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陌上桑》
学习目标: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熟读课文感受主人公罗敷不畏强暴、坚贞不屈、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2、学习本文使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以及排
比、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使用。
教学重点: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
2.感受主人公罗敷不畏强暴、坚贞不屈、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使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点拨法。
(合作、展示)
教学流程:
一、导入和明确学习目标。
1激情引趣:
“同学们,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那么,同学们,我国古代有四大美女西施、貂婵、王昭君、杨贵妃,他们都有着令人惊艳的美貌,今天,老师也要向同学们介绍一位古代美女,她有着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她的名字叫――罗敷。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陌上桑》。
2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熟读课文感受主人公罗敷不畏强暴、坚
贞不屈、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2)学习本文使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以及排比、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使用。
二、检验、展示预习
1组长检查并公示导学案完成。
2带领小组成员明确【知识巩固】部分答案。
【知识巩固】夯实基础知识,我的知识我梳理
(一)作家作品:
《陌上桑》又名《艳歌罗敷行》,是东汉时代一首著名的乐府民歌。
乐府,原是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关,职责是搜集、整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配上乐曲,由歌妓演唱,供统治阶级娱乐。
因为乐府以前搜集、整理、保存了很多诗歌,后来就把这些诗歌也叫“汉乐府”或“乐府诗”。
这样,乐府便从音乐机关的名称变为诗歌体裁的名称了。
(二)背景简介:
这是一首在东汉时期民间广为流传的诗歌,诗中的故事带有浓厚的传说性。
过去有人对诗里的故事做过猜测,认为:《陌上桑》讲的是赵王的家令王仁妻子罗敷的事。
罗敷出门采桑被赵王看见,赵王想把她霸占为妾,于是罗敷作《陌上桑L以表明自己的态度,制止了赵
王的卑劣行为。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分组试读,学生相互指出读错的地方。
共同解决生字问题。
2、学生质疑或教师点拨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及在诗中的意义。
(四)对照注释,准确翻译课文。
(注意加点词语)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
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
...,耳中明月珠;
缃绮
...。
少年见罗敷,
..。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脱帽著帩头
...,但坐观
...罗敷。
..。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
罗敷,“宁.可共载不
...?”
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
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
..府中
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三、自主合作交流
1、各组内研讨补充完成【深入挖掘】环节,总结答案要点。
2、自主合作交流(组长分配任务:板书、主展示、补充、拓展、总结、点评)
3、合作展示
【深入挖掘】深入挖掘文本,我的见解我表达
1.诗的头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2.第1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罗敷的美丽形象的?
3.诗中是怎样描写使君的可耻行为的?
4.罗敷是怎样对待使君的?她为什么要夸耀她的丈夫?这些夸张描写对刻画罗敷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四、课外拓展延伸
小组各成员交流【情感升华】环节内容,确定小组汇报方式,鼓励创新。
【情感升华】积累文学素材,锻炼口语表达。
读辛延年的《羽林郎》,并比较分析诗中的胡姬与罗敷的性格异同。
五、当堂测评
六、总结
七、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