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程能力分析规范

过程能力分析规范

过程能力分析规范
(IATF16949-2016)
1、目的
对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监控,从而达到改进与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对生产过程能力的分析。

3、职责
质量管理部负责数据收集,并负责过程能力分析。

4、工作程序
4.1基本内容
4.1.1过程能力:是指过程要素已标准化即在受控下实现过程目标的能力。

受控状态是指对象、方法、手段、场所、时间都已确认。

4.1.2过程能力指数:是指过程能力与过程目标要求相比较的定量描述的数值,即指过程结果满足质量要求的程度。

4.1.3计数值:凡是不能连续取值的,或者说即使使用测量也得不到小数点以下的数据,而只能得到0或者1、2、3……等自然数的这类数据,称之为计数值。

(如:疵点数、砂眼数、气泡数、缺陷数等等)。

4.1.4计量值:凡是可以连续取值的,或者说可以用测量工具具体测量出小数点经下数值的这类数据。

(如:长度、直径、重量等等)
4.2过程能力分析。

4.2.1按《控制计划管理办法》中规定的要求进行过程能力分析。

4.2.2过程能力分析的方法。

4.2.2.1初始过程能力分析
a)在过程设计和开发阶段,相关单位应制定一个初始过程能力分析计划,包括生产件批准程序规定的生产条件、人力条件、测量系统分析时间进度及生产控制中被标识的所有特殊特性。

b)在提交生产件批准之前,相关单位必须完成初始过程能力的分析。

如果初始过程能力分析不足时,相关单位必须分析原因,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制定纠正措施解决问题。

并且重新进行初始过程能力研究,直至初始过程能力达到要求。

若在提交生产件批准之时,初始过程能力不能达到要求时,应获得顾客认可。

4.2.2.2当质量特性属于计数值的情况下时,如使用客户未提出所要求的方法进行分析时,则使用PPM 值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a) PPM 值的分析计算公式(百万分之不良品数)
不合格品数
不合格品数
PPM = 106
合格数
b)评价方式
PPM
等级 等级说明
PPM ≤233
A 过程能力足够。

233<PPM ≤577
B 过程能力尚可,视产品特性的要求,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

577<PPM ≤1350
C 过程能力不足,必须采取改进措施。

4.2.2.3当质量特性属于计量值数据的情况下,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a)当给定双侧公差,质量数据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M )相一致时,用符号Cp 表示。

计算如下:
Cp= ≈ Tu -T L
6s Tu -T L
6s
式中:
Tu─公差上限;
TL─公差下限;
S─标准偏差。

b)当给定的双侧公差,质量数据分布()与公差中心(M)不一致时,用符号Cpk表示。

计算如下:
Cpk≈
式中:ε=│M-│(其中ε为中心偏移量)
Cpu≈
d)当给定单向公差的下限公差时,用CpL表示。

计算如下:
CpL≈
4.2.2.4工序能力等级的评定。

范围等级判断措施
Cpk>1.67 1级工序能
力充分
1)当不是关键或主要项目时,放宽波动幅度;
2)降低对原材料的要求;3)简化质量检验,采用抽样
检验或减少检验频次。

Cpk≥1.33 2级工序能
力尚可
必须运用控制图或其他方法对工序进行控制和监
督,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波动;并对产品按正常规定进
行检定。

1≥Cpk>0.67 3级
工序
能力
不充分
需分析分散程度大的原因,制定相应措施加以改进,
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下,放宽公差范围或加强
质量检验,全数检验或增加检验频次。

0.67>Cpk 4级工序能
力不足
一般情况下,应停止加工,找出原因,改进工艺,
提高Cp值,否则应全数检验,挑出不合格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