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研究设计.
GK GK+1
...
OK OK+1
...
例:一位初中老师教授8年级4个班的科学课,研究 关注的是采用3种不同的新方法和1种传统方法对 科学课实验室部分的教学是否存在不同影响。 G1 X1 O1 G2 X2 O2 G3 X3 O3 G4 --O4 结果:O1=O2,O1和O2均大于O4,O3又大于O1和O2。
R G1 R G2 R G3 R G4 O1 O3 O5 O7 X1 X2 X3 --O2 O4 O6 O8
所罗门四组设计
• 是把前测-后测控制组设计和仅施后测控制组设计 组合起来得到的一种新的设计。 • 该设计有四个组:控制组、实验组各两组 • 表示形式: R G1 R G2 R G3 R G4 O1 O3 ----X --X --O2 O4 O5 O6
...
XK ---
R GK R GK+1
...
OK OK+1
...
例:一名4年级教师做一个有关辅助教学材料 对阅读成绩影响的实验。使用两种辅助教 学材料和传统材料,它们构成了3种实验变 量水平。
R G1 R G2 R G3 组1 组2 组3 15S用教材1 (X1) O1 15S用教材2(X2) O2 15S用传统教材(---) O3
例:教育心理学家做了一个观看问题解决的 电影对逻辑推理测验成绩的影响的研究。
R G1 R G2 R G3 R G4 O1 O3 ----X --X --O2 O4 O5 O6
因素设计
• 通常包括两个或更多的 自变量 通过计算任务时间来检测三种实验处理的作用, 每 40分钟观察一次,计算任务完成的平均时间 • 每一个自变量的所有水平可以和其他自变量的水 平结合使用(所罗门4组设计满足2x2因素设计) • 用数字来命名设计,整数的个数表示自变量数目 T1 T2 T3 ,整数的值表示具体的自变量的水平值(如 2x3x5 因素设计) 22 32 38 男性 • 组的数目是指定的因素设计中所有整数的连乘积 35 30 28 女性 • 交互作用:是对因变量的影响,就是说一个自变 量对另一个自变量各水平的影响不能保持一致。
定量研究设计
制作人:***
主要内容
• 实验研究 • 准实验研究 • 调查研究
核心概念
• • • • 实验设计 实验变量 被试 实验效度
• 广义而言,实验设计是为了指导实验而 预先策划的计划。 • 狭义而言,实验设计是试验者通过在试 验中确定、设置、建立变量来构建的。 • 常以符号通过图表来表示这些变量的排 列等。 RG X O
• 准实验研究:是指在实验中,使用原始组作为被 试,而不是随机安排被试接受实验处理。 • 效度问题:缺少随机分组本身潜在地影响着实验 的效度。
仅施后测、非对等控制组设计
• 没有随机地将被试组成不同的实验组 • 表示形式: O G1 X1 O 11 G X O 2 G2 --O2 2 2
...
XK ---
• 重复测量设计是指相同的被试在因变量上被测量 了不止一次的设计,它延长了观察的时间,检验 可能的延迟作用或者作用的持续时间。 • 表示形式: R G1 X O1--O2--O3 R G2 --O4--O5--O6
时间系列设计
• 包含有重复测量,并在两次测量之间插入一次实 验处理。 例:一名大学教授给有78名学生的一个班讲授“德 育导论”课。学生被随机分为两组,在为期一学 期的这门课上进行每周两小时的讨论,小组讨论 从第三章开始,此后每隔两组进行一次测试,实 验组在第2次和第3次考试间的讨论课的时候观看 和谈论相关录像带。 R G1 O1--O2--X---O3---O4---O5---O6---O7 R G2 O8--O9-------O10--O11--O12--O13--O14
前测-后测、非对等控制组设计
一般形式: G1 G2 GK GK+1 O1 O3 X1 X2 O2 O4
...
...
...
...
O2K O2(K+1)
O2K-1 XK O2K+1 ---
例:在4年级进行一项采用两种新的阅读方案的教学 实验,研究各方案对学生阅读成绩可能产生的影 响。
G1 G2 G3 O1 O3 O5 X1 X2 --O2 O4 O6
• 自变量可以有一个或多个,通过操控自 变量可以决定实验效果,在实验中,这 种可操控的自变量就是实验变量。 • 实验变量的水平被称为实验处理。
仅施后测控制组设计
• 最简单形式:一个接受实验处理的组和控制组。 • 表示形式: R G1 X1 O1 O 1 1 R X O 22 2 22 RG G --O
对实验结果的解释
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 1、对于某一特定的实验结果,它的意义是什么? 2、怎样的比较可以确定是否存在某种影响?
例:对于一个包含4个组的前测-后测控制设 计,设计图示如下:
R G1 O1 X1 O2 R G2 O3 X2 O4 R G3 O5 X3 O6 R G4 O7 --O8 1.结果:O1=O3=O5=O7=O8,O1≠O2,O3≠O4, O5≠O6,O2=O4但O2、O4≠O6 2.结果:O1=O3=O4=O5=O6=O7=O8,O1≠O2 3.结果:O1=O3=O5=O7,O2=O4=O6=O8, O1、O3、O5、O7≠O2、O4、O6、O8 4、怎样的比较来确定独立于实验的被试是否有变化
例:一名教师想了解两种不同的美国历史教 材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的教学效果。
教材(M) M1 M2 A1 高能力被试者20名 高能力被试者20名
后测
历( 史因 变 考量 分)
能力 A2 中能力被试者20名 中能力被试者20名 水平 A A3 低能力被试者20名 低能力被试者20名 教学时间:一学期
重复测量设计
前测-后测控制组设计
• 最简单形式:一个接受实验处理的组和控制组。 • 表示形式: G1 O2 R G1 O1 X1 O 2 R O X O4 2 33 2 RG G2 O --O 4
...
...
R GK R GK+1
...
...
O2K O2(K+1)
O2K-1 XK的长短 对空间关系的测验成绩的影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