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化学课后答案
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化学课后答案
8-17 1)A错,溴应加在第一个碳上。B错,-OH的活泼H会与格式试剂反应。
2)B错,叔卤烷遇-CN易消除。
3)B错,与苯环相连的溴不活泼,不易水解。
4)产物为 ,共轭双烯稳定。
9-3 3) 2) 1)
9-4 1) 加水分层,得有机层异丙醚,水层分馏得异丙醇
2) 加入氧化钙吸水,过滤,蒸馏
3)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分层,油层为苯甲醚,水层酸化,得苯酚
2-8(3)、(6)等同;(2)、(5)构造异构;(1)、(4)构象异构
2-9(1) 用Br2。因氢原子活性有差异,溴原子活性适中,反应选择性强,主要得到 。
(2) 用Cl2。只有一种氢,氯原子反应活性高。
2-10CH3CH2·的稳定性大于CH3·,易于生成。
2-112,3-二甲基丁烷有四个典型构象式,2,2,3,3-四甲基丁烷有二个;前者最稳定的构象式为 。
11-7
11-8
11-9
11-10
(4)草酸>丙二酸>甲酸>乙酸>苯酚
11-11
11-12
11-13
(2)α-环己酮甲酸乙酯含有活泼亚甲基,在碱性条件下与α,β-不饱和酮,先发生1,4加成(Micheal反应),再发生分子内的羟醛缩合,生成环状α,β-不饱和酮(Robinsen增环反应)。
(3)α-卤代酯在强碱作用下与酯、酮反应生成α,β-环氧羧酸酯(Darzen反应)。
2-16(4)>(2)>(3)>(1)
4-4
4-5(1)
(2) 2,3-二甲基-2-丁烯>2-甲基-2-戊烯>反-3-己烯>顺-3-己烯>1-己烯
(3)2-甲基-1-丙烯 快 (形成叔碳正离子)
4-6(1) 亲电加成反应,中间体为碳正离子,有重排
(2)甲醇与碳正离子结合;直接失去质子而形成醚
5-9
(1)Br2/CCl4;Ag(NH3)2NO3,(2)顺丁稀二酸酐; Ag(NH3)2NO3,
11-14
.
(5)分析:
3) (R)- 3-甲基-2-氯戊烷4) (S)- 1-苯基-1-溴丙烷
5) 4-甲基-3-溴苯磺酸6) 3-对溴苯-1-丙烯
8-6 1) CH3CH2CH2CH2Br反应较快。因甲基支链的空间位阻降低了SN2反应的速度。
2) (CH3)3Br反应较快,为SN1反应。(CH3)2CHBr首先进行SN2反应,但因水为弱的亲核试剂,故反应慢。
9-5
1)、
2)、
3)、 卢卡斯试剂,苄醇反应快 ,苯甲醚和间甲苯酚不反应,加入碱,则间甲苯酚溶于水,苯甲醚不溶。
9-7
9-10(A)、(B)、(C)、(D)的构造式分别为:
9-11(A)、(B)、(C)的构造式分别为:
9-12A)、(B)的构造式分别为:
9-13(A)、(B) 、(C))的构造式分别为
(4)CF3CHO> CH3CHO> CH3COCHCH2> CH3COCH3
10-10.
共同点:在1700-1730cm-1左右有羰基的强吸收峰
不同点: 的红外光谱中在1450-1650cm-1出现2-4个苯环的特征峰,同时在3020 cm-1以及1660 cm-1附近出现烯烃的特征峰。
10-11.
2850~2950 cm-1CH3,CH2v, s
1620~1680 cm-1C=Cv, m
1430 cm-1CH3δ
910~1000 cm-1-C=C-Hδ
6-9偶合常数不同,反式偶合常数较大
7-9
7-10
7-14
7-15
7-16
7-17
7-18
8-11) 1,4-二氯丁烷2) 2-甲基-3-氯-6-溴-1,4-己二烯
(1) ,
(2) , ,
(3) , , ,
, , ,
10-14.A: B: C:
10-15. A: B:
10-16.
10-17. A: B: C: D:
10-18.
10-19.
1)烯醇式(平面结构)酮式转化。
2)格氏试剂的大基团难以接近羰基而夺取羰基α-H形成烯醇结构。
3)顺,反异构,R2C=N-OH。
11-3
11-4(正)丁酸在水中溶解度大于丙酸甲酯,羧基中氢键作用
11-51)羧酸质子氢δ10~13,与-OCH3δ3.5~ 4.0很大区别
2)①羰基特征吸收 ②羧酸的羟基吸收峰更宽,常覆盖C-H伸缩振动
3)酸酐的羰基吸收波数更高1750~1800cm-1,且出现两个峰
11-6.(1)甲酸是液体,其余为固体
11-11)丙酸乙酯 2)甲酸 3)α-氨基己酰胺 4)邻氨基苯甲酸甲酯 5)β-萘甲酸
6)N,N-二乙基丙酰胺 7)苯甲酰氯 8)邻苯二甲酰亚胺 9)2-甲基丁烯二酸酐
10)反-2-甲基环己基甲酸 11)α-乙基乙酰乙酸乙酯 12)2-环己酮基甲酸甲酯
13)对乙酰基苯甲酸乙酯 14)甲酸苄酯
11-2
5-11
5-12
6-1(a) C3H7NO (b) C2H3OCl
6-3
6-4共轭,ε(a)>ε(b)
6-5(a)227nm, (b)237nm, (c)227nm, (d)232nm
6-6(1) (a)>(b)
(2)(b)>(a)
(3)(a)>(b)
6-83000~3100cm-1C=C-Hv, m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2-1(5) 顺-1,2-二溴环己烷(6) (7)5-甲基螺[3.4]辛烷
2-4(3)>(2)>(5)>(1)>(4)
3) 异丁基(i-Bu-)
(4)叔丁基(t-Bu-) (5)甲基(Me-) (6) 乙基(Et-)
2-7(3) CH3CH2CH(CH3)2(4) (CH3)4C
10-4.
10-5.(6)(7)(10)不能反应,因为没有α-H
10-7.
(1)CH3COCHO >CH3CHO> CH3COCH2CH3>(CH3)3CCOC(CH3)3
(2)CH3COCCl3> C2H5COCH3
(3)ClCH2CHO > BrCH2CHO > CH2CHCHO > CH3CH2CHO
3) SH-反应快于OH-,因S的亲核性大于O。
4) (CH3)2CHCH2Br快,因为Br比Cl易离去。
8-8 D>C>A>B
8-9 1) > 4) > 2) > 3),SN2反应历程
8-10 A>B>C, SN1反应历程
8-11 对于SN2反应来说, 新戊基卤因空间位阻较大,难以进行;对SN1反应来说, 新戊基卤是伯卤烷,SN1反应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