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心理学史讲解

西方心理学史讲解

西方心理学史一、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范围1、西方:欧美国家2、心理学的历史:心理学思想史和心理学史3、科学心理学诞生前的心理学思想4、科学心理学诞生后的心理学发展历史二、西方心理学史发展的阶段1879年冯特实验室的诞生为标志,把心理学历史分成两个阶段:前科学心理学时期和科学心理学时期(一)前科学心理学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但没有系统的心理学理论官能心理学阶段(公元前6世纪-公元14世纪)——探讨灵魂的功能;“官能”意识经验心理学阶段(14世纪末-19世纪中叶)——主要探讨认识的起源、过程、方法等问题。

1、经验论:主张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一切知识均来源于经验。

(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来源于笛卡尔和洛克的哲学思想,以经验主义为主要理论特征,并以联想主义和感觉主义为两种表现形式,心理学思想以机械决定论为理论模式。

)1)感觉主义:依赖外部刺激的经验,知识来源于客观世界,唯物经验论。

(感觉主义只认同依赖外部刺激的经验,试图让心理学绝对客观从而认识心理本质,反对笛卡尔天赋观念说。

)2)联想主义:依赖于主体的认识体验,知识来源于内省体验,唯心经验论(联想主义认同主体自我体验到的经验,并且认为应该用联想解释心理现象形成的机制,把联想作为经验到心理现象之间的链接,实质上是把心理现象分解为一个个不同经验的联想,这与后来的行为主义有相似之处。

)(用一条或多条联想律来解释观念的起源,解释记忆现象,或解释简单观念如何形成复杂观念,这样的观点称为联想主义。

亚里士多德)2、唯理论:推崇理性判断,贬低感性经验,强调人的高级心理能力;强调心理活动的主动性、自因性和统一性(理性主义主要在荷兰和德国,与经验主义一样都集成了部分笛卡尔的思想,形成于莱布尼茨,主要代表人物是沃尔夫、黑格尔、康德等人。

1)理想主义:心理学强调心理活动的主动性、自因性和统一性。

坚持人的心理是一种活动的、赋予理性的固有观念,把一切心理作用都归结为不同程度的理性。

理性主义实际上是从人心理的整体性角度出发的。

)唯物主义唯理论主张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2)唯心主义唯理论认为理性知识是天赋的,是先天固有的①官能主义:(官能主义集成了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发展而来的官能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结构体系,主要把人的心理分为知情两种或知情意三种官能。

)②统觉主义:(统觉在理性主义眼中是人的心理的最高级的认识能力,包括莱布尼兹定义的自我意识,康德认为的一种先验的综合统一的认识能力等,这种能力在他们看来都是人固有的理性的一部分。

)(二)科学心理学时期1879年冯特实验室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成立,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独立于哲学,但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联合的学科,流派众多。

三、范式在自然科学中,一门科学中的绝大多数成员共同分享着某种观点。

这种广泛被接受的观点称为范式。

四、科学发展的阶段:前范式阶段范式阶段革命阶段五、研究西方心理学史的方法论原则1、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义2、坚持辩证分析的方法——普遍联系、辩证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历史态度、史论结合六、心理学史的编纂学原则以什么样的方法编纂历史,这是所有的历史编纂学都必须解决的问题:1、始于何时?——起源问题2、包括什么?代精神说和伟人说——动因、推动力厚古说和厚今说——古今孰重内在说与外在说——影响因素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研究方法连续性研究和非连续性研究。

七、学习西方心理学史的意义1、深度理解当前的心理学思想“不理解历史,有可能把古老的观念或事实当作新东西”。

2、再认流行和时尚某种观点不总是因为它不正确就逐渐消失,而只是因为它们变得不流行才消失。

3、避免重复错误“那些不懂历史的人注定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4、寻找有价值的观念5、满足追根问底的好奇心八、西方心理学的哲学起源(一)古希腊早期宗教1、泰勒士前625-前545年,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家和物活论者2、毕达哥拉斯(盛年在前523年)第一个使用“哲学”这一术语的人,并自称哲学家。

3、赫拉克利特形成哲学的代表,“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无物“存在”,一切都在“生成”,“一切皆流,无物常住”、4、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 前460-前370年,最后一位古希腊早期宇宙发生论者。

其后的哲学家更关注人的本质而不是宇宙的物理本质。

德谟克利特是第一个彻底采纳自然主义宇宙观的人,其观点没有任何超自然的成分。

德谟克利特是最后一个避免了危害古代和中世纪思想的那种错误的哲学家。

这种错误就是在和宇宙的对比之下,不恰当地强调了人。

这种错误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在智者们、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中,直到文艺复兴时,哲学才又获得了苏格拉底的前人所特有的生气和独立性。

——罗素(二)古希腊早期医学(三)古希腊繁荣时期的哲学心理学思想古希腊繁荣时期,哲学家的关注点从宇宙论转向认识论。

亚里士多德涉猎广泛“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语)。

他的论灵魂》被认为是心理学史上的开山之作。

涉及到记忆、感觉、睡眠、梦、衰老、学习等问题。

(四)古希腊晚期和古罗马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四个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的名称:1、怀疑学派创始人是皮浪(前365-前275年)2、伊壁鸠鲁学派伊壁鸠鲁前341年-前270年3、斯多葛学派创始人是芝诺前333-前262年4新柏拉图学派普罗提诺(约204-270)(五)中世纪哲学心理学思想两个代表人物1、奥古斯丁公元354-430年2、托马斯·阿奎那(六)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七)近代哲学心理学思想1、培根(1561-1626):“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经验主义的鼻祖。

2、笛卡儿(1596-1650):唯理论的鼻祖,主张天赋观念论。

现代哲学之父,更是现代心理学之父。

——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1、英国的联想主义心理学(1)霍布士①英国经验主义创始人;②人是机器;③拒绝归纳法、赞成演绎法;④联想是两种感觉运动在时间上紧接着发生;⑤趋乐避苦的动机理论。

(2)洛克(白版说) 第一个提出“联想”的概念①白板说。

②简单观念和复合观念。

③“联想”是观念的联合:自然联想、习惯联想——联想中的频因律的开始。

④情绪是观念的伴随物,快乐和痛苦是两种基本的感觉,衍生了其他感情或情绪。

(3)贝克莱英国近代有名的主观唯心主义创始人,用感觉的联合来解释纯心理过程(4)休谟联想律:相似律、接近律、因果律(5)哈特莱①英国唯物主义的联想主义心理学体系的建立者。

②联想可以解释一切心理现象。

③三合一接近律(同时联想、相继联想)(6)布朗①心理化合说;②关系联想;③九个联想副律(7)J穆勒①接近律(副律:生动性、频因律)②心理力学说——机械主义解释人类心理(8)JS穆勒①相似律、接近律、频因律、不可分律②心理化学说(9)培因接近律是联想的基本规律还包括相似律复合联想、构造联想2、法国的感觉主义心理学(1)拉·美特利——人是机器(2)孔狄亚克——把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心理学思想发展为感觉主义心理学思想。

(3)狄德罗——启蒙思想家、百科全书学派的代表,感觉是一切知识的唯一源泉,观念和思维能力都是由感觉发展而来的。

(4)爱尔维修——启蒙思想家、百科全书学派的代表(5)霍尔巴哈——脑是心理的器官,是神经系统的中心,心理只是脑的物质运动的结果。

——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1)斯宾诺莎:唯物主义唯理论者、无神论者,自然是可以认识的对象,理性是可靠的,感觉是不可靠的。

(2)莱布尼兹:德国近代哲学的始祖、数学家、自然科学家 A.单子 B.预定和谐的“心身平行论” C. 统觉学说、微觉,第一个明确提出无意识。

(3)沃尔夫:近代官能心理学的系统化者,使“心理学”一词流行起来。

单子有两种:心的单子(灵魂)和物质单子,人的心理不是被动的,而是一种主动活动的、富于理性的固有观念。

(4)提顿斯:德国近代唯一的经验论者。

以经验来研究心理。

心理过程三分法:认识、意志、情感(5)康德: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始人,认识的材料是经验的,认识的形式是先验的;认识能力包括三种形式:感性、悟性、理性;重视统觉:主体意识中有一种主动的统一性联结综合;心理过程:纯粹理性、实践理性、判断力。

(6)赫尔巴特: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近代教育家、心理学家,第一次明确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用联想主义和力学观点解释观念的相互作用:融合、复合意识阈、统觉团(7)陆宰:实验心理学建立以前的最后一位哲学心理学家。

空间知觉的部位标记说九、笛卡尔对心理学的贡献1、笛卡尔对反射性行为的机械分析可以被看作刺激——反映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开端。

2、研究、解剖动物机体为现代生理心理学、比较心理学有较大的影响3、通过对纯粹主观经验的研究,笛卡尔再次使对主观经验的研究得到人们的重视,从而为科学地研究意识铺平了道路。

4、他对冲突的研究并不据您有罪恶——道德行为,还关注动物——人类行为、理性——非理性行为。

他感兴趣的是冲突的类型,这也是弗洛伊德后来所研究的问题。

5、由于他用内省的方法找到了明白清晰的观念,笛卡尔可被视为一位早期的现象学家,现代哲学之父,更是现代心理学之父。

十、西方心理学的科学起源(一)个体差异——天文学与心理学(二)生理学家的主要研究成果1、关于脑机能的研究2、关于神经生理学的研究17-18世纪关于神经传导的问题就有研究:笛卡尔的神经导管说和哈特莱的神经传导的振动说,但无法证实。

(1)贝尔——马戎第定律的发现(2)反射动作的研究(17世纪的笛卡尔提出反射的思想,1736年阿斯特律克首次提出“反射”这个词。

19世纪,约翰内斯·缪勒把反射概念引入生理学体系。

)(3)神经冲动的电性质的发现和研究(1780年意大利生理学家伽伐尼证明了神经冲动具有电的性质。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后,可以用感应电流来刺激神经。

法国生理学家杜瓦尔·莱蒙研究了动物电。

提出的电流极化概念对赫尔姆霍茨的研究有重要启发。

)(4)赫尔姆霍茨测定神经传导速率(1850)(5)约翰内斯·缪勒的神经特殊能学说(约翰内斯缪勒是法国最有权威的生理学家,被成为“实验生理学之父”——缪勒的贡献:1、他用“能”的概念代替动物精气、原动力、生命力或神经力等神秘的概念,并从整个神经的探讨进入到个别神经纤维的研究。

2、他在生理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主观映像依赖于反映机构的问题,促使了生理心理学家对感官神经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3、不足:在哲学基础上受康德的影响,认为感觉不是客观实在的映像,只是作为神经自身固有的心理能力,从而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差异定律:感觉神经位于脊髓的前根,运动神经位于脊髓的后根。

传导感觉刺激和运动冲动时由不同的神经纤维分担。

这就是著名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差异定律。

3、关于感觉生理学的研究三色说、四色说(1)三色说赫尔姆霍茨在1856年出版的《生理光学纲要》中,根据色光的混合规律,确定三原色为红、绿、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