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源叶潭镇申报广东教育强镇

东源叶潭镇申报广东教育强镇

东源县叶潭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中共东源县叶潭镇委员会东源县叶潭镇人民政府二○一四年十月目录一、叶潭镇概况 (2)二、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 (3)(一)教育为先,投入巨资打造省教育强镇 (3)(二)整合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6)(三)重视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8)(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力提升教学质量 (10)(五)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构建全民教育体系 (12)三、存在不足及努力方向 (15)四、自评结果 (15)东源县叶潭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乃国家之根本,民族复兴之根本,社会发展之原动力。

兴镇先兴教,叶潭镇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于2014年创建广东省教育強镇。

我镇本着对全镇人民负责,对叶潭未来负责的态度,全面实施科技兴镇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叶潭镇的教育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现对照《广东省教育強镇(乡)督导验收方案》各项指标,对我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強镇作如下自评报告。

一、叶潭镇基本情况叶潭镇位于东源县东部,东江上游,距离东源县城100公里,是东源县边远山区,全镇面积110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人口3.8万人。

叶潭镇是革命老区,是南方抗日劲旅——东江纵队的游击区,东江纵队的老战士梁胜(广东省副检察长梁德标父亲)、欧阳源(广东省前林业厅厅长)、邹健(广东省前科技厅厅长)就诞生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

叶潭镇麦輋村曾经是中国共产党河源县委员会的驻地。

叶潭镇历来尊师重教,叶潭中学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考曾经是是河源县教育的一面红旗,曾经创造出中招考试十九连冠的辉煌,曾经是河源县学子向往的学府。

我镇现有1所初级中学,6所完全小学,2个教学点,1所中心幼儿园和2个分园点(山下幼儿园、崇志幼儿园),在校中小学生2337人,幼儿园在园幼儿598人,全镇有教职工102人,学前教育46人。

二、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一)教育为先,投入巨资打造省教育强镇我镇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积极提升教育发展的综合水平。

第一,领导高度重视,优先解决教育问题。

多年来,我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教育,把教育列入党委政府工作的主要议程,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教育,落实党政主要领导与学校挂钩制度,安排镇纪委书记黄友明同志分管教育工作。

班子会议上,经常讨论研究教育问题,定期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教育发展和部署教育工作。

在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每年拿出数万元资金召开教育表彰大会,表彰对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慰问全镇教职员工。

书记、镇长和分管教育的领导经常深入各学校调研,现场办公,及时为学校排忧解难,为学校办实事好事。

同时把抓好教育工作列入镇主要领导、中小学校和各村居主要负责人的工作职责,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全镇上下形成了教育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联合抓,中小学校全力抓,村居干部配合抓”的良好局面。

第二,资金投入到位,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镇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调整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确保教育的优先发展。

镇财政在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多方筹集资金,优先安排教育投入,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教育经费投入、生均公用经费和生均教育经费都逐年增长。

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生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

教育的优先安排和巨大投入,使我镇中小学校容校貌、办学设施设备等焕然一新。

第三,责任落实到人,形成良好的工作格局。

为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推动教育水平迈上新台阶,我镇提出了创建省教育强镇的目标。

2012年起,镇党委、政府更是把“创强”当作中心任务来抓,成立了以书记、镇长为正副组长的创建省教育强镇领导小组,下设“创强”办公室,由分管教育领导兼任创强办主任,成员从镇府各部门、中小学校中抽调骨干人员组成,制定了《叶潭镇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创强”工作部署,我们设立了三个工作小组,分别是筹资组、现场施工组和资料组,由镇副职领导担任小组长,直接对书记、镇长负责,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同时,每周召开协调会,保证职能部门、工作小组、施工单位之间沟通顺畅,创强办能随时掌握工作进度和存在问题,及时向镇主要领导汇报,便于统筹安排,及时解决问题,确保了创强进度和工程质量,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教育创强工作机制,为“创强”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第四,宣传发动到位,聚全镇之力“创强”。

我镇于2013年9月9日在庆祝第29个教师节大会上同时召开“创强”动员大会,统一思想,周密部署,积极宣传发动。

各村(居)委会、各学校、各单位也纷纷行动,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等将“创强”宣传到千家万户。

其中,从去年7月份开始,由书记、镇长亲自带队到广州、深圳、东莞、惠州、佛山、中山等地邀请叶潭籍的外出乡贤参加座谈会,特别是在2013年国庆期间,叶潭镇党委成员一律停止休假,利用国庆黄金周外出乡贤返乡度假的机会,登门拜访,共同商讨叶潭教育的发展大计,得到了广大乡贤的鼎力支持。

据统计,全镇共召开了各类座谈会100多次、制作大型广告牌10幅、张贴悬挂宣传标语100多条、印发宣传单张8000多张、发送“创强”宣传短信2万余条、出版教育创强简报30多期,制作创强宣传光碟600多张等等,通过多渠道、多手段进行全方位宣传,形成了“全面宣传、全面发动、全民参与、全力以赴”的教育创强工作局面。

由于宣传到位,使“创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全镇人民热情关注教育,纷纷以实际行动支持“创强”。

各社会乡贤、民营企业家捐资捐物助学,各单位、各村委干部群众出钱出力支持学校建设,全镇上下营造了浓厚的“创强”氛围。

目前,教育创强捐赠到位资金1000多万元。

镇党委、政府拟召开大型的教育创强汇报会,再筹集一部分资金支持“创强”。

(二)整合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一,科学规划教育发展,科学调整学校布局。

叶潭镇始终把教育摆在科学规划发展的重要位置,把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科学调整学校布局,积极提升教育发展的综合水平。

根据《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实施意见》的精神,从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目的出发,我镇制定了全镇小学布局调整方案,对规模小而分散、办学效益差的小学进行撤并。

由原先的1所初级中学、9所完全小学、2所幼儿园调整为现在的1所初级中学、6所完全小学、保留2个教学点和1所中心幼儿园,调整后全镇教育资源得到整合,全镇中小学校的布局更加合理和完善。

同时,全镇以学校布局调整和创建规范化学校为契机,不断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使优质教育资源同步扩增、合理分布,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第二,投入巨额资金,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三年来,叶潭镇累计投入教育创强资金3234万元,按照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要求,狠抓学校的软硬件建设,积极完善办学条件。

一是实现校舍楼房标准化。

镇党委、政府加大教育投入,新建了一批标准的教学楼、宿舍楼,并对部分校舍进行了标准化的改建、扩建。

其中叶潭中学投入资金998万元,新建学生宿舍、师生饭堂4层共2800平方米,翻新综合办公楼4层共2290平方米;叶潭中心小学投入资金765万元,新建师生宿舍、师生饭堂(3层)共2870平方米;双头小学等6所完小以及车田等3所教学点共投入资金1330万元新建和维修教学楼教学楼;中学幼儿园投入资金30万元;叶潭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投入资金30万元。

二是完善体育设施,叶潭镇1所中学,6所完小,2个教学点都新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新建塑胶跑道。

三是添置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我镇对1所中学、6所完小、2个教学点、2所幼儿园按照广东省教育強镇的要求添置功能场室及多媒体电教平台。

四是投入巨额资金建设校园文化。

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发挥各校特色,挖掘各校的文化特色,让校园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使学生在浓厚的校园文化中得到熏陶。

五是改善学校环境建设,各学校、教学点均投入巨额资金用于校园的绿化、美化建设,让学校成为育人的花园。

第三,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叶潭镇为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在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的同时,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2个教学点共投入241多万元,不仅扩建新建了学校的校舍,还为学校增添了大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设施,大大改善了农村薄弱学校的落后面貌,为农村学校的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为社会提供了更多优质学位,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有效地推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同时,切实解决了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子女的读书问题。

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和经济困难家庭的“两免一补”政策及低保家庭的补助政策。

同时,镇党委、政府还积极主动协调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问题。

近三年,全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小学年辍学率为零,初中年辍学率控制在0.25%以下,小学、初中的毕业率达100%,中学升学率达90%以上。

中小学校数据上报率达100%。

通过教育创强,我镇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彻底改善,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显著提高。

镇中学、中心小学和5个完全小学、2个教学点全部被市教育督导室认定为广东省标准化学校(教学点),镇中心幼儿园被认定为广东省规范化乡镇中心幼儿园。

(三)重视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我镇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把它作为创建教育强镇的重中之重来抓好抓落实。

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全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教育水平稳步提高。

目前,中学专任教师64人,达标率100%,其中本科以上学历35人,占54.7%;小学专任教师137人,达标率100%,其中大专以上学历95人,占81.8%;幼儿园教师28人,达标率100%。

第一,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加强校长执政能力建设。

通过组织校长参加各类培训班,进一步重视观念更新、理论学习和经验总结,提高治校能力。

二是建立健全校长管理制度。

完善校长岗位责任制、考核制度,对校长进行任期目标考核,并着眼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推进校长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建设。

三是强化校长的表率作用。

各校校长严格自律,廉洁奉公,求真务实,作广大教职员工的表率,以高尚的师表凝聚人心,激励师生斗志,推动学校不断向前发展。

第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师德建设。

镇党委、政府以“养师德、炼师能”为核心,不断加强师德建设,有计划、有重点地深入开展了“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四讲四比(讲师德比爱心,讲纪律比服从,讲奉献比成绩,讲教研比水平)”等一系列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使广大教师自觉履行岗位职责,自觉遵守学校工作纪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