 7.C 8.B 9.BD 10.BC 11.AC 12. BD二、实验题(2小题,共14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13.(5分) 小球圆周运动半径r(2分)、 rn FT 222)1(4-π(3分)14. (9分) (1)0.264m/s (2分) 0.497m/s 2 (2分)(2)gm am g m 112-(3分) 偏大 (2分) 三、计算题(4小题,共48分.解答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主要步骤.只写出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须写出数值和单位.)15. (l )两车间的最大距离△s=s 货-s 警=75m (6分)(2)警车发动后要经过212s t=t +t=∆才能追上货车(6分)16. (1) T = 40 N (6分) (2) t =0.4s (6分)17.(12分) (1)ωmin =310rad/s (6分) (2) ωmax =10 rad /s (6分)18.(12分) (1) θμtan 2= (4分)9(8分) (2)物块的下端距A的距离应大于L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