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管理学

体育管理学

名词解释1、管理: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遵循事物客观规律,运用合理的管理手段、方法和程序,对管理客体通过实施、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创新等职能,协调他人活动,发挥各种资源作用,共同实现既定的目标的活动过程。

2、体育管理:指体育管理行为的实施者,通过采取管理和体育的方法,一实现体育管理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的职能,创造和谐的环境,充分发挥各种体育资源的合力作用,实现既定体育目标的过程。

3、从众:指群体成员为减轻群体压力,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群体标准保持一致现象。

4、规范:指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

5、个性:又称“人格”,指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常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个体倾向和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

6、态度:指对于物体、人物和事件的评价性陈述,它可以是赞成也可以使反对,它们反映了个体对于某一对象的内心感受。

7、认知失调理论:指态度之间以及态度行为之间存在的不协调或不一致。

8、知觉: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组织和解释自己的感觉印象的过程。

9、群体:是为了实现某特定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依赖的个体的组合。

10、体育管理体制:体育管理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和制度的总称,是实现体育总目标的组织保证。

11、社区:是以一定区域为基础,有相互关系,共同交往,冬天利益的社区群体,社会组织所构成的一个社会实体。

12、角色:人们对在某个社会单位中占有一个地位所期望的一系列的行为方式。

13、角色冲突:个人面临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角色期待是所形成的心理矛盾状态角色知觉:个体对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角色同一性:对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角色期待: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心理契约:在特定环境中,社会成员之间存在的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即成员间对双方行为模式的心理期待14、社区体育:除在学校和武装力量中开展的体育之外,在社会一切其他行业或活动领域的人们在余暇时间中开展的体育。

简答题:1、能力与行为:(1)、情商: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思想和行为能力。

(2)、内容结构包括:情绪知觉、评价和表达能力;思维过程中的情绪促进能力;理解与分析情绪可获得情绪知识的能力;对情绪进行有效调控能力。

2、群体过程对有效性影响:潜在群体有效性+过程增量—过程减量=实际的有效性3、群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A、群体成员性别构成 D、群体规模B、群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 E、外部威胁C、加入群体难度 F、以前的成功经验4、态度的心理结构:A、认知成分——对事物看法B、情感倾向——对事物好恶、带有情感色彩和情绪特征C、意向成分——对事物的行为5、直觉的情景因素:A、适应:由于刺激对感觉器官的持续性作用引起感觉性变化的现象。

B、对比:同一感觉器官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

C、敏感化:在某种因素影响下,感受性暂时提高。

D、感受性降低:在某些因素刺激下,感受性会降低。

6、群体特征:A、共同奋斗目标B、两人或两人以上构成C、有相应行为规范D、成员有归属感E、成员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7、管理的性质:答:管理具有二重性,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①科学性:指管理活动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基本客观规律。

②艺术性指强调管理活动除了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8、管理学的性质:A、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门软科学B、它的“载体”是“组织”C、它的任务就是管理人员的任务D、它的职能就是管理人员的管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E、管理师分层次的F、它的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9、体育管理的基本原理:A、系统原理B、人本原理C、责任原理D、效益原理E、动态原理10、学校体育管理特点:答:①综合性:是一种多因素的综合管理过程②阶段性:对不同的年龄阶段的教学内容不同11、体育课程结构;A、体育课教学B、课外体育活动C、课余训练竞赛D、社区体育活动12、举国体制作用:A、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B、是竞技体育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原因C、促进中国市场化程度不高的项目的发展13、举国体制改革原因;A、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B、体育自身发展C、它使体育无法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14、社会体育特点:组织形式灵活、自主性强、人群以中老年为主、内容非竞技性、文体一体化、规模小型化、时间晨晚为主、活动场所就地就近。

15、社区体育——中国城市社会新的增长点。

(为什么)A、居民体育利益取向发生变化a、计划经济体制时期 b、经济体制改革 c、改革开放后B、社会体育主动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16、情绪智力的内容结构?答:情绪直觉、评价和表达能力;思维过程中的情绪促进能力;理解与分析情绪课获得情绪知识的能力;对情绪进行有效调控的能力。

17、认知失调理论?答:态度之间以及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任何不协调或不一致。

该理论认为,任何形式的不一致都会令人感到不舒服。

换句话说,个体寻求的是一种能把失调降到最低程度的稳定状态。

18、体育管理学的意义?答:⑴能够以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来加强对体育实践的指导,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体育管理学的理论体系,是加快体育改革、开创体育工作新局面的需要;⑵能够促进体育工作的科学化和有序化进程,是提高体育管理效率、取得最大效率的需要⑶能够增强体育管理者的素质,提高决策和管理能力,是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体育管理者队伍的需要。

19、群体结构?答:角色、规范、地位、从众、正式领导。

20、国内外体育管理体制的比较?答:①政府管理型:政府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体育(例:苏联)②社会管理型:由各种社会体育组织进行管理(例:美)③结合型:由政府和社会体育组织共同管理(例:英、德)21、举国体制含义?答: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短时间内达到最终的目标的一种体质。

在体育领域内是指:坚持以国家利益为核心,集中有限的资源统筹有限的力量,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完善训练和竞赛管理的一种体育体制。

22、举国体制的问题?答:①竞技体育发展部完善②社体发展滞后,竞体缺乏群基⑶专业运动员的出路存在问题⑷体育产业的发展受到影响23、中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答:①调动社会力量办体育、调动国家、社会、个体的共同力量办体育②推进体育行政管理机构、管理模式的改革③积极稳妥地发展各类体育俱乐部24、我国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答:“以人为本”:从学生出发、满足学生需要“健康第一”:全面提高而不是某一方面的促进25、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答:①“教育者”乃至“教育家”,而不是“教练员”②将教学环境视为“培育”而不是“冶炼”③是“参与者”与“执行者”,而不是单纯的“实施者”与“操作者”④区分“学习体育”与“竞技体育”26、校园体育文化。

答:是指在校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体育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身体练习为手段,各类体育知识为主要内容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7、如何管理教师?答:除通常采用的一般的行政管理、教育管理法等,结合学校现行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办法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的“岗位津贴”评审、考核、奖惩等办法、制定具有奖励与约束并存的管理规定,显得尤为重要。

28、学校体育经费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事业拨款、学校筹借、社会集资、自行创收等。

29、学校体育与经济体育的区别?答:①目的不同②适应性不同:根据学生选项目和根据项目选运动员】③采取的方法不同:不同的教学方法④评价机制不同:学校鼓励和发展经济运动员的经济水平30、知觉的影响因素?答:知觉者主观因素,知觉的对象特征,归因理论31、竞技体育对全民健身活动的导向作用?答:①它的竞争性增强人民群众的健身意识;②它的技艺性吸引人民群众强身健体;③它的娱乐性和国际性提高人民群众参加群众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竞技体育对全民健身的示范作用:①全民健身是竞技体育持续发展的基础②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发展互利互补32、背景奥运会三大理念的定义?答:①绿色奥运:用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筹办奥运会,广泛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北京和中国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②科技奥运:紧密结合国内外科技最新进展,集成全国科技创新成果,举办一届高科技含量的体育盛会;提高北京科技创新能力,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和在人民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北京奥运会成为展示新技术成果和创新实力的窗口。

③人文奥运:传播现代奥林匹克思想,展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和市民的良好精神风貌,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加深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促进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人的精神与体魄之间的和谐发展;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以运动员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努力建设使奥运会参与者满意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打造“健康型”特色社区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 打造“健康型”特色社区二、活动时间: 6月1日—6月30日三、活动地点:芙蓉社区(注:部分赛事将设在芙蓉小学)四、活动内容: 1芙蓉社区打造“健康型”特色社区活动大会开幕式上,组织一支老年健身操队,经过精心排练,表演一支旋律欢快,舞姿优美的健身舞。

2在芙蓉社区的羽毛球俱乐部里举行羽毛球比赛3在芙蓉社区的乒乓球馆举行乒乓球比赛4在芙蓉广场举行中国象棋和围棋的比赛5在芙蓉小区里面举行趣味拔河比赛6在芙蓉社区的活动中心里举行趣味跳绳比赛7在芙蓉小学的操场上举行田径运动会8在闭幕式上由芙蓉小学的学生们表演一场晚会五、活动要求:(一)活动的领导和策划组织工作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由芙蓉社区居委会主要领导负责并确定一名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具体抓。

充分利用多种方式宣传学习《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中央8号文件精神,邀请市、区体育局领导和专家、教练到社区开展体育讲座,利用社区内的宣传墙报、专栏和广播深入持久地宣传《纲要》、《体育法》精神,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新闻媒体的联系 1.新闻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

重视和加强宣传,组织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积极主动加强与各新闻媒体的联系和沟通,构建立体宣传网络,扩大影响,为广大市民了解和参与体育健身搭建良好平台。

2. 在广播电台开展“健康型社区”专题报道;“健康型社区”主题电视公益宣传片,宣传“健康型社区”系列活动,吸引别人参加。

3. 在本市主要媒体上刊登主题专版 4. 通过主题宣传招贴画、宣传展板、宣传栏、专家咨询、讲座等形式,在社区和体育场所开展迎打造“健康型”特色社区活动主题宣传,同时充分发挥小区有线电视台、社区电子显示屏的覆盖优势,广泛开展宣传,让“健康型”特色社区深入民众,融入生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