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填空题及答案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填空题及答案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模拟试题二填空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z1、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正式使用“语文”这一名称。

2、1992 年,国家教委颁发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

3、回归生活世界是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

4、发展语文能力包括:发展语文的一般能力,应用能力,审美和研究能力。

5、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调动学生的语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

3 i7 S
6、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

7、写作是个体智力潜能的言语行为,所表达是某一个体对事物独有的认识。

8、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智力水平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智力潜能的标志。

9、语法修辞等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它是以概念和命题的形式出现的。

* h& l
10、在西尔斯和里奇的著作《教育技术的定义和研究范围》一书中,将教育技术定义为“关于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1.我国传统学习方法主要是通过(接受)、(仿效)和练习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

2.语文学科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学习方法包括制定计划的方法、(有效预习)的方法,(高效听课)的方法,优质作业的方法、(扎实复习)的方法,(课外学习)的方法和(系统小结)的方法。

3.语文学习常规过程中探究阶段的学习方法指导应该主要指导(感知)、分析和(综合)。

4.语文学习常规过程中运用阶段的学习方法指导应该主要指导知识和经验的(构建)和(迁移)。

1、中国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六艺)
2、中国古代识字教学的经验有(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识字课本使用韵语和对偶,便于朗读、记诵(正确处理“文”与“道”的关系),联系日常生活,(注重激发兴趣)
3、古代阅读教学的主要经验有(熟读精思博览)和(评点法)。

4、中国古代封建教育的主干课程是“(五经)、“(四书)”。

它们作为古代语文教材的典范,一直被沿用到清末。

5、(1903)年,语文开始正式单独设科。

6、1956年,我国语文教学进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

7、1953年.发生了有名的“关于(《红领巾》)教学”的讨论。

1.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汉语文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语文包含着多样文化,而且具有较强的文化(教育)作用和文化(传承)作用。

3.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还具有(基础)性、(实践应用)性和(综合)。

4.语文课程的基础任务是(丰富语言材料的积累)。

5.语文的一般能力包括(运用检索工具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1.语文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辩证统一
U2 V5 k* {3 Q' h2.解决学生问题,满足学生需求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也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3.教学资源包括(物质)和(人)。

4.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少数优秀学生,而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强化改进学生的学习,为教师提供(反馈)1.阅读是一种言语操作技能。

它是一种读者借助(内部言语),以简缩的形式对读物进行加工改造的智力活动过程。

2.学校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3.阅读的本质决定学生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读书(主体)。

4.阅读阐释阶段大致需要经历(披文感言)、拓展运思,得意体情、(言语表述)等活动。

5.欣赏性阅读具有认识属性,(文化)属性和审美属性。

6.学习经典文篇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文化素养)。

7 读解策略包括(认知语言)的策略,还原语境的策略;(提纯撮要)的策略;(联想生发)的策略,问题导向的策略。

8.语文教材中的语音文化知识又可称为“(用件)”,目的是供学声阅读后用。

9.阅读教学的基本属性是(对话)和(活动)。

10.思路就是反映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思维条理).作者的思路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形象性思路,抽象性思路和(临界性)思路。

11.对于论说义的教学,教师可以运用下列模式帮助学生理清作者思路:找观点,(提纲目),探思路,(释逻辑)述思路。

12.语感是主体对于言语的敏锐直觉力和深刻(理解力)。

13.言语分析的具体方法有阍点评注法,(语感笔记法),(佳句模写法)。

14.诵读技巧主要有处理停、连.表达(重音),把握(语气)和掌握节奏。

1.作文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言语活动,同时又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和(心智)活动。

2.写作过程一般要经历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转化,从(模糊)思维向(具体)思维的转化。

3.作文教学中审题的指导方法有(审读圈点)法,(结构分析)法,题目补充法和(比较辨题)法。

口语交际教学
1.口语交际教学日标的特征是(发展)性,整体性和(操作)性。

2.表达与交流的心理特点表现为(临场)性,(敏捷)性.体态语的运用.运用语音(表情达意)。

3.谈话是指说与听在共同创设的(语言情境)相互应答的活动形式。

其主要特点是信息双向交流或多向交流,(话题灵活),语句松散等。

1.语文知识内容包括社会的语言言语规律,(他人的言语经验)和个体的(言语规则)
2.语法修辞等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它是以(概念)和(命题)的形式出现的。

1.在西尔斯和里奇的著作《教育技术的定义和研究范围》一书中,将教育技术
定义为“关于(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设计课件时一般要考虑树型结构、(呈现方式)、呈现控制和(拓展选择)。

1.语文教师的语文专业知识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学和(文学)、(语文教育史)。

2.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涉及钻研教材、(设计教学)、驾驭课堂、处理作业、组织(语文课外活动)
1、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目的是:认识语文教学现象,揭示语文教学规律,指导语文教学实践。

2、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特点是:融入性、先后顺序性。

主辅配合性。

3、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4、语文课程三维度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树立语文教学新理念,在学习方式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6、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语文能力,包括发展语文的一般能力、应用能力、审美能力、研究能力。

7、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辨证统一,是语文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

8、学生需求包括求知需求、情感需求和发展需求。

解决学生问题,满足学生需求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也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9、教学评价目的、作用及时间的不同,一般将教学评价划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种类型。

10 语文教案要求科学性、实用性、有个性色彩。

11 个性化的阅读,已成为新世纪改革阅读教学的一个科学理念。

12 阅读教学的基本属性是:活动和对话。

13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是:服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14 作文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和心智活动过程。

15 写作经历两个转化,一是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转化,二是模糊思维到具体思维的转化。

16 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有口语交际的态度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17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原则是:科学性原则、适用性原则
1.陈述性知识是以概念和命题形式出现的。

2.作文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言语活动,同时又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和心活动。

3.语感足主体对于言语的敏锐的直觉力和深刻的理解力。

4浯文正式独立设科是在1903年。

5.指导学生阅读时理清作者思路的步骤是:找观点、提纲目、探思路、释逻辑、述思路。

6.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辨证统—,是语文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

7.中国占代封建教育的主干课程是“五经”、“四书’
8.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汉语文是汉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9.阅读刚释要经历披文感言、拓展运思、得意体情、言语表述等活动
10 一个课件设计时—股要考虑树型结构、呈现方式、呈现控制和拓展选择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