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实用康复课程
精品课件
足外翻与足弓塌陷
精品课件
足外翻-评估
小腿中点 跟腱中心 跟骨中点在一条直线上 跟骨重心偏外为外翻 偏内 为内翻
精品课件
足弓评估
正常人的足弓高度是14MM-18MM 低于14MM的为扁平足 高于18MM的为高弓足
精品课件
足外翻-危害
可能导致损伤:足底筋膜炎,胫骨疼痛,跟腱炎,整个下肢及骨盆运动 链连锁反应 体态连锁反映:足弓坍陷-长短腿-骨盆歪斜-脊柱侧弯)
精品课件
距下关节外翻受限--跟骨外侧滑动
提示:患者侧卧,患侧在下,治疗侧足跟搭在治疗床外面, 治疗师一手置于治疗床与外踝之间,握住外踝,起到固定的作用 利用另一只手的大鱼际肌,利用重心的转移在治疗床边发力 该手法违反了凹凸法则,但南加州的“foot nerds”们(包括我在内)一致认为,横移 手法是促进跟骨外翻的最好方法(原因可能是距下关节面与球面相比更为平整)
精品课件
体态不良解决方案
整体观分析体态(因为相互影响) 肌肉状态 动作模式 基本是这三个 步骤 1.松解 拉伸 过短肌肉 2.激活训练过长肌肉 3.神经肌肉再教育(纠正动作模式)
缩短/过紧的肌肉:腓骨肌,髋内旋肌 拉长/变弱的肌肉:胫骨前肌,胫骨后肌,足部小肌群,髋外旋肌 站立模式 走路 跑步模式错误 (想像髌骨为两盏灯)
精品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距下关节的关节运动
精品课件
距下关节的运动
内收:0-25度 外展:0-12度 内收:描述的是足部在水平面上的运动,其前表面上的点往中心线移动。 外展:相反动作,前表面上的点远离中心线。
精品课件
足部运动
旋前:合并踝关节及足部任何部位的外翻外展及背屈动作 旋后:合并踝关节及足部任何部位的内翻内收及跖屈动作
提示:使腓骨相对于胫骨后移,腓骨移动的同时,命令患者主动内翻 踝关节
原则:在无痛范围内进行调整治疗手法的方向和强度 重复上述手法治疗动作数次(每组十次) 在无痛范围内进行主动活动
精品课件
胫腓远端关节松动(内翻痛)
提示:患者俯卧,脚踝下方悬空,胫骨远端保持在固定平面上一只手稳 定胫骨,使其轻微内旋 另一只手 使腓骨前移
精品课件
二.增强踝关节本体感觉
静态: 1.单腿站 2.单腿闭眼站 3.摆手摆脚 4.小工具 Y字 动态: 1.单腿跳
精品课件
跟腱炎
跟腱是人体最大 最粗壮的 肌腱,它是腓肠肌和比目 鱼肌的连体腱。跟腱近端 是由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 纤维各占一半。 腓肠肌纤维构成面向后侧 及外侧的肌腱部分,而比 目鱼肌纤维构成前内侧部 分的肌腱
精品课件
四.上顶下踝(崴脚后腓骨下滑)
精品课件
跟骨-骰骨附属运动检查--骰骨附近痛
提示:检查者一只手放在检查床上,以稳定检查侧的跟骨,外侧的另 一只手抓住骰骨,拇指放在足底,食指和中指放在骰骨上面。
使骰骨在“外上-内下”方向滑动-在一个平面内施加对其施加平移的 力(在治疗平面内)
注意观察受试者在检查中的症状反映,运动程度,运动终末感。
诊断与检查: 1.触诊足底筋膜近端附着部 2.主动与被动踝关节背屈ROM
精品课件
干预手段及疗效
1.松解足底周围软组织 2 . 使用小腿肌肉或特定足底筋膜拉伸练习,可缓解短期(2-4个月)疼痛 与改善小腿柔韧性。小腿肌肉拉伸,一天3次或2次:每次拉伸时间或持 续拉伸(3分钟),或间歇(20秒)拉伸。 3.距小腿关节后向滑动,距下关节侧向滑动 4.纠正走路运动模式 5.泡脚
精品课件
踝关节扭伤-习惯性崴脚
原因:踝关节损伤后 活动度 周围肌肉力量 本体感觉会下降
精品课件
踝外侧韧带
韧带有关节内韧带和关节外韧带,一般功能:稳定关节,防止关节过度 移动
精品课件
踝关节内侧韧带
精品课件
肌肉
精品课件
趾长屈肌
胫骨后肌: 跖屈 内翻 趾长屈肌: 跖屈 内翻 第二到五跟趾头的屈曲
精品课件
崴脚-关节活动度受限(伴随疼痛) 距上关节-关节松动术
一.:主要解决被动背屈受限(伴随疼痛) 1.距骨后滑: 方法:一手固定胫腓骨 一手的掌指关节 把距骨往下按(站在治疗脚踝的外侧) 提示:在患者治疗侧跟腱与固定平面之间垫上毛巾, 减少摩擦,治疗师用一只手固定胫骨,另一只手 食指,拇指形成V型,对距骨施力,使之后移。
精品课件
足跟痛
医护人员认为是他们治疗最常见的足部疾病,占所有损伤的8%,每年大 约有200万美国人患有足底筋膜炎。
临床表现:足跟内侧庝:休息一段时间 后行走的最初几步,疼痛明显;负重时 间延长,疼痛加重;近期负重活动增加, 疼痛常常突然发生。
精品课件
风险因素 诊断与检查
风险因素: 临床医师应该考虑,在非运动人群中,踝关节背屈活动性受限和较高的体 质指数,是足跟痛或足底筋膜炎的易感因素。
精品课件
三.解决背屈受限,距骨复位-踝关节牵引
踝关节露出床面,卡住距骨
精品课件
六.跖屈受限-距骨前滑
提示:治疗师用一只手稳定治疗侧胫骨, 将手指当作一个软垫放在踝关节与治疗床之间 在受伤踝关节的一侧,通过转移身体的重心, 使跟骨前移,当然也包括距骨。
精品课件
三.解决胫腓远端关节附属运动受限(伴随内翻疼痛)-动态松动
精品课件
距下关节外翻受限--跟骨外侧滑动
提示:患者侧卧,患侧在下,治疗侧足跟搭在治疗床外面, 治疗师一手置于治疗床与外踝之间,握住外踝,起到固定的作用 利用另一只手的大鱼际肌,可以松动:1)后距下关节,或2)前距下关节。利用 重心的转移在治疗床边发力 该手法违反了凹凸法则,但南加州的“foot nerds”们(包括我在内)一致认为,横移 手法是促进跟骨外翻的最好方法(原因可能是距下关节面与球面相比更为平整)
踝关节
精品课件
教学思路
一.基础解剖-骨与关节运动 二.常见问题处理 崴脚-关节活动度受限 习惯性崴脚 足跟痛 跟腱炎 足外翻-扁平足
1.病史/评估 (危害) 2.处理方案(损伤机制)
精品课件
足踝-骨及骨性标志
1.第五跖骨底 2.骰骨 3.舟骨粗隆 4.距骨 5.跟骨 6.跖骨 7.趾骨 8.跗骨
精品课件
踝关节
肌肉松解 :胫骨前肌 跖屈肌肉 拉伸 直膝跖屈 屈膝跖屈
关节松动:距骨后滑 向后拖拽 ---背屈受限/疼痛 距骨前滑--跖屈受限/疼痛 胫腓远端关节松动--内翻受限/疼痛 跟骰关节松动-骰骨处疼痛
肌力训练:直膝 屈膝 跖屈 背屈 内外翻(跖屈 背屈) 稳定性训练:静态单腿站 Y字 动态稳定性
精品课件
胫骨前肌:
训练:1.弹力带背屈 内翻 2.脚跟走路 3.静力性背屈负重 松解:手法松解 泡沫轴松解 拉伸:跖屈 外翻
精品课件
康复方案-增加踝关节活动度
1.背屈 跖屈活动度 :松解拉伸腓肠肌 比目鱼肌 关节松动 2.内外翻及水平内收外展 活动度练习
精品课件
康复方案-增强踝关节力量
精品课件
大脚趾的屈曲
胫骨后肌
精品课件
胫骨前肌
起点:胫骨外侧 止点:内侧楔骨内侧和第一跖骨底 功能:足背屈、旋外、内翻
精品课件
腓骨长肌
起点:腓骨外侧 止点:内侧楔骨和第一跖骨底 功能:趾屈、足外翻
精品课件
腓骨短肌
起点:腓骨外侧 止点:第五跖骨底 功能:趾屈、足外翻
精品课件
足底肌肉
训练: 抓毛巾 单腿站 脚趾走路 拉伸:脚趾背屈
精品课件
病史:主诉
主诉:一段时间不活动(比如睡觉,长时间卧床)之后跟腱出现局部疼 痛并感觉僵硬,轻微活动后症状减轻,但活动之后症状可能加重。
精品课件
风险因素
内在因素:诊断评估 1.踝关节背屈活动度受限 2.距下关节活动度异常 3.踝关节跖屈力量下降 4.足旋前增加 5.跟腱结构:异常的超声信号
精品课件
外在因素
1.训练错误:例如,跑着训练时 距离突然增加 强度突然增大 爬坡训练 停训后重返训练等 2.环境因素:例如,冬季训练患跟腱庝的比例比夏季要高,原因可能是 低温下增加了跟腱和腱围之间的摩擦。 3.设备缺陷。
精品课件
四.干预手段及疗效
1 . 软组织松动术与拉伸:松解并拉伸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跟腱(可用来减轻跟腱 病患者的疼痛,改善起灵活性和功能) 2.理疗(减轻跟腱病患者的疼痛和僵硬) 3.改善患者足背屈 内外翻的活动度 3 . .脚踝跖屈离心训练:不含有离心运动成分的单侧离心提踵,健侧下肢帮助患 侧踝关节到起始位置,动作需要缓慢且有节律的控制,中等疼痛但不剧烈,练习 3组,每组15次。在膝关节屈和伸两种条件下做,坚持12周,每天做2次。渐进性 增加负重(跟腱中部患跟腱病的患者收到较好疗效,6-8周内出现症状缓解) 4.步态训练:改善外八步态
精品课件
神经
精品课件
腓总神经的评估与牵拉
髋关节屈曲-膝关节伸直-踝关节跖屈-足内翻.(足趾与踝部屈曲方向 一致)
精品课件
神经松解--腓总神经的松解
精品课件
皮神经(腓肠神经)评估与牵拉
髋关节屈曲-膝关节伸直-踝关节背屈-足内翻 (足趾与踝部屈曲方向一 致)
精品课件
胫神经评估与牵拉
髋关节屈曲-膝关节伸直-踝关节背屈-足外翻 (足趾与踝部屈曲方向一 致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1.外踝 2.内踝 外踝低内踝高
精品课件
关节-距上关节(踝关节)
精品课件
距上关节(距胫关节)-关节运动
只有一个自由度:背屈 跖屈 正常背屈:0-20度 正常跖屈:0-50度
精品课件
背屈
精品课件
距上关节-辅助运动
精品课件
距下关节的运动
内翻:将足背的跖面上任何一点往靠近中心线移动 外翻:将足背的跖面上任何一点往远离中心线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