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八章复杂应力状态及强度理论
第八章复杂应力状态及强度理论
(五)强度条件及刚度条件
1、强度条件
max
MT W
2、刚度条件
M 180 GJ
0 / m
四、弯曲
F
F
纵向对称面
(一)梁的类型
简支梁 A
P B
C
RA l 2 l 2 RB
q
P=qa
外伸梁 A 2a
BD a
RA
RB
悬臂梁 q
l
(二)内力-剪力Q与弯矩M
空间(三向)应力状态:三个主应力均不为零 平面(二向)应力状态:一个主应力为零 单向应力状态:两个主应力为零
化工机械学
§8-4 应力状态分析
一、解析法
正负号规则:
正应力:拉为正;压为负
切应力:使微元顺时针方向 转动为正;反之为负。
x , y , y均为正值, y为负值, x y , x y
态 4. 掌握拉压与弯曲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 5. 掌握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
教学重点
1. 应力状态、强度理论的概念 2. 解析法和图解法分析二向应力 3. 拉压与弯曲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 4. 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
教学难点
1. 应力状态、强度理论的概念 2. 解析法和图解法分析二向应力 3. 拉压与弯曲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 4. 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
40 30
60
解:(1) 斜面上的应力
x
y
2
x
y
2
cos 2
x
sin 2
2
2
x
cos 2
正应力极值和方向
( x
y )
2
( x
y ) cos 2
2
x sin
2
d d
( x
y ) sin 2 2 x cos 2
设α=α0 时,上式值为零,即 ( x y )sin 20 2 x cos 20 0
§8-1 基本变形小结 一、拉伸和压缩
P
P
P
P
(一)截面法求内力
m
P
P
n
P
N N′
P
∑Fx=0
P-N=0
N=P
归纳:截,取,代,平
(二)拉伸时内力在横截面上的分布
P
纵向变形 l l l
横向变形 d d'd
σ N
A
l
l
d
=
、
d
低碳钢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
单元体各个表面上的应力分布可以看成是均匀的, 单元体任一对平行平面上的应力可视为相等。
受拉直杆一点处的应力状态
纯弯曲 梁一点处的应力状态
受扭圆轴一点处的应力状态
3 A
1
三、 主平面、主应力、应力状态的分类
单元体上没有切应力的面称为主平面;主平面
上的正应力称为主应力,分别用 1, 2, 3 表 示,并且 1 2 3 ,该单元体称为主单元体。
{ 利用三角函数公式
cos2 1 (1 cos 2 )
2
sin2 1 (1 cos 2 )
2
2sin cos sin2
并注意到 x y 化简得
( x
y )
2
( x
y ) cos 2
2
x
sin
2
( x
y ) sin
的角度所对应平面为最大切应力所在的平面,另一个是
最小切应力所在的平面。
最大和最小正应力分别为:
max
(
x
2
y
)2
2 x
min
(
x
2
y
)2
2 x
主平面与剪应力极值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关系
tg20
2 x x
y
tg21
x 2 x
y
tg20
2
y dy y x
b
(四)梁的挠度和转角
y q
O 挠曲线
A z
A'
挠度y
EJy M (z)dzdz Az B 梁的挠曲线方程
y
q
θ
O
A θz
A'
转角θ:横截面绕中性轴转过的角度。
EJ (z) M (z)dz A 梁的转角方程
梁弯曲时的刚度条件 max [ ] ymax [ y]
(六)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
1、强度条件
max
M max Wx
2、刚度条件
max [ ]
ymax [ y]
化工机械学
五、总结
实际的受力杆件 外力特点
属于哪种变形? 求支座反力 截面法求内力
受力分析
拉伸 压缩 弯曲 剪切 扭转
线应变 角应变
拉伸 压缩 剪切 弯曲 扭转
根据变形规律, 确定应力分布规律
③
d
2M dx
(x
2
)
q( x ) M图曲线的凹凸向与q(x)符号有关
(三)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a)同层纤维变形相等(平面截面假设)。 b)各纵向纤维之间互不挤压。 横截面上只有正应力,没有切应力。
(三)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的分布规律
y
y max
max
M max y2dA
yA max
令:Jx
y2dA
A
max
M
ymax Jx
令:J x ymax
Wx
max
M Wx
(四)惯性矩和抗弯截面模量计算公式
Jx
y2dA
A
dA bdy
h
h
Jx
2 h
2
y2dA by2dy
h
bh3 12
h
2
2
bh3
Wx
Jx ymax
12 h
bh2 6
对于同一个点所截取的不同方位的单元体,其相互 垂直面上的正应力之和是一个不变量。
当α=αo 时,切应力为零 a0 0
结论:正应力为最大或最小所在的平面,是主平面。 所以,主应力就是最大或最小的正应力。
切应力极值和方向
( x
y ) sin
2
2
x
cos 2
d d
G E
2(1 )
(二)挤压及挤压应力
jy
P A jy
A jy
t d 2
挤压强度条件
jy
P A jy
jy
三、扭转
外力偶矩
MT
9.55103 N n
扭矩:扭转轴截面上的内力。其大小等于截面 一侧外力偶矩的代数和。
(一)轴横截面上的切应力
a) 轴向纤维没有拉、压变形,横截面上没有正 应力产生。
α角:
由x 轴正向逆时针转到斜截面外法线时 为正;反之为负。
Fn 0
adA ( xdAcos a) cos a ( xdAcos a)sin a ( ydAsin a) sin a ( ydAsin a) cos a 0
Ft 0
adA ( xdAcos a) sin a ( xdAcos a) cos a ( ydAsin a) cos a ( ydAsin a)sin a 0
( x y ) cos 2 2 x sin 2
设α=α1 时,上式值为零,即
( x y ) cos 21 2 x sin 21 0
tg21
x 2 x
y
上式有两个解: a1和a1±90,在它们所确定的两个互相
垂直的平面上,切应力取得极值。若 x 0 ,绝对值小
2 P
1 2P
2
N2
P 1Leabharlann kN, 2N2 A
10 103 250 106
40MPa
1
N1
2P
20kN ,1
N1 A
20 103 250 106
80MPa
如图所示,AB为圆钢杆,[σ]=140MPa,BC 为方木杆, [σ]= 50MPa,,若载荷P=40kN, 试求两杆的横截面面积。
铸铁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
压缩曲线 拉伸曲线 低碳钢拉压时的应力-应变曲线
铸铁拉压时的应力-应变曲线
(三)拉伸时的强度条件
许用应力 jx
n
脆性材料的许用应力 s
ns
脆性材料的许用应力 b
nb
强度条件
max
N A
试求图示杆件横截面上的内力和应力。杆横 截面面积为250mm2,P=10kN。
0.2d 3
2、空心圆轴
D
J
2
2 d
3d
4
2
2
D
2 d
2
(D4
32
d4)
W
J R
d3 (D4
16D
d4)
令d aD
J
D4
32
(1 a4 )
0.1D4 (1 a4 )
W
J R
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