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鉴赏诗歌的形象(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人物形象)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2、寻陆鸿渐不遇僧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3、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黄庭坚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注:诗人自绍圣初因修国史被政敌诬陷遭贬,到徽宗即位,政治地位才略有改善。

建中靖国元年(1101),出了四川,次年(即崇宁元年),又从湖北沿江东下,经过岳阳,准备回到故乡去。

这时,他已被贬七年。

问:诗中的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4.燕岩垂钓万里蓝天开俗眼,一江碧水净凡尘。

依依绿柳垂丝饵,且学姜公钓渭滨。

问题:诗中的诗人是一个什么样形象?5.分析下面诗歌的人物形象。

贫女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来被荐为工部侍郎。

②俭:通“险”,怪异。

时世:当代。

白居易《新乐府·时世妆》:“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③压金线:用金线刺绣。

压:手指按住,刺绣的一种方法。

6.试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7.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鉴赏诗歌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通过对考纲的解读,构建高考诗歌鉴赏考察的知识体系。

2、通过对诗歌鉴赏练习答案的解析,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基本答题模式。

3、通过练习,巩固学生的答题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鉴赏诗歌人物形象思维。

教学重点:1、明确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提问方式。

2、掌握回答鉴赏诗歌人物形象题目的模式。

教学难点: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把握诗歌塑造的人物形象。

一、考纲解读:1、要求学生根据《核按钮》上的考纲要求,理出该知识点涉及的5个知识点。

(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观点态度)2、教师点评并总结,明确近段学习目标:鉴赏诗歌形象。

二、知识点分解。

1、要求学生根据《核按钮》上的考点指要,理出该知识点涉及的3个知识点并板书。

2、学生自己点评后教师总结,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鉴赏诗歌人物形象。

三、明确学习目标:1、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把握诗歌塑造的人物形象。

2、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基本答题模式。

3、养成良好的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思维。

四、试题解析,把握规律。

1、《寻陆鸿渐不遇》僧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1)学生回答。

(2)学生自评:评分结果,原因所在?(3)给出参考答案:(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2)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

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

(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提示:抓住关键词——“菊花”“归”)(1)对照分析,自己的答题问题出现在哪。

2、《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黄庭坚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注:诗人自绍圣初因修国史被政敌诬陷遭贬,到徽宗即位,政治地位才略有改善。

建中靖国元年(1101),出了四川,次年(即崇宁元年),又从湖北沿江东下,经过岳阳,准备回到故乡去。

这时,他已被贬七年。

问:诗中的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1)学生回答。

(2)学生自评:评分结果,原因所在?(3)给出参考答案:(1)这首诗塑造出一位胸襟开阔,不畏磨难的诗人形象。

(2)“荒”字写出环境的恶劣国家的动荡,“鬓毛斑”表明作者年事已高。

(3)回首平生,瞻望前路,作者一笑间泯灭所有坎坷艰辛,可见其为人超脱豁达。

(提示:抓住注释——知人论世。

)(4)对照分析,自己的答题问题出现在哪。

3、总结规律:比较以上两题的答题,对你有什么启示?答题模式:形象+分析+主旨情感4、常见艺术形象类举,学生自行回忆找出代表诗人。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8)爱恨情长的形象。

五、习题演练:《燕岩垂钓》万里蓝天开俗眼,一江碧水净凡尘。

依依绿柳垂丝饵,且学姜公钓渭滨。

问题:诗中的诗人是一个什么样形象?答:(1)诗人是一个超脱率真的垂钓者。

(2)蓝天、碧水都与尘世无关,在这超凡脱俗的环境中学姜太公垂钓,诗人是意不在鱼,而在乎山水之间,(3)可见诗人的悠然闲适。

六、课堂小结:对照学习目标,整理本节课学习内容。

1、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把握诗歌塑造的人物形象。

明确:重点在于理解,理解的关键在于(1)联系作者;(2)抓关键词。

2、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基本答题模式。

明确:在把握人物形象时注意把握诗歌的指向性。

然后再去组织语言规范答题。

“形象+分析+主旨情感”3、养成良好的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思维。

明确:(1)条分缕析,层次分明。

(2)文本意识,有理有据。

5.分析下面诗歌的人物形象。

贫女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来被荐为工部侍郎。

②俭:通“险”,怪异。

时世:当代。

白居易《新乐府·时世妆》:“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③压金线:用金线刺绣。

压:手指按住,刺绣的一种方法。

5.本诗描写了一位哀伤、惆怅的贫女形象。

她风采优雅、品德高尚、勤劳能干,针线刺绣精巧,但生于蓬门陋户,伤叹无媒人可托,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

诗人借她表达了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练习一【本课时目标:掌握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方法】诗歌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的实物载体或事件动作(心理、神态)。

形象(意象)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作者自己)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捕捉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社会寓意,理解蕴涵在形象中的思想情感或观点态度。

(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即诗人自己或寄寓自己情感理想的他人形象。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写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即“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情节)形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如咏物诗的“物”和送别诗中的“动作细节”。

人物形象鉴赏的思路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1)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2)诗中形象的特点有哪些(3)形象中寄寓的作者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怎么样常见诗歌人物意象类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又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田园生活风光的喜爱与向往。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人物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激愤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郁愤之情。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等。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边塞报国或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例1、阅读王维《观猎》,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参考答案】一步:这首诗勾画出了一个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的将军形象。

二步:诗中“马蹄轻”写出奋力追击的情形,“忽过、还归”描写出策马疾驰的英姿,“回看”描写出踌躇满志的神情。

这些词句不仅生动描写了猎骑情景,三步:也真切表现了主人公的轻快感觉和喜悦心情。

表达诗中人充满生气的意态与豪情。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