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发表时间:2013-04-10T13:53:23.4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4期供稿作者:周丹
[导读] 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周丹 (苍南县第三人民医院 325804)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的临床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7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78例患者,根据其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49例进行对照分析。

两组均记录患者年龄及病程,计算体重指数(BMI),并测血压(SBP、DBP)、血糖(FBG、PBG)、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G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等。

结果:两组患者年龄、BMI、DBP、TC和GHbA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程、SBP、FINS、TG、HDL-C、LDL-C、U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糖尿病病程、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及血尿酸等都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给予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如积极降压、降血脂等治疗,有望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性。

【关键词】2型糖尿病冠心病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4-0139-02 由于现代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改变,如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同时缺乏锻炼,使得肥胖的人群日趋增多,也同时使全球的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糖尿病常伴随心血管疾病,明显增加了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比非糖尿病患者增加2~4倍。

本文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男41例,女37例,全部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 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

1.2 研究方法将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78例患者,根据其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观察组(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和对照组(单纯2型糖尿病),冠心病诊断标准:根据1979年WHO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与诊断标准,曾有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病史、冠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表现,或经冠脉造影,心血管专科医师诊断为冠心病。

观察组29例,男16例,女13例,年龄(65.2±3.8)岁。

其中合并高血压15例;对照组49例,男25例,女24例,年龄(59.25±7.82)岁,合并高血压7例,所有入选者均排除肝脏、甲状腺、血液系统疾病及肿瘤。

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年龄及病程,BMI,SBP,DBP、FBG、PBG,FINS、GHbAlc、TC、TG、HDL-C、LDL-C和UA等。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BMI、DBP、TC和GHbA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程、SBP、FINS、TG、HDL-C、LDL-C、U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发生率高、发病早、病变重,近年来,其临床危害的早期变化和加速心血管危害事件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特点为发病早、比例高,冠心病可发生在糖尿病之前、之中或之后,2型糖尿病多在55岁以后并发冠心病。

以临床症状不典型的多见。

糖尿病性心脏病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与糖尿病这一疾病本身有关的心脏病变。

其主要表现有4种形式: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②糖尿病性心肌病;③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④糖尿病性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冠心病已成为2型糖尿病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慢性并发症,预后较差,致死、致残率高,约30%~5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冠心病及其并发症,这一领域的研究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组资料显示,两组患者年龄、BMI、DBP、DBP、TC和GHbAl 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程、SBP、FINS、TG、HDL-C、LDL-C、U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糖尿病病程、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高TG、高
LDL、低HDL、餐后血糖、白蛋白尿、高血尿酸,可能是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为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生,对其治疗应包括良好的控制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血压、纠正脂代谢紊乱、改善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防止尿酸代谢异常等方面的措施,以期减少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致死、致残率,从而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宋高峰,杨文东.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脂联素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年08期.
[2]刘歌.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108例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7期.
[3]宋剑波.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INF、IL-6水平及人类巨细病毒感染状况的研究及临床意义[D];青岛大学;2005年.
[4]倪长霖,张亚文,胡筱芸.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J];天津医药;2006年09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