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干膜培训教材(完整)
机器保养
取出吸水棉泡入清水中; 清洗过滤网 显影缸水洗缸的清洗:排空水洗缸.显影药水,加入 清水至标准液并加入NaOH,浓度为5%,开循环喷洗 2h后排掉,加入清水至标准液喷淋10min排掉。 加入清水至标准液并加入H2SO4,浓度为3开循环喷 洗2h后排掉,再每缸加入清水至标准液位开循环喷 洗10分,排净废水; 把吹风.烘干段的风刀拆下清洗
干膜工艺流程详细介绍
磨板 贴膜 曝光 显影
蚀刻或电镀
Cu 干菲林 基材
底片
褪膜
一、磨
板
磨板的作用:基板前处理主要是解决表面清洁度和表 面粗糙度的问题。粗化铜面,便于菲林附着在铜面上。 磨板的种类:化学磨板、机械磨板。
机械磨板工艺:
酸洗 水洗 磨板 水洗 水洗 吸干 热风干
以上关键步骤为酸洗和磨板段。
生产控制(注意)事项
6.从插板架上收板后只能斜着靠在放板架上,不能平 叠,以免压伤干膜流胶; 7.没用完的干膜用黑色胶纸包扎,并且平着摆放贮存 以防错位; 8.每割膜200PNL需更换刀片一次并检查割膜效果; 9. 压膜后需静放 15 分钟方可曝光 , 压膜 48H 之内必须 曝光完毕,否则返洗处理; 10.保证压膜出板温度超过50℃;
操作规范
1.放板和接板人员都必须带手套操作
2.两手持板边,不要裸手接触到拼板单元内 3. 轻拿轻放,小心擦花板面,取板一块一块
插架 4.放板时,先后板间距不能小于2cm,以免叠 板 5.放板人员检查板面是否有异常情况,如擦 花、压伤等
工艺参数控制
1.H2SO4浓度3-5% 2. 磨痕:10-16MM 3.速度: 2.0-3.0m/min 4.水洗压力:1.0-2.0kg/cm2 5.烘干温度:85-95 ℃
品质要求
板面无保护膜、干膜碎 板面无胶迹、无擦花 无显影过度、显影不净 NPTH孔无破孔
显影点测试
将已贴干膜的未曝光板三至四块(可选用返 洗板),约等于药水缸的长度,按正常条件 调节好参数开启显影机,将板一块接一块放 入显影机,等第一块刚出显影缸,最后一块 完全进入显影缸时,立即关掉显影泵,将板 传出显影机,观察显影干净的长度达到4060%为合格。
二、贴 膜
贴膜时,先从干膜上剥下聚乙烯保护膜,然
后在加热加压的条件下将干膜抗蚀剂粘贴在 铜面上。干膜中的抗蚀剂层受热后变软,流 动性增加,使抗蚀剂流入板面的微观结构内, 借助于热压辊的压力和抗蚀剂中粘结剂的作 用完成贴膜
二、贴 膜
贴膜的作用:是将干膜贴在粗化的铜面上。
保护膜 干菲林
贴膜机将干膜通过压轳与铜面附着,同时 撕掉一面的保护膜。
2——循环水洗3——循环水洗4——清水洗— —吹干——烘干
操作规范
1. 放板时,先后板间距不能小于2cm,以免 叠板 2. 接板人员戴手套接板、插架时一块一块的 插架,确保板面不被刮花 3.检查有无撕膜干净、批量性的显影不净问 题
~1.2% 显影液温度:30±2℃ 显影压力:2.0±0.5kg/cm2 水洗压力:1.0-2.0kg/cm2 烘干温度:50~60℃ 显影速度:3.0-4.0m/min
四、 显 影
显影的作用: 是将未曝光部分的干菲林去掉,留下感光的部分。 显影的原理:
未曝光部分的感光材料没有发生聚合反应,遇弱 碱Na2CO3(0.8-1.2%)溶解。而聚合的感光材料则留在 板面上,保护下面的铜面不被电镀或蚀刻药水溶解。
显影流程
入板 —— 显影 —— 循环水洗 1—— 循环水洗
生产控制(注意)事项
4.抽真空时需要加赶气动作,确保曝光良好 5. 对位 10-15pnl 板需用粘尘辘清洁曝光菲林、曝光 台面、对位台一次;每对位 20-30pnl板需送检菲林 一次;每曝光30分钟,需用菲林水清洁曝光机玻璃 与MYLAR一次。 6.曝光完成后的板停放15MIN以上再显影 7.每菲林曝光次数严格按照程序文件规定控制 :500600次报废
品质要求
1.对位时干膜的聚脂薄膜不被撕起 2.对位时没有偏孔、对反等情况
3.曝光图象清晰,无曝光不良情况
曝光操作环境的条件(无尘房控制)
1. 温湿度要求:20±3°C,55±10%。 (干菲林储存的要求,曝光机精度的要求,底片储存 减少变形的要求等等。) 2. 洁净度要求: 达到万级。 (主要是图形转移过程中完全正确的将图形转移到板 面上,而不允许出现偏差。) 3. 抽真空要求:图形转移的要求,使图形转移过程中不 失真。
干膜的类型
使用有机溶剂作显影剂和去膜剂,例如用 1.1.1三氯乙烷显影,二氯甲烷去膜,这两种溶 剂 遇火不燃烧。醋酸丁酯等有机溶剂也可用作显影和去 膜,但易燃烧,很不安全。 溶剂型干膜是美国最早研 制并投入大量生产的一种干膜,我国早期也研制过。 它的优点是 技术成熟,工艺稳定,耐酸耐碱,应用范 围广。但是,使用这种干膜需要消耗大量的有机溶剂, 需 要价格昂贵的显影和去膜设备及辅助装置,生产成 本高,溶剂有毒,污染环境,所以日趋以水溶 性干膜 所取代,仅在特殊要求时才使用。
生产控制(注意)事项
1.检查各喷嘴是否堵塞、破损、缺少;
2.检查各过滤网是否干净、破损; 3每次生产前根据不同板厚做磨痕试验,确认
OK后方可进行生产。 4定时的进行机器保养(保养详见操作指示)
磨痕试验
取一片未作图形的厚度与生产板相同的废板作测试板,打开 输送→放板入上刷(下刷)位置→关闭输送→打开上刷(下 刷)→调整手柄调压到电流设定值磨板8-10秒→关闭磨刷→ 打开输送→取出测试板、测量磨痕宽度在工艺条件内(宽度 均匀一致、磨痕均匀),不合要求,调整磨刷,重新试磨痕; (生产前.每班一次)
生产控制(注意)事项
1.根据不同板的尺寸,装上相适应尺寸干膜; 2.装上干膜,调整上/下干膜对整齐,过热辘后检查是 否OK且干膜两端热辘是否粘有干膜碎: 3.贴膜之前每块板必须经过辘尘,减少尘埃 4. 放板贴膜时 , 板与板之间距必须保持 3-5mm 以上以 免叠板 5.把刚贴膜板趁热割膜,垂直插架冷却,不可热板叠 板;
品质要求
1.贴膜前板面进行辘尘清洁 2.贴膜前板面温度50
±5℃ 3.贴膜无起皱,无气泡 4.板边割膜整齐,无干膜碎
三、对位曝光
曝光即在紫外光照射下,光引发剂吸收了光
能分解成游离基,游离基再引发光聚合单体 进行聚合交联反应,反应后形成不溶于稀碱 溶液的体型大分子结构。
三、对位曝光
品质要求
6.1板面无氧化、无油污、无水迹、无胶迹 6.2磨痕均匀,无擦花、刮痕 6.3板面清洁,孔内及板面干燥
机器保养
1.取出吸水棉泡入清水中 2.水洗、酸洗缸的清洗:水洗缸、酸缸各加入NaOH,浓
度为5-10%,开循环喷洗2hr,排净废液加入清水于标准液位, 开循环喷洗30分,排除废水加入清水至标准液位,往水洗缸. 酸缸各加入5L H2SO4,开循环喷洗2hr,排净废液; 7.6.加入清水于标准液位,开循环喷洗30分,排除废水; 7.7.加入清水于标准液位,开循环喷洗15分,检查传送.喷嘴. 压力表运行是否正常;排除废水
曝光的作用是曝光机的紫外线通过底片使菲林 上部分图形感光,从而使图形转移到铜板上。
底片 干菲林 Cu 基材
曝光反应过程
在曝光过程中,干膜的光聚合反应是需要经
过一个过程才能完成的。如下:
单 体 消 耗 增 加
诱导 区
单体耗 尽 区
曝光时间增加
单体耗 尽 区
操作规范
1. 对位人员对位前对自己的台面用菲林水进行清洗 确保台面干净 2.对位前检查菲林与工卡要求的版本相一致 3. 对位粘胶纸时保证其在菲林的遮光边上,对位人 员不允许留长指甲及戴戒指类,以免刮花菲林 4.拿板的时候必须轻拿轻放并放置在放板架上 5.曝光人员曝光之前对曝光玻璃和MYLAR进行清洗
PCB干膜培训教材
撰写: 日期:2009年5月4日
培训概要
1.简单叙述干膜的特性、种类及结构 2.详细介绍干膜工艺流程:
A操作规范
B工艺控制参数 C生产控制(注意)事项 D品质要求 E机器保养 3.干膜工序常见问题的讲解
什么是图像转移
制造印制板过程中的一道工序就是将照相底版上的电路 图像转移到覆铜箔层压板上,形成一种抗蚀或抗电镀的 掩膜图像。抗蚀图像用于“印制蚀刻工艺”,即用保护 性的抗蚀材料在覆铜箔层压板上形成正相图像,那些未 被抗蚀剂保护的不需要的铜箔,在随后的化学蚀刻工序 中被去掉,蚀刻后去除抗蚀层,便得到所需的裸铜电路 图像。而抗电镀图像用于“图形电镀工艺”,即用保护 性的抗蚀材料在覆铜层压板上形成负相图像,使所需要 的图像是铜表面,经过清洁、粗化等处理后,在其上电 镀铜或电镀金属保护层(锡铅、锡镍、锡、金等),然后去 掉抗蚀层进行蚀刻,电镀的金属保护层在蚀刻工序中起 抗蚀作用。
干膜的特点
1.有较高的分辨率,一般线宽可做4mil; 2.干膜应用在图形电镀工艺中,电镀加厚在高 而垂直的夹壁间进行,在镀层厚度小于抗蚀剂 厚度时,可以防止产生镀层突延和防止去膜时 抗蚀剂嵌入镀层下面,保证线条精度; 3.干膜的厚度和组成一致,避免成像时的不连 续性,可靠性高; 4.应用干膜,大大简化了印制板制造工序,有 利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干膜工序常见的问题
1.显影后铜表面留有残膜
2.掩孔法效果不良 3.导线变细或未曝光区的光致抗蚀层显影时
(显影不净)
不易被冲洗掉 (曝光不良) 4.显影时干膜受损或显影后发现干膜起翘或 边缘不整齐 (显影过度) 5.当导线电镀锡铅时出现光致抗蚀膜层边缘 起翘而造成渗锡现象 (渗镀)
生产控制(注意)事项
1. 生产前检查各工艺参数是否在控制范围之内 2. 生产每2-4小时检查一次喷嘴是否堵塞 3. 接板人员接板的时候检查板面情况,如有显影不 净或过度、掩膜孔是否破裂。及时反馈出来并及时 的作出调整参数 4.定时的进行机器保养(保养详见操作指示) 5.每2小时做1次氯化铜试验,确认是否有显影不净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