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知心理学课件(中科院心理所)_第5讲 概念

认知心理学课件(中科院心理所)_第5讲 概念

如果世界上没有概念,我们就不可能积累任何经验,也无 法利用先前的知识来指导我们的认知活动,将迷失在新经 验的海洋里
概念组织原则
在人类记忆中,概念组织的三条原则
认知经济性(cognitive economy) 信息丰富性 自然内聚性(cohesiveness)
基本水平的范畴具有
认知经济性 最佳的信息量 最佳的区分度
可称之为定义属性(defining feature)
概念间的关系是清晰的、轮廓分明的
要么一个样例具有所有必要充分的属性而成为一个概念的成员 要么缺少一个或更多的属性而被排除在这个概念之外
一个概念的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不存在更具代表性或更好的概念成员 所有的概念成员都具有共同的属性
对经典模型的质疑
一些抽象概念的复杂结构是在无意识的内隐 学习中获得的。
在概念形成中,被试依赖于一些属性在无意 识中累加的频次,来区分概念中的相关属性 和无关属性。
里伯等人(Reber et al., 1978)实验
设计了一种“人工语法”,用这种语法可以组成一个个字符串。 被试分组
组一:努力记住字符串 组二:找出字符串排列的规则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最后让被试判断一些新的字符串是否符 合语法。 结果发现:组一的成绩显著高于组二的成绩。 说明:原先没有意识到字符串里有什么规则的被试,反而较好 地学到了里伯的人工语法。 当刺激结构高度复杂时,采用比较被动的、无意识的学习方式 可能更有效。
当我们有某个特定概念时,我们拥有哪些知识?
概念形成(concept formation)是指个体学会某种概念 的过程。又叫概念获得,概念学习。 形成新概念(forming new concepts) 归类新实例(classifying new instances)
2)内隐学习说
内隐学习说(implicit learning theory) 的基本观点
经典模型在1980年代以前有重大影响,但逐渐遇 到三类困难,对应其三个基本观点
对明确的定义属性的质疑
对“鸟”列举出“会飞”的属性 什么是游戏?
对清晰的边界的质疑
相同的物体,不同的人会将它们归入不同的类,甚至同一个人 会在不同条件下将同一个物体归入不同的类
对平等的成员的质疑
同一个概念中的不同样例存在典型性等级
“集体充分的” (collectively sufficient)是 指任何事物只要具有某一概念的特征集合里的所有 属性,则它自动成为这个概念的成员来自经典模型的三个基本观点
概念是对一系列属性的心理表征
概念不是对特定概念成员的表征,而是对一个概念的所有成员 必须具有的共同属性的表征,并且这些属性是充分和必要的,
定义-属性主题(defining-attribute theme)
概念核心与其辨认程序间的区分(Smith & Medin, 1981)
概念核心:由各种属性组成,对解释一个给定概念和其他概 念间的关系很重要
辨认程序:在区分现实物体时具有一定的作用,而且会对物 体的特征属性做出响应(可解释典型性效应)
拯救经典模型
特征比较理论(feature comparison theory)
概念的语义特征分为(Rips et al, 1973; Smith et al, 1974) 定义特征(defining feature):定义一个概念所必须具 备的特征,相当于概念的本质特征。 典型特征(characteristic feature):具有描述功能的 特征,相当于概念的非本质特征。
2、原型理论
针对自然概念的特点,心理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 了原型理论(the prototype theory)来说明人头脑 中的概念结构
原型模型假设,概念的原型(prototype)包括了所有 共同的属性,而概念所有的样例(外延)充分相似于 原型(Rosch and Mervis, 1975)
2、概念的种类
区分概念种类的标准
概念所包含的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 概念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与相互关系 概念形成的自然性 概念的外延 概念的内涵
正统概念和模糊概念
二、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
对概念的研究
概念形成:个人掌握概念的过程
概念是如何形成、获得或学会的?
概念结构:概念的表征由哪些因素构成的以及这些因 素的相互关系
认知心理学
Cognitive Psychology
概念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内容
概念的含义和种类 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
赖建维:人工概念形成实验与空白试验法
概念性质的理论描述 范畴特异性语义缺失
一、概念的含义和种类
概念(concept)是知识和思维的元素(Markman & Ross, 2003)
三、概念性质的理论描述
探讨词语涵义的概念的认知心理学模型可分 为两大类
基于相似性的模型
经典模型 原型模型 样例模型
基于理论的模型
图式理论 心理本质论
类别化研究的四个领域
归类:类别判断
判断一个特别的例子是否属于某一个类别
判断:决定概念之间的层次关系
狗和猫是动物的下位概念
预测:针对类别的归纳推理
人们用概念来归类新物体、预期新物体的性质 概念知识可以解决问题、提供解释,让人们能够互相沟通,并建
立自己的偏好
Concepts and categories serve as building blocks for human thought and behavior (Medin, 1989)
人们知道一个事物是什么就可以预测其属性
概念的不稳定性研究
在不同对象和观点的影响下,概念化过程是怎样变 化的?
1、经典模型(classical model)
概念是由某些充分必要的属性清晰定义的
一个概念中的所有样例拥有共同的属性 而且这些属性的每个表征都是充分和必要的
“每个都是必须的” (individually necessary) 是指一个样例如果作为某一概念的成员,则必须具 有这个概念的每一个属性
某个样例和其他样例共享的属性越多,其典型程度就越高 所有的属性几乎都是非定义的,而且同一个样例可以和多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