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7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完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B、有力作用在杠杆上不一定能使杠杆平衡C、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其力臂不可能为0 D、力臂就是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2.如图1所示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图1 3.下列温度中,约在36℃~37℃之间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B、标准气压下沸水的温度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 4.升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如图2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旗子就会上升,对该滑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是一个定滑轮,费力B、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C、这是一个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D、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用力的方向图2 5.甲机器的功率为1000瓦,乙机器的功率为2000瓦,两台机器正常工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机器做功一定多B、乙机器做功一定多C、甲机器做功一定快D、乙机器做功一定快 6.如图3所示,杂技表演者在离板后的上升过程中,她的A.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B.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增大C.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D.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图3 7. 下列四种情况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A、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B、扛着米袋慢慢爬上楼梯C、用力推汽车,汽车没动D、举着杠铃原地不动8. 下列物体,即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A、静止在树上的小鸟B、静止在高架上的列车C、正在下降的飞机D、在地面上跑动的运动员9. 在图4中,O是杠杆PQ的支点,在P点挂一重物G,在Q点分别作用不同方向的力F。
其中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最省力的是图()图4 A B C D Q O P Q O P Q O P Q O P 10.如图5所示的轻质杠杆,AO小于BO,在A、B两端悬挂重物G1和G2后杠杆平衡,若在此现象中,同时在G1和G2下面挂上相同质量的钩码,则()A.杠杆仍保持平衡B.杠杆A端向下倾斜C.杠杆B端向下倾斜D.无法判断图5 二.填空(每空1分,共31分图6 A F 11.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采用的是______温标,它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_____℃,________的温度为100℃,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选填“煤油”或“水”)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12.“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做__________________;固体很难被压缩或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
13.若不计摩擦及滑轮重,用如图6所示的滑轮竖直匀速向上提升重为100牛的物体A,则拉力F的大小为牛,物体匀速上升过程中,物体的动能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重力势能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此过程选填“是”或“不是”物体A的动能与势能间的转化。
14.小明用200 牛的水平推力,推动重为100 牛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4 米,所用的时间10秒,在这个过程中,重力做功为__________焦,推力做功__________焦,推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_瓦,该值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气体温度计,如图7所示,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由此判断当气温上升时,玻璃泡内的气体_________,该温度计的液柱面将_______。
图8 16.图8所示轻质杠杆OA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手对细线需施加的拉力物体的重力G(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若保持图中细线的悬挂点不变,将物体逐渐水平移至A 端的过程中,手对细线需施加的拉力,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
(后两空均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图9 17.如图9所示,物体所受重力是80牛,不计摩擦及滑轮的重,当用力匀速提升物体时,力F为牛,它相当于一个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若物体在10秒内被提高2米,则拉力F做的功为_________焦,拉力F的功率为_________瓦18.如图10所示,轻质杠杆AC可绕A点转动,AB0.2米,AC0.6米。
B点处挂一个质量为3千克的物体,C点处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物体的重力大小为_________牛,力F大小为________牛,这是一个________杠杆。
(选填“省力”或“费力”)若拉力F向左倾斜,此杠杆_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可能变成等臂杠杆。
19.某同学为了“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利用质量不同的实心铜块A和B、刻度尺、相同的小桌和沙面进行实验。
如图11(a)和(b)所示,他先将小桌放在沙面上,然后让铜块A从一定的高度下落到小桌的桌面上。
接着他按图11(c)、(d)所示,重新实验。
请仔细观察图中下落的铜块与小桌陷入沙面的情况,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A A A AB B a b c d 图11 ①实验中,该同学认为小桌下陷深度越深,说明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比较图11中的(a)、(b)和(c)实验过程及相关条件可知当物体质量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③比较图11中的(a)、(c)和(d)实验过程及相关条件可知当物体_______________时,质量越大,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9分)20.如图12所示,轻质杠杆OA在力F1、F2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请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和力F2的示意图。
21.如图13所示,O为杠杆AC的支点,在B处挂一小球,AOOBBC,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画出施加在杠杆上最小的动力F。
22.如图14所示,是温度计的一部分,其中图a所示是某一天的最低温度-5℃,图b所示的是这一天的最高温度10℃。
请在图中将这两个温度表示出来。
F1 O l2 A 图14 图13 图12 四. 计算题(4分4分6分6分23.杠杆平衡时,动力的大小为2牛,动力臂为0.5米,阻力臂为0.1米,求阻力的大小。
24. 物体在2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拉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5秒内前进了10米。
求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和功率。
F1 A F2 B O 25.如图15所示,一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已知OA=1.6米,OB=0.4米,在杠杆的B点挂一重为600牛的物体,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求(1)作用在杠杆上B点的力F2大小为多少牛(2)竖直作用在A点的力F1大小为多少牛图15 图16 26.工人用如图16所示的滑轮装置,将物体匀速向上提起,不计绳子和滑轮之间的摩擦及滑轮重,工人作用在绳子上的力为100牛,求①物体的重力。
②若工人拉动绳子做功100焦,则求绳子自由端上升的距离。
五.实验题(每空1分,共20分)27.如图17所示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___,最小刻度为_______,因此此温度计更适合测量________的温度,此时体温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_。
图17 28.如图18是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其中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图18 29. 如图19所示,小陈和小蔡同学做“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他们首先将杠杆的_______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调节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移动使杠杆在位置上平衡,这样是为了直接读出_____________。
接着他们改变钩码的数量和位置做了两次实验,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图19 实验序号F1 (牛)L1 (厘米)F2 (牛)L2 (厘米)1 2 4 4 2 2 3 5 5 3 小陈分析了表中的数据后得出杠杆平衡时,F1 L1 F2 L2。
小蔡分析了表中的数据后得出杠杆平衡时,F1L1 F2L2。
就实验数据来看,小陈同学的结论_______,小蔡同学的结论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为了进一步判断结论的普遍性,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_________用弹簧测力计(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这主要是为了改变杠杆受到力的__________。
(a)图20 (b)(c)C O A B C D O A O A C θ 30. 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支点、动力和阻力的概念后,想研究“用杠杆提起物体,能够提起物体的重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用如图20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用钩码代替物体悬挂在杠杆的C点(每只钩码重0.5牛),用测力计对杠杆施加向上的动力F,每次都将杠杆拉到水平位置保持静止,然后将图13(a)、(b)和(c)的实验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一、表二和表三中。
表一(动力F1牛)表二(d40厘米)表三(动力F1牛)实验序号支点到力F作用点的距离d(厘米)钩码重(牛)实验序号动力F (牛)钩码重(牛)实验序号动力方向θ(度)钩码重(牛)支点到力F作用线的距离l(厘米)1 40 2.0 4 0.5 1.0 7 左偏60 1.0 20 2 30 1.5 5 1.0 2.0 8 左偏40 1.5 30 3 10 0.5 6 1.5 3.0 9 竖直向上2.0 40 10 右偏40 1.5 30 11 右偏60 1.0 20 ①分析比较表一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该小组同学想利用图20(a)的实验装置研究杠杆上同一点C提起物体的重力大小与______________的关系。
②分析比较表二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动力F的方向和d的大小不变时,杠杆上同一点C 提起物体的重力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分析比较表三中第二列和第三列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当动力F和d的大小不变时,杠杆上同一点C提起物体的重力大小与动力F __________有关。
④该小组同学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又测量了支点到动力F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并将测量结果填写在表三中的最后一列,分析表三中最后两列数据,归纳得出的结论是动力大小不变,杠杆上同一点C提起的物体重力大小随__________变大而变大。
⑤该小组同学还想探究杠杆提起物体的重力大小与重物在杠杆上的位置的关系,则应该保持动力的大小、作用点、__________不变,改变_____________进行探究。
2017年第四教育署初二第二学期期中试卷答案题号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20分)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