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世界主要陆地自然带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世界主要陆地自然带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世界主要陆地自然带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天山博格达峰部分垂直自然带谱,回答下列下列小题。

【1】图中①②③代表的自然带依次是()A.荒漠带、草原带、针叶林带B.荒漠带、针叶林带、草原带C.草原带、阔叶林带、针叶林带D.针叶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答案】A【解析】天山的山麓地带因降水少,所以①自然带为荒漠带,北坡因海拔高的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多,所以②自然带是草原带,③自然带是针叶林带。

【2】在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高度高达5500米左右,明显要比博格达峰的北坡雪线高,导致这种差异存在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坡度D.年降水量【答案】A【解析】珠穆朗玛峰的维度明显低于博格达峰,太阳辐射强,气温高,所以雪线明显高于博格达峰的北坡;而珠穆朗玛峰南坡受西南季风影响,其将数量比博格达峰的北坡多,受气影响雪线应降低;坡度对雪线的影响不大。

【考点】该题考查自然带分布。

2.(1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科罗拉多河发源于阿根廷与智利交界的安第斯山脉东坡,为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地区北边界。

流域位于南纬28°05′~39°03′,西经62°05′~70°20′,上游段(包括格兰德河)河长920公里,流域面积2.5万平方公里,如果从支流萨拉多河算起,河流全长1430公里。

干流自西向东流淌,在布兰卡港以南200公里处流入布兰卡湾,最后汇入大西洋。

材料二科罗拉多河流域水系示意图(1)描述科罗拉多河流域的地形特征。

(3分)(2)说出潘帕斯草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有利的区位条件。

(4分)(3)说出巴塔哥尼亚高原主要的自然带名称,并分析其成因。

(3分)【答案】(1)以山地为主(或上游以山地为主,下游以平原为主),(1分)地势西高东低,(1分)北高南低。

(1分)(2)大牧场放牧业。

(1分)气候温和,草类茂盛,(1分)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1分)临近港口,交通便利。

(1分)或答商品谷物农业。

(1分)气候温和,土壤肥沃,(1分)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1分)临近港口,交通便利。

(1分)(3)温带荒漠带。

(1分)地处中纬度,西侧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位于山地的背风坡,(1分)气流下沉,降水少,气候干燥。

(1分)【解析】(1)地形特征从地形类型和地势特征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图中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地势特征,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上游以山地为主,下游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

(2)潘帕斯草原为典型的大牧场业。

潘帕斯草原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临近港口,交通便利等有利条件,适合发展大牧场放牧业;也可以发展商品谷物农业,言之合理即可。

(3)巴塔哥尼亚高原是典型非地带性因素(地方性)形成的温带荒漠带:地处中纬度,西侧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位于山地的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气候干燥,形成荒漠带。

【考点】该题考查地形判断,农业地域类型,非地带性差异。

3.(30分)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活跃着十几万的浙江人,对沿线社会经济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读材料完成(1)-(3)题材料一古丝绸之路示意图材料二近年来一批浙江人在当地(虚线范围内)河谷地带承包大片农田种植棉花,然后就近加工成棉纱、棉布或衣服销售到沿线区域,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1)说出古丝绸之路经过的主要自然带(8分)(2)分析在当地农工商结合发展棉花产业的区位优势(12分)(3)十几万浙江人活跃在当地,阐述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10分)【答案】(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8分)(2)(耕地面积广阔,土地租金低(2分);规模效益明显(2分);有适于棉花生产的自然条件(或气候条件、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等)(2分);接近原料产地(或原料丰富)(2分);劳动力丰富而廉价(2分);陆上交通便利(2分);位于亚洲中心,连接东亚、南亚、西亚和北亚(或欧洲),市场广阔(2分);农工商结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分),形成产业链条,增强竞争优势(2分)(3)促进当地的资源开发;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供经济发展的信息;改变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产量;发展工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每点2分,答对5点及以上得10分)【解析】(1)古丝绸之路自东向西依次经过的气候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西亚的地中海式气候,所对应的陆地自然带依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自然条件为干燥的气候条件、灌溉水源充足、耕地面积广阔、土壤肥沃等;社会经济条件是土地租金低,生产规模大;劳动力丰富而廉价;陆上交通运输便利;连接东亚、南亚、西亚和北亚(或欧洲),市场广阔;农工商结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形成产业链条,增强竞争优势。

(3)十多万浙江人的到来能够带来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当地的资源开发;改变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产量;发展工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亚洲的气候、植被和经济。

4.下图中的虚线为某水平自然带在图示地区分布的最北界线。

读图回答下题。

与该自然带在我国分布的最北界线相比,图示界线A.纬度较高,主要原因是该地受海洋和暖流影响大B.纬度较高,主要原因是该地不受西北季风影响C.纬度较低,主要原因是该地多山地、丘陵D.纬度较低,主要原因是该地受寒流影响大【答案】A【解析】读图,图示区为日本的本州岛。

分界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分界,自然带即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界。

因为日本的季风气候海洋性强,又有日本暖流的影响,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的纬度较高,A对。

日本是季风气候,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B对。

分布的纬度比我国的高,C、D错。

【考点】气候类型及成因。

5.下图是某大陆沿某纬线植被类型示意图,该纬线附近西风漂流几乎环绕全球。

完成下列各题。

【1】①地的洋流是A.寒流,自南向北流B.寒流,自北向南流C.暖流,自南向北流D.暖流,自北向南流【答案】A【解析】从“该纬线附近西风漂流几乎环绕全球”这一信息可以判断纬线位于南半球(只有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可以全球环流),再结合该大陆的植被类型,判定该大陆为南美大陆。

①洋流位于南美大陆的西岸,是自南向北运动的秘鲁寒流,A项正确。

【2】关于图示植被类型相关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区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B.植被类型变化体现了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的变化规律C.温带荒漠的形成与这里地处山地的背风坡有关D.山地植被中可以发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答案】C【解析】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区的气候类型即可能是温带季风气候,也可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图示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于大陆的西岸,应该是温带海洋性气候,A项错误。

该大陆东岸也为沿海地区,但植被类型为温带荒漠,没有体现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的变化规律,B项错误。

大陆东岸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地带,降水稀少,形成了温带荒漠,C项正确。

该地位于温带地区,不会出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项错误。

【考点】洋流;自然带。

6.国家领导人近期出访了俄罗斯等四国,行程如图所示。

读图回答题。

【1】从俄罗斯到南非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①温带草原带②热带雨林带③热带草原带④热带荒漠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主要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从俄罗斯往南到南非依此经过的自然带有温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

图中虽经过赤道,但该地位于东非高原地区,地势高,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所以沿途未经过热带雨林带。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我国在非洲投资时优先选择的产业类型有A.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B.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C.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D.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答案】A【解析】经济发达地区技术、资金、人才资源丰富;非洲属于世界经济较为落后地区,非洲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

所以在非洲投资优先选择的产业类型为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产业转移。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本区位于(南、北)半球,判断的依据是什么?(4分)(2)某同学从图中分析出河流甲处形成了地上河,该同学的判断依据是什么?试分析该处地上河的主要形成原因并指出防止其进一步发展的相关措施。

(6分)【答案】(10分)(1)南(2分)依据:河口附近的沉积岛主要分布于河口南岸,说明地转偏向力向左(2分)。

(2)依据:从等高线的弯曲特点判断出该处河床比两侧高(1分)。

成因:过度开垦导致水土流失严重(1分);地形平坦,流速减缓,泥沙容易沉积(1分)。

措施:加强对上游植被的保护;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上游选择适当的位置建水库,调水冲沙。

(3点即可,每点1分,共3分)【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及读图分析。

(1)根据图示河口地区的沉积岛分布位置,判断河流水流向南岸沉积,北岸冲刷,故判断地转偏向力向左偏,故判断位于南半球。

(2)图示甲处的等高线弯曲反映“凸低为高”。

地上河的形成主要受泥沙淤积,主要从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和甲地区的地形平坦,而河流沉积严重,故形成地上河,治理措施主要从原因分析,可结合上游的水土流失问题,从植被保护和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分析措施。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示中提取有效信息,掌握区域分析的一般思维。

难度一般。

8.读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及植物景观照片,完成下列各题。

【1】对自然带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X方向湿度减少B.沿X方向热量减少C.沿Y方向湿度增加D.沿Y方向热量增加【答案】B【解析】图示X方向随纬度的增大,故热量条件减少,Y方向应为海拔高度的增高,水热条件的变化,故B项正确。

【2】照片显示的植物常见于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照片反映热带雨林植被,主要分布于赤道附近。

【3】与③自然景观类型一致的地区是A.山东丘陵B.江南丘陵C.德干高原D.巴西高原【答案】A【解析】③自然带分布于40°--60°附近,故判断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故与我国山东丘陵地区的自然景观一致。

9.下图为世界某种自然带的局部分布示意图。

据图完成:【1】该自然带的分布地区中,①地区的分布最高纬度较低(低于35°S),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陆地缺失B.纬度位置C.地形D.洋流【答案】A【2】②地区最热月均温约为24℃28℃,③地区西海岸最热月均温约为16℃21℃,造成③地气温比②地气温明显较低的最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洋流D.地形【答案】C10.下图中的a图为“某大陆局部地域自然带分布现状示意图”,b图为该地域“未来可能出现的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