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导学案
班级姓名
【基础梳理】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地理要素:包括等。
(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通过水循环、和等。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3.
(1)表现: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的演化。
(2)结果:保证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
4.地理要素的变化会“”。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陆地自然带
(1)成因:因、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类型,又形成与之相
对应的和土壤类型。
(2)特点:具有一定、呈分布。
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参照下面理想大陆气候分布图在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中填写自然带名称
【能力提升】
写出上图中A 、B 、C 的自然带名称
观察下图思考下列问题:
1.海拔相同的山脉在不同纬度上自然带数量有何差异?
2.苔原带在低、中、高纬度的山脉上分布的高度有怎样的变化规律?
考点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11年高考广东卷)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
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
这一地表过程是(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A
B C
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
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2011福建文综)下图为R 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 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 。
R 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 ,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 。
甲国在R 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
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 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我的收获与疑惑】
考点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012高考山东卷)右图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若干自然带
的关系图式。
读图回答1~2题。
1.R 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 )
A .苔原带
B .温带草原带
C .亚寒带针叶林带
D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导致自然带沿OF 方向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 .热量
B .水分
C .风力
D .光照
宝鸡
酒泉
35
100
105
(2012浙江文综)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
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线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
A.落绿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
C.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
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
【我的收获与疑惑】
【达标训练】
1.埃及尼罗河阿斯旺大坝的建成导致尼罗河下游地区地下水减少,土壤盐碱化越来越严重,肥力日趋下降,三角洲海岸后退,沙丁鱼产量锐减。
这说明了地理环境特征具有()
A.整体性 B.差异性 C. 非地带性 D.地带性
2.下图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
山麓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 )
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④D.③和④
3.图为我国某省区植被覆盖度(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沿经度变化示意图。
该省区可能是()
A.内蒙古自治区B.广东省C.西藏自治区D.甘肃省
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
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
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
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2)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