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液学检验习题集

血液学检验习题集

第一章血液学概述和发展史一、选择题(一)、A1型题(标准型)1.肯定红细胞寿命在120天于公元哪一年:A.1934年B.1937年C.1940年D.1941年E.1946年2.人体输血能较安全开展是在公元哪年:A.1900年B.1910年C.1920年D.1921年E.1922年3.已知中性粒细胞有趋化、吞噬、杀菌作用于公元哪年至哪年:A.1891~1932年B.1892~1931年C.1893~1932年D.1894~1933年E.1892~1930年4.提出造血干细胞概念于哪世纪:A.18世纪末B.19世纪中C.19世纪初D.20世纪初E.21世纪末5.造血细胞体外长期培养体系建立于:A.1966年B.1962年C.1968年D.1970年E.1973年6.已知血小板有聚集功能和粘附功能是公元哪一年:A.1930年B.1923年C.1924年D.1934年E.1940年7.已知单核细胞吞噬功能是在哪年后:A.1920年后B.1930年后C.1937年后D.1940年后E.1910年后(二)、A1型题(否定型)1.细胞认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1946年肯定红细胞寿命120天B.1900年发现红细胞ABO血型C.20世纪20年代已知红细胞在体外保存需要葡萄糖D.40年代血库才开始逐渐建立E.近20年来红细胞结构是红细胞膜与蛋白质组成2.对粒细胞认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1892~1930年,已知中性粒细胞有趋化、吞噬和杀灭细菌作用B.1986年,知道杀灭细菌的作用,依赖细胞内存在过氧化物酶,使自身体内的H2O2起氧化作用C.1949年,知道嗜酸性粒细胞嗜酸颗粒会转变成夏科—莱登结晶D.40年代,已知嗜酸性粒细胞内有阳离子蛋白,具有杀死微生物作用E.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颗粒中嗜碱性颗粒只有一种化学成分,如组织胺,不参与过敏反应3.对血小板认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1842年发现血小板B.1882年才知道血小板有止血功能和修补血管壁的功能C.1923年知道血小板有聚集功能和粘附功能D.已知粘附和聚集受肾上腺素、凝血酶等物质的影响E.血小板超微结构一直不清楚4.对造血干细胞认识哪项是错误的:A.造血干细胞是由胚胎干细胞发育而来B.20世纪初提造血干细胞的概念C.1979年以后认识造血干细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D.20世纪末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打开了新的局面E.研究结果表明:脾集落生成细胞是淋巴一单核细胞二、填空题1.血液学是的一个分支。

2.血液学主要研究对象是和。

三、判断题1.1919年发明了骨髓穿刺针,骨髓可象血液一样被吸取和推成薄膜片,在油镜下观察。

2.892~1930年已知中性粒细胞有趋化、吞噬和杀灭细菌的作用,到1986年后才知道杀细菌的作用依赖于细胞内存在过氧化物酶,使自体内H2O2起氧化作用之故。

3.细胞生成是原始细胞经历连续增殖分化的结果。

四、简答题什么是临床血液学?研究对象是什么?五、论述题1.现代血液病学的概念?范围、特点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一)、A1型题(标准型)1.E2.A3.E4.D5.E6.B7.E(二)、A1型题(否定型)1.E2.E3.E4.E二、填空题1.医学科学;独立2.血液;造血组织三、判断题1.×2.√3.×四、简答题1.是以疾病为研究对象,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临床和学,包括来源于血液和造血组织的原发性血液病及非血液病所致的继发性血液病。

五、论述题1.血液病是血液、造血器官以及出凝血机制和病理变化为主要表现特征的各种疾病,传统将血液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血液病指血液造血器官和出凝血机制本身的异常;继发性血液病是指人体其他各个系统和器官的疾病所造成的血液学异常。

但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这种分类也不是绝对的,如恶性贫血过去被划为原发性血液病范畴,现已查明此病的基本病因在于缺乏内因子,不能与食物中维生素B12结合,因此不能在肠内吸收之故,而内因子缺乏现又认为是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性慢性胃炎所致。

因此,现在认为某些继发性血液病也应包括在血液病范畴中。

近20余年来表现为越来越多及越来越细的专业性分化,如红细胞酶学、血红蛋白病、血液免疫学和血液凝固等。

血液与人体其他组织、器官和系统有着极大不同之处,在于:它是液体或半固体状态不停地在体内循环,灌注着每一个器官和微循环,人体的各器官内都有血液存在,血液与人体各组织相互依存。

相互影响特殊解剖和生理关系,确定了在血液或造血器官了生病理变化时可能发生各组织器官疾病,也可以产生血液和造血器官异常表现,某些血液病可出现多种其他系统中器不同程度症状和体征。

血液病的确诊一般都需要有实验室检查作依据,血液病的症状和体征可能无特异性,似乎不能提供诊断线索;但长期临床实践表明,血液病也有一些临床特点,即所谓血液病标志。

掌握这些标志,便可时刻警惕血液病可能性,从而可及时进行血液学检查,以明确诊断与治疗方向。

(齐振华)第二章血液学与临床的关系一、选择题(一)A1型题(否定型)1.临床血液检验任务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超微结构技术B.病理技术C.免疫技术D.分子生物学技术E.超声技术二、填空题1.循证医学是的医学,也有称之为、。

三、简答题1.血液检验任务是什么?2.血液学检验医师的责任是什么?3.血液检验实践循证的步骤是什么?四、论述题1.简述血液检验与循证医学关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一)A1型题(否定型)1.E二、填空题1.寻求应用证据;实证医学;求证医学三、简答题1.利用血细胞的检验技术、超微结构技术、病理学技术、生物化学技术、免疫学技术、遗传学技术、细胞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其他多种技术,对血液系统疾病和非血液系统疾病所致的血液学异常进行基础理论的研究和临床诊治的观察,从而推动和促进血液学和临床血液学的发展和提高。

2.血液学检验的检验医师和检验技师应能正确掌握各项有关血液疾病诊断和反映病情的试验;适应血液学的发展,建立有关新试验;能从事有关科学硬件实验工作;具有一定程度血液病的临床知识,对疾病能作诊断。

3.①循证问题,提出要解决的问题;②进行系统的文献查阅,全面收集和进行所有相关、可靠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即设立对照、随机分组、盲法试验;③应用荟萃分析方法以文献、资料、数据进行严格的评价,评价其可靠性、真实性而得出全面、真实的评价结果;④进行调整,确定最佳方案进行临床实践;⑤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对进行的临床实践作出后效评价,发布新的结论与实践结果,指导临床实践。

四、论述题1.随着血液学学科的进展及高新技术的发展,血液学检验亦在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实验项目的逐渐增多;现代检验的开展;检测手段的日新月异;信息数量的成倍增长,使血液检验在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今临床检验诊断在医疗实践中的意义及地位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

如何从众多的资料中有效地搜索出需要的、且符合实际的证据?如何明角各实验项目对诊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以筛选有效而经济的检测指标,避免误用和滥用?如何物质高质量的诊断方法?这就需要按照循证医学“以当今最好的证据为基础”的原理,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学规范医学检验的研究设计和文献评价;用当今最好的检技术和质量控制体系对检测的结果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深入认识和评价诊断试验的科学性、诊断价值及临床适用性,以是供大量、充分、现今最佳的证据,结合每个病人的表现和疾病,谨慎而明确地予以应用,为早期正确诊断和有效地治疗决策提供可靠的、最佳的证据。

这就是循证检验医学,对血液学检验的循证可称为循证血液检验医学。

(齐振华)第三章造血检验的基础理论一、选择题(一)、A1型题(标准型)1.造血细胞起源于:A.造血干细胞B.原始细胞C.卵黄囊血岛D.中胚癌原始间叶细胞E.骨髓2.胚胎后期及初生时胸腺重约:A.30克B.40克C.20~30克D.21~30克E.10~15克3.EPO产生于:A.由骨髓产生B.由淋巴细胞产生C.由肝脏产生D.由肾脏、胎儿肝产生E.脾脏产生4.白细胞介素作用主要是:A.对T.B细胞的成熟、活经及生物学功能调节B.刺激巨核细胞祖细胞的增殖与分化C.促进胚胎干细胞的增殖D.在造血及免疫调节中起作用E.减低红系祖细胞凋亡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主要产生于:A.白细胞B.淋巴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单核巨噬细胞E.肿瘤细胞6.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主要由发些细胞产生:A.由CD4+T细胞和NK细胞B.由嗜酸性粒细胞C.T淋巴细胞D.B淋巴细胞E.巨核细胞7.黄骨髓主要由什么细胞组成:A.巨噬细胞B.粒细胞C.脂肪细胞D.淋巴细胞E.红细胞8.人类骨髓造血几岁后骨髓中开始出现脂肪细胞:A.5~7岁B.3~10岁C.7~10岁D.4~8岁E.6~8岁9.正常情况下胎儿出生多久髓外不造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A.出生10个月后B.出生6个月后C.出生4个月后D.出生2个月后E.出生1个月后10.造血微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A.小动脉B.微动脉C.骨髓和微血管系统D.内皮细胞E.静脉窦11.骨髓造血微环境的重要部分是:A.骨髓基质细胞B.纤维细胞C.内皮细胞D.巨噬细胞E.微血管12.血细胞分裂主要形式是:A.有丝分裂B.分化成熟C.增殖分化D.趋向进一步分化E.发育为成熟细胞(二)、A1型题(否定型)1.下列哪点不是肝造血期特点:A.生成红细胞为主B.90%血细胞为有核红细胞C.4个月后胎肝才有粒细胞生成D.胚胎肝造血最旺盛的第4个月E.肝亦生成淋巴细胞2.下列哪项不是骨髓造血的特点:A.骨髓造血细胞大部分来源于肝,部分来源于脾B.胚胎8—9周部分长骨已有骨髓基质形成:C.第3个月长骨骨髓已开始造血D.第8个月骨髓已高度发育,髓腔中呈密集造血细胞灶E.第6个月开始出现脂肪细胞3.髓外造血部位下列哪项题是错误的:A.肝、脾B.淋巴结C.胸腺、肾上腺D.腹腔的脂肪、胃肠道E.中枢神经系统4.骨髓基质成分构成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成纤维细胞B.内皮细胞C.巨噬细胞D.脂肪细胞E.红细胞5.骨髓基质细胞分泌调控造血细胞因子哪项是错误的:A.GM-CSFB.SCFC.LIFD.CSE.TGF-β6.巨核细胞增殖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巨核细胞增殖是以连续双倍增殖DNA 的方式B.细胞核成倍增殖C.每增殖一次,核即增大一倍而胞浆不分裂D.巨核细胞滞积逐渐增大属多倍体细胞E.原始巨核细胞4~5次增殖可产生16个产板巨核细胞7.血细胞成熟规律哪项是错误的:A.粒细胞系分为原始粒.早幼粒.晚幼粒—成熟粒细胞B.红细胞系分为原始红.早幼红.中幼经.晚幼红—成熟红细胞C.淋巴细胞第分为原始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淋巴细胞D.浆细胞系分为原浆细胞.幼浆细胞—浆细胞E.巨核细胞系分为原始巨核.幼稚巨核细胞.裸核巨核细胞二、填空题1.造血细胞起源于细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