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第三章课件
管理学基础第三章
组织的程序
• 它规定了某些经常发生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步骤。 • 程序是一种经过优化的计划,是通过大量经验事实的总结而形成
的规范化的日常工作过程和方法,并以此来提高工作的效果和效 率。
管理学基础第三章
教学活动流程图
学生教学信息 反馈
管理学基础第三章
组织的规则
• 规则 强制性的行为规则。 • 规则是一种最简单的计划,它规定了某种情况下采取或不能采取
有什么启示?
管理学基础第三章
启示
• 如果把企业的管理水平比做三长两短的一只木桶,而把企业 的生产率或者经营业绩比做桶里装的水,那影响这家企业的生产 率或绩效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最短的那块板。企业的板就 是各种资源,如研发、生产、市场、行销、管理、品质等等。为 了做到木桶“容量”的最大化,就要合理配置企业内部各种资源, 及时补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 许诺原理 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各项工作所做出的
许诺。许诺越大,实现许诺的时间就越长,实 现许诺的可能性就越小
即计划的时间不可太长
管理学基础第三章
故事案例分析
木桶原理(短板原理)
一个木桶由许多块木板 组成,如果组成木桶的 这些木板长短不一,那 么这个木桶的最大容量 不取决于长的木板,而 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问题:该原理对决策者
管理学基础第三章
组织的目标
• 目标是组织在一 定时期内所要达 到的预期的具体 成果。
• 每个组织都有一 个层层分解、互 相联系的目标体 系。
管理学基础第三章
凯灿公司的目标体系
战略目标:从公路设施照明到铁路再到航空照明
战术目标1:尽快 提高公路设施照明 市场占有率
战术目标2:进行铁 路设施照明产品的技 术开发
某种具体行动。 • 例如“上班不允许迟到”,“销售人员规定范围外的费用开支需
由副总经理核准”等等
管理学基础第三章
组织的预算
• 预算是一种“数字化”的计划, • 预算作为一种计划,勾勒出未来一段时期的现金流量、费用收入、
资本支出等的具体安排。
管理学基础第三章
三、计划的要求
• 目的性 • 预见性 • 指导性 • 全面性 • 可执行计划
管理学基础第三章
年来经济效益虽仍下降,但比同类企业日子要好 过一些。但公司的管理人员对此并不满足。经过 一系列的思想碰撞、深入交流之后,他们总结出 这样几个问题:
• “苏润公司原来是一家什么性质的企业组织?在 变化的环境下应该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如果我 们原来所做的和擅长的事情并不是环境和市场最 迫切要我们做的事情,那么我们是否应该作出调 整?怎样完成这种调整?”
管理学基础第三章
计划工作原理(2)
• 灵活性原理 计划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由于未来
意外事件引起损失的危险性就越小。 说明制订计划要留有余地
• 改变航道原理 计划制定后,在执行计划过程中,必要时根
据实际情况作必要的检查和修订。 说明执行计划要有应变能力
管理学基础第三章
计划的编制过程
• 他们从管理专家那里得知,这些问题的解决涉 及到一种叫做“计划”的管理职能。他们希望藉着 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把企业的计划工作做得更好。 那么,他们在做计划中应该注意什么?
管理学基础第三章
第三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计划概述 • 第二节 计划实施方法
管理学基础第三章
第一节 计划概述
• 计划工作的任务 • 计划的分类 • 计划的要求 • 计划的作用 • 计划的编制过程
第三章 计划管理
管理学基础第三章
学习目的与要求
• 了解计划工作的任务; • 熟悉计划的类型与作用; • 掌握编制计划的方法; • 了解预测的基本原理与工作程序 • 掌握战略环境分析的内容 • 掌握目标管理的特点及流程。
• 掌握并运用战略分析和选择的基本方法 • 能运用量本利分析法判断企业经营状况
管理学基础第三章
管理学基础第三章
课堂讨论
• 何谓计划? • 你是否制定计划? • 你是如何制定计划的? • 计划工作对你的学习、工作乃至人生产生了什
么样的影响?
管理学基础第三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计划工作的任务
• 确定工作目标 • 选择最佳方案 • 分配各种资源 • 搞好综合平衡 • 控制计划实施
管理学基础第三章
二、计划的分类
案例导入 苏润公司
• 苏润公司原是一家从事食品批发的商业企业。 在计划体制下该企业作为一家“官办”机构,业务 一直很饱满。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期,该公司凭 借原有的渠道与经验优势,取得了较理想的经济 效益。然而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流通格局、 企业竞争、消费者偏好和购买行为特征都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致使苏润公司的经营出现了许多以 前不曾有过的问题:以前饱满的业务现在却很难 找到客户,而以前不在意的业务现在却大为红火。 于是,公司上上下下弦都绷得很紧,开始关注着 市场的一举一动,并努力地适应着各种变化。近
管理学基础第三章
四、计划的作用
• 计划是实现决策目标的保证 • 计划是应对变化、降低风险的手段 • 计划是减少浪费、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 • 计划是管理活动的实施纲领 • 计划是联结现在与将来要达到目标的桥梁
管理学基础第三章
计划工作原理(1)
• 限定因素原理 限定因素是指妨碍组织目标实现的因素。 限定因素原理其含义是主管人员在制定计划 时,必须全力找出影响计划目标实现的主要限 定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得力措施。
战术目标3:提升企业作 为照明设备厂商的整体形 象和一体化经营能力
支持目标1 产品质量
支持目标2 生产效率
支持目标3 市场占有率
执行目标1 产品服务
执行目标2
执行目标3
销售流程改进 销售人员培训
管理学基础第三章
组织的政策
• 是人们进行决策时思考和行动的指南,明确处理各种问题的一般 规定。
• 例如:一个企业的用人政策规定“今后五年内企业管理者要求受 教育的程度达到大专以上。”
• 按计划的具体形态分:宗旨、目标、政策、程序、规则、预算 • 按计划制定的层次分:战略计划、战术计划、行动计划 • 按计划的期限分: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
管理学基础第三章
组织的宗旨
• 是一个组织的最基本的目标,也即是一个 组织何以存在的基本理由。 • 松下公司:为社会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 • 联想:“以科研成果为国民经济做贡献”。 • 我院:服务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