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历史纲要》(上)导学案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中外历史纲要》(上)导学案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中外历史纲要》(上)导学案
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学习目标】
1、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存在的时间、分布的空间、分布的特点,从而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2、认识石器时代中国的文化遗存与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3、运用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对早期国家的特征等史实进行历史解释。

【教材研读】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旧石器时代
3、生产关系的变化 ⑴原始社会分期
⑵生产关系的变化
•从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说明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从而也推动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

原始社会分期
按组织形式划分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
按石器制作技术划分
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母系氏族社会
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父系氏族社会
二、从部落到国家
部落
(居于五帝之首的黄帝,大约是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他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形成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


阶段(特征)代表人物制度
三皇时代(名称众说
不一,神话色彩浓厚)
伏羲氏、燧人氏、神
农氏
尧年老时,根据各部
落首领的推举和考
察,由舜继承其位。

这种称为“禅让制”。

五帝时代(五帝后期
和龙山文化时代,史
称“万邦时代”)
黄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帝
尧、帝舜。

国家
(考古学家在河南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

)夏(约公元前2070
年—约公元前1600
年;我国最早的奴隶
的制国家)
禹建立(禅让方式—
公天下)
启继位(父死子继—
家天下)
桀亡国(约公元前
1600年)
王位世袭制;
夏王(最高统治
者),中央设有行政机
构、军事机构、司法
机构、宗教机构;
对夏部落实行直
接统治,其它部落间
接统治。

三、商和西周
1、商朝
纣亡国(约
公元前
1046年)商朝
时间人物制度势力范围重要成就
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年汤建立(约
公元前
1600年)
内外服制
东到大海,
西及陇山,
南跨江汉,
北及燕山。

甲骨文、青
铜器等
商朝的都城多次迁移,后来定于殷,所以也称殷朝。

商朝的国家管理结构是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商代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是一种成熟的文字;殷墟还出土了许多青铜器,造型雄奇,纹饰华丽。

2、西周
3、商周经济
西周
时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概况
武王伐纣(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国人暴动(前841年,周厉王出逃,周公和召公执政,史称“共和行政”)
西周灭亡(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族攻破稿京,杀周幽王,西周灭亡)平王东迁(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制度
分封制(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前朝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是核心,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是大宗和小宗关系)
井田制(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度,三大制度的基础)
商周经济
历史地位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
期。

农业地位
主要生产部门
土地制度
井田制
生产工具
木、石、骨、蚌等,青铜农具极少。

手工业
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夏商周史称为“青铜时代”。

【自主检测】
1.早期人类制造石器一般都是就地取材,从附近的河滩上或者从自己熟悉的区域拣拾石块,打制成合适的工具。

按石器制作技术的不同划分,这个时期应当是( )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仰韶文化时期
D.氏族公社时期
2.黄河中游地区的仰韶文化,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远古文化,其村落或大或小。

该遗址的主要成就是( )
A.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
B.最早培植了水稻
C.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D.制造精美的玉器
3.夏朝缺乏确切的文献记载和其他可信的史料,但发现了与其时间地点最吻合的遗址,它是( )
A.姜寨遗址
B.良渚遗址
C.二里头遗址
D.殷墟遗址
4.山东常被世人称为“齐鲁大地”,与此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5.夏朝和商朝是中国早期国家中两个重要的代表。

下列关于两个朝代统治相同点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都有确切的史料记载
B.都采取直接统治和间接统治相结合的方式
C.都灭亡于自己所统治的某一个部族
D.都创制出了成熟的文字
6.西周时诸侯国的国君相对于卿大夫来说应是( )
A.大宗
B.小宗
C.关系是相对的
D.不确定
7.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

这反映了当时( )
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8.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一带发现殷墟遗址,遗址出土大批刻有文字的龟甲、兽骨。

这些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

这一材料反映了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C.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D.统治者的政治活动由商人负责记录
【合作探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宗法制的核心及内容,说一说为什么宗法制是家国一体的制度?
2、阅读材料: 中国人就已驯化了当地生长的植物,并已有了3000年栽培史。

中国人栽培出的植物包括中国西南地区的水稻和茶叶,以及中国北部地区的粟、高粱和大豆。

其中最有中国特色的要算是桑树,……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种植水稻、粟和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分别是什么时候的哪些远古文化发现和发明?
【构建体系】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或到图书馆查询相关史料的形式,理解生产力、私有制、阶级、国家的内在关系。

生产力的进步。

例如,原始农业、
饲养家畜、定居等。

氏族部落的劳动产品有了剩余。

氏族部落首领或家族长利用手中权力把一些集体财富占为己有,私有制产生。

为了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战争中的俘虏和还不起债务的人沦为奴隶,阶级形成。

掠夺财富和奴隶的战争频发,社会进一步分化,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这些人成了统治当统治阶级和奴隶矛盾日趋激烈的时候,就需要一个维护它们利益的的机构,国家便产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