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实验四 静脉采血、血涂片的制备与染色
实验四 静脉采血、血涂片的制备与染色
放血
从注射器上取下针头。将血液沿试管壁 缓缓注入,到达标记处。含抗凝剂试管需 迅速轻轻颠倒混匀几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操作中
注意事项
1、采血前准备 采血前应向患者耐心解释,以消除不必 要的凝虑和恐惧心理。如遇个别患者进针 时或采血后发生眩晕,应立即拔出针头让 其平卧休息片刻,即可恢复。必要时可给 患者嗅吸芳香酊、针刺(或拇指按掐)人 中和合谷等穴位。若因低血糖诱发眩晕, 可立即静注葡萄糖或嘱患者服糖水即可。 如有其它情况,应立即找医师共同处理。
血涂片的观察
低倍镜观察 1.染色情况(满意、偏酸、偏碱) 2.细胞分布情况
油镜下分类计数:体尾交界处。
油镜分类时应按一定走向,不要重复计数。(共计
数100个白细胞)
李 四
123
体尾交界处
理想区域
理想区域
细胞重叠
细胞太稀
区分:红细胞、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单核 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
(3)PH对细胞染色有影响。细胞各种成分均为 蛋白质,由于蛋白质系两性电解质,所带 电荷随溶液PH而定,在偏酸性环境中正电 荷增多,易与伊红结合,染色偏红;在偏碱 性环境中负电荷增多,易与美蓝或天青结 合,染色偏蓝。
染色方法: 1、 取病料涂片、自然干燥 2、 滴加瑞氏染液染0.5-1分钟,使标本被其中甲
选择进针部位
采用左食指,触摸进针部位的静脉。
操作中
静脉采血的常用部位
贵要静脉 正中静脉 头静脉
消毒皮肤
用30g/L碘酊棉签自所选静脉穿刺处从 内向外,顺时针方向消毒皮肤,待碘酊挥 发后,再用75%乙醇棉签以同样的方式拭 去碘酊,待干。
穿刺皮肤
取下针头无菌冒,以左手拇指固定静 脉穿刺部位下端,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 定针头下座。保持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 上,沿静脉走向使针头与皮肤成30°角斜 行快速刺入皮肤,然后成5°角向前穿破静 脉壁进入静脉腔。确认穿刺入静脉中心位 置,并沿着静脉走向将针头推入10~15mm。
取血 待酒精干后,刺破皮肤,使血自然流出, 勿挤。取干净载片,让血滴在离载片一端 中4~5毫米处,注意手指 持握载片的边缘, 勿触及其表面。不能使载片接触取血部位 的皮肤。
推片 取一块边缘光滑的载片做推片。将其一 端置于血滴前方,向后移动到接触血滴, 使血液均匀分散在推片与载片的接触处。 然后使推片与载片呈30°~40°角,向另 一端平稳地推出。涂片推好后,迅速在空 气中挥干,使之自然干燥。
2、准备试管 不同检查项目可根据试验需要选择不同 的抗凝剂及与血液的稀释比例,如血细胞 计数及MCV、MPV等参数测定时应选择适 当的抗凝剂,不要用肝素抗凝剂,因为肝 素抗凝会影响RBC和PLT的计数结果。
选择静脉
如果肥胖患者的静脉暴露不明显,可以左手 示指经碘酊、乙醇消毒后,在采血部位触摸,发 现静脉走向后凭手感方向与深度试探性穿刺。
三、血涂片的染色
染色原理: (1)瑞氏染料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组成的复合 染料。 (2)细胞的染色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学的亲和作用, 各种细胞成分化学性质不同,对各种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 样。因此,用本染料液染后,在同一血片上,可以看到各 种不同的色彩,例如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 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粉红色,称为嗜酸性物质;细胞 核蛋白和淋巴细胞 胞浆为酸性,与碱性染料美蓝或天青 结合,染紫蓝色,称为嗜碱性物质;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 与伊红和美蓝均可结合,染淡紫色,称为中性物质。
止血 放血
试管。
不能弯曲手臂,以免形成血肿。 颠倒混匀时,需防止溶血和泡沫产生。切忌振荡
标本检测与保存
血液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实验室接到标本后应尽快地 检查。抗凝静脉血可稳定8~12h,如不能及时测定,应将 其置于较稳定的环境中,如4℃冰箱,减少和降低条件的 变化。测定前,将其从冰箱内取出,恢复至室温状态,混 匀后再测定。用于生物化学检查的标本若不能及时检查, 应将血清或血浆与细胞分离,进行适当的处理。
标记试管
在试管上贴上标签,著名患者姓名、项目名 称、采集日期、门诊或住院号。
消毒双手
采血前,操作人员应用肥皂或消毒液和水洗手。
选择静脉
采血前,要求受检者坐在实验台前。将前臂放在 实验台上,掌心向上,并在肘下放一枕垫。卧床 受检者要求前臂申展,暴露穿刺部位。常用采血 位置是肘前静脉,因其粗大、容易辨认。
实验四 静脉采血、血涂片制备与染色
一、普通静脉采血法
原理:将注射器针头刺入静脉后, 利用后抽拉针栓时所形成的负压使 血液被吸入针筒 实验用品: 1、器材 一次性注射器、压脉带、 消毒棉签、试管。 2、试剂 30g/L碘酊、75%乙醇。 标本 静脉血
操作
准备试管 仔细阅读受检者申请单,决定采血量,准备 每个试验所需的试管,并应按一定顺序排 列,如患者仅作凝血试验一项,最初1ml血 液必须丢弃。如做血细胞沉降率测定,需 取试管1支,加入适当抗凝剂(109mmol/L 枸橼酸钠0.4ml)。
检查注射器
打开一次性注射器包装,左手持针头下 座,右手持针筒,将针头和针筒紧密连接, 并使针头斜面对准针筒刻度,抽拉针栓检 查有无阻塞和漏气。最后排尽注射器中的 空气,备用。使用前,保持针头无菌状态。
操作前准备
操作前准备
操作前准备
扎压脉带
在采血部位上端约6cm处,将压脉带绕 手臂一圈打一活结,压脉带末端向上。要 求患者紧握和放松拳头几次,使静脉隆起。 压脉带应能减缓远端静脉血液回流,但又 不能紧到压迫动脉血流。
检查注射器
静脉采血前要仔细检查针头是否安装牢固, 针筒内是否有空气和水分。所用针头应锐利、光 滑、通气,针筒不漏气。抽血时针栓只能向外抽, 不能向静脉内推,以免形成空气栓塞,造成严重 后果。
扎压脉带
采静脉血时止血带压迫时间不能过长、 绑扎不能过紧,以避免淤血和血液浓缩, 最好不超过1min,否则会影响某些试验结 果,如造成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增高。
操作中
抽血
用左手缓缓向后拉注射器针栓,见少量 回血后,松开压脉带。然后,向后拉针栓 到达采血量刻度。若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 装置,当针头进入血管后会见少量回血, 将真空采血管插入试管托内采血针中,因 试管内负压作用,血液自动流入试管,到 达采血量刻度后拔出试管即可。
止血
嘱受检者松拳,用消毒棉签压住进针部 位,迅速向后拔出针头。继续紧按住消毒 棉签3min。
血涂片制备
推片
血液 载玻片
一张满意的血涂片应厚薄均匀 头 体 尾鲜明
涂片干燥后用铅笔在血涂片的头 部写上姓名和编号
B 123
李 四
取另一张边缘光滑的双凹片,斜置于血滴的前缘, 先向后稍移动轻轻触及血滴,使血液沿玻片端展开 成线状。
不 良 血 涂 片
标准血涂片:标准的血涂片为舌形,边缘整 齐,厚薄适宜,头体尾分明的血膜片,长 约4cm,两端和两侧留有空隙(1.5cm和 0.3cm)
穿刺皮肤
不能从静脉侧面进针。针头进入静脉的 感觉是:皮肤有一定阻力,而静脉壁阻力 较小,更富有弹性。
抽血
血液加入抗凝试管中应与抗凝剂充分混匀达 到抗凝目的;无需抗凝时则将血液直接注入试管 中。要防止血液标本溶血,因为溶血后标本不仅 红细胞和血细胞比容减低,还会使血清(浆)化 学成分发生变化。造成溶血的原因有:注射器和 容器不干燥、不清洁;压脉带捆扎时间太久,淤 血时间长;穿刺过程中损伤组织过多;抽血速度 太快;血液注入容器时未取下针头或用力推出时 产生大量气泡;抗凝血用力振荡;离心时速度过 快等。
一次性器材
只能使用一次,不能反复使用。
二、血涂片制备
目的:掌握普通手工制备血涂片的方法。 实验用品: 1、器材:一次性采血针、消毒棉签、推波片、 载玻片等。 2、试剂:75%乙醇、30g/L碘酊。 标本:EDTA-K2抗凝静脉血或末梢血。
操作方法 步骤:可分5个步骤进行 消毒→取血→推片→染色→观察 消毒与取血 消毒 先按摩取血部位,使血流通畅;再用酒精 消毒取血部位(如指尖)。
醇所固定;
3、 加等量PH6.4的磷酸盐缓冲液(或等量 超纯水)轻轻晃动玻片,均匀静置5-10分钟; 4、 水洗、吸干、镜检。
血涂片染色
涂片干燥后加瑞氏染色Ⅰ液5-8滴 覆盖整个血膜1分钟 勿冲洗再加瑞氏染色Ⅱ液5-8滴后将Ⅰ液和 Ⅱ液充分混匀静置10分钟
直接流水冲洗3-5分钟 (切勿先倒掉染液) 涂片经水洗干燥后用油镜 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 李 四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