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机及分析化学11_12期中试卷

无机及分析化学11_12期中试卷

浙江大学20 11 –20 12 学年 秋冬 学期《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期中考试试卷请考生仔细阅读以下注意事项:1. 诚信考试,沉着应考,杜绝违纪。

2. 开课学院: 理学院3. 考试形式: 闭 卷,允许带 一张A 4纸资料及计算器等文具 入场4. 考试日期: 2011 年 11 月 日,考试时间: 90 分钟考生姓名: 学号: 所属院系: _一、 选择题(单选题,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括号内,共20分)1. 已知K a (HAc) = 1.8⨯10-5,K a (HCN) = 6.17⨯10-10,K b (NH 3) = 1.8⨯10-5 浓度相同的 NaCl ,NH 4Ac ,NaAc 和 NaCN 水溶液,按它们的c (H +)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为:……....................( C )A. NaCl>NaAc>NH 4Ac>NaCN ;B. NaAc>NaCl ≈ NH 4Ac>NaCN ;C. NaCl ≈NH 4Ac>NaAc>NaCN ;D. NaCN>NaAc>NaCl ≈ NH 4Ac 。

2. 下列各实验数据中,有效数字为四位的是….……………………………………..……….…( C )A. c (H +) = 0.0205;B. pH = 10.42;C. w (CaCO 3) =92.12%;D. p K a =11.80。

3. 难溶电解质CaCO 3在浓度为0.1 mol ⋅L -1的下列溶液中的溶解度最大的是…………....…..( B )A. Ca(NO 3)2;B. HAc ;C. Na 2CO 3;D. KNO 3。

4. 使人体血液pH 值维持在7.35左右的主要缓冲系统是………………………………...……( B )A. NaAc + HAc[K a (HAc) =1.8⨯10-5];B. NaHCO 3+H 2CO 3[K a1(H 2CO 3) = 4.3⨯10-7];C. Na 2CO 3+NaHCO 3[K a2(H 2CO 3)=5.6⨯10-11];D.NH 4C1+NH 3⋅H 2O[K b (NH 3⋅H 2O)=1.77⨯10-5]。

5. 下列稀溶液,渗透压最小的是…………………………………………………………… ..…( D )A. 0.02 mol ⋅L -1NaCl ;B. 0.02mol ⋅L -1CaCl 2; C . 0.02 mol ⋅L -1HAc ; D. 0.02 mol ⋅L -1葡萄糖。

6. 一元弱酸溶液的c (H +)通常用简式a a )H (K c c ⋅=+进行计算,但需满足.............................( D ) A . c a ⋅K a ≤ 20K w ; B. c a ⋅K a ≥ 20K w ; C. c a /K a ≥ 500 ; D. c a ⋅K a ≥ 20K w 且c a /K a ≥ 500。

序号:学号:姓名:7. 某弱酸型指示剂(HIn)的p K (HIn) = 4.0,其理论变色范围为..................................................( B )A. 2.0~3.0;B. 3.0~5.0;C. 4.0~5.0;D. 9.0~11.0。

8. CaF2饱和溶液浓度为2.0⨯10-4 mol⋅L-1,其溶度积常数是……………….……………..……( A )A. 3.2⨯10-11;B. 4⨯10-8;C. 8⨯10-12;D. 2.6⨯10-9。

9. 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的反应NO(g) + CO(g) → 1/2N2 + CO2(g)的∆r H m(298.15 K) <0,欲使有毒气体NO和CO达到最大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C )A. 低温低压;B. 高温高压;C. 低温高压;D. 高温低压。

10.根据热力学知识,下列定义中不正确的是…….…....................................……………….…( C)A. ∆f G m(H2,g)= 0;B. ∆f G m(H+,aq) = 0;C. ∆f H m(H,g)= 0;D. ∆f H m(H2,g) = 0。

11. 0.1mol⋅L-1KI和0.08mol⋅L-1AgNO3溶液等体积混和制成AgI溶胶,对其聚沉能力最强的是( C)A. NaCl;B. MgCl2;C. AlCl3;D. Na3PO4。

12. 难挥发物质的水溶液,在敞开系统中保持沸腾时,它的沸点…….…………………...…( A)A. 不断上升;B.不变;C.不断下降;D.无法预测。

13. 某反应的平衡转化率为35%;若反应条件不变加入催化剂,此时它的平衡转化率是……( B)A. 大于35%;B. 等于35%;C. 小于35%;D. 无法确定。

14. 在下列多元酸或混合酸中,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时出现两个滴定突跃的是……....…..( C)A. H2S (K a1=1.3⨯10-7 , K a2=7.1⨯10-15 );B . H2C2O4 (K a1 = 5.9⨯10-2 , K a2 = 6.4⨯10-5 );C . H3PO4(K a1=7.6⨯10-3,K a2=6.3⨯10-8,K a3=4.4⨯10-13);D . HCl + 氯乙酸(K a =1.4 ⨯ 10-3)。

15. 设AgCl在水中、在0.01mol⋅L-1CaCl2中、在0.01mol⋅L-1NaCl中和在0.05mol⋅L-1AgNO3中的溶解度分别为s0,s1,s2和s3,这些量之间的正确关系是.........................................................( B )A. s0 > s1 > s2 > s3;B. s0 > s2 > s1 > s3;C. s0 > s1 = s2 > s3;D. s0 > s2 > s3 > s1 。

16.在H2S水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B )A. c(S2-) =2c(H+);B. c(HS-) ≈c(H+);C. c(H2S) ≈c(S2-);D. c(H2S) ≈c(H+)+c(HS-)。

17. 下列操作不能消除系统误差是…………………………………………….........…………...( D)A. 校正仪器;B. 对照试验;C. 空白试验;D. 增加实验测定次数。

18. 在0.05mol⋅L-1HCN溶液中,若有0.01%的HCN解离,解离常数为…………..………...( A )A. 5×10-10;B. 5×10-8;C. 5×10-6 ;D. 5×10-7。

19.下列溶液的pH近似计算不受溶液浓度影响的是………………..…………………………( D)A. HCN ;B. NaCN ;C. NH4Cl ;D. NaHCO3。

20.某放射性物质的t1/2 = 8 h,1 g该放射性物质经24 h后还剩下……………………………( D )A.1/2 g;B.1/3 g;C.1/4 g;D.1/8 g。

《无机及分析化学》11~12学年秋冬学期期中试卷二、判断题(对的在题后括弧内打“√”,错或不完整的打“⨯”,共10分)1.催化剂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的∆r G m。

……....…….……( √)2. 同离子效应可以增大电解质溶液的pH 值,也可以减小其pH 值,但一定会使电解质的解离度降低。

………………………..................………………………………………………………..( √)3. 布朗运动使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

………………………..................................……...……( √)4. 在分析实验中,数据的精密度愈好,则该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愈高。

………………...……..( ⨯)5. 一级反应的半衰期t1/2与初始浓度c0的一次方成正比。

.................................................….…..(⨯)6. 弱电解质的浓度越低,则解离出的弱酸根离子浓度越小,解离度也越小。

......…………….( ⨯)7. 对难挥发性溶质的稀溶液,其依数性公式(如∆T b = K b⋅b B)中的b B应该是稀溶液中所有溶质质点的质量摩尔浓度的总和。

..............................................................……………………………..( √)8. 缓冲溶液用水适当稀释时,溶液的pH值基本不变,但缓冲容量减小。

…....………………( √)9. 加入少量电解质盐类,引起胶粒聚结沉降的作用叫盐析。

………………..………………...( ⨯)10. 实验测得某食盐溶液NaCl的解离度为87%,说明还有13%的NaCl未解离。

…………...( ⨯)三、填充题(每空1分,共32分)1. 在大量无机盐作用下,蛋白质从溶液中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盐析。

2. 把0℃的冰块放入-1℃的1 mol⋅L-1NaCl溶液中,冰块将融化。

3. 判断下列过程的熵变∆S是正值还是负值(填+、-号):(1)少量食盐溶于水中+;(2)活性炭表面吸附氧气-;(3) C(s)+1/2O2(g)→CO(g) +。

4. 渗透现象所必备的条件是(1) 半透膜;(2) 膜两边存在浓度差。

5. 已知反应2N2O5 (g) →4NO2 (g) + O2 (g) 在45℃时的反应速率常数k =6.3×10-4 s-1,此反应为一级反应,该反应的半衰期t1/2等于 1.1⨯103 s。

6.热量Q、温度T、焓H、吉布斯函数G、功W、熵s等物理量中不属状态函数的有Q、W。

7. 沉淀滴定中莫尔法以K2CrO4为指示剂,当出现砖红色沉淀时即达滴定终点;佛尔哈德法以铁铵矾为指示剂。

8. 常量滴定管的体积误差为±0.01 mL,在滴定分析中至少应消耗20mL滴定剂才符合滴定误差不大于0.1%的要求。

(以下每空2分)9. (已知H2CO3的K a1= 4.2 ×10-7,K a2= 5.6 ×10-11)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 mol⋅L-1HCl溶液滴定0.10 mol⋅L-1Na2CO3溶液,滴定终点的pH 为8.31;在滴定某Na2CO3试样的实验中消耗23.87 mL HCl,若T(Na2CO3/HCl) = 0.01238 g⋅mL-1,则试样中含Na2CO30.2955g,该HCl标准溶液的浓度c = 0.1168mol⋅L-1 (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M r = 106.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