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八章 新的新行为主义
观察学习的特点
▪ 1.观察学习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 ▪ 2.观察学习并不依赖直接强化; ▪ 3.观察学习具有认知性; ▪ 4.观察学习不等同于模仿。
观察学习的基本类型
▪
直接的观察学习(direct observational
learning) 指对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占大
多数。
▪
抽象性观察学习(abstract observational
★四、自我效能论
▪ (一)★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的含义 ➢ 1977年首次提出,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 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其后提出自我效 能感和自我效能信念。 ➢ 自我效能从本质上讲是自我生成的能力。
★(二)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因素
▪ 1.行为的成败经验
➢ 对自我效能的影响最大
息作出反应过程中的作用;
▪
5.坚持客观主义的态度。最终旨在说明或解释人的行为,
仍然严格遵循行为主义客观化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班图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 ★一、观察学习及其过程 ▪ 二、交互决定论 ▪ ★三、自我调节论 ▪ ★四、自我效能论 ▪ 五、集体效能论 ▪ 六、对班图拉观察学习理论的评价
班图拉(班杜拉,Bandura Albert)
于学习的三大理论体系。
➢ 注重社会因素影响,改变传统重个体轻社会的倾向。 ➢ 改变了传统重刺激-反应轻中枢过程的立场,使解释人
行为的理论参照点发生重要转变。 ➢ 改变了传统把动物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推广到人类学习
的错误倾向。 ➢ 概念和理论建立在丰富坚实的实证资料基础上,受到
心理学界认同。
▪ [局限] (P271)
▪
1.由于班图拉的理论具有开放性特征,导致了它缺乏富
有内在统一性的理论框架;
▪
2.大多数发展心理学家认为班图拉的观点忽视了发展变
量的重要性。即它忽视儿童在多大程度上能独立进行学习,
以及发展阶段在多大程度上对儿童的观察学习产生影响;
▪
3.班图拉在研究攻击行为观察学习中所采用的一些方法
难以让人苟同。如攻击行为的榜样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不
利影响;
▪
4.班图拉虽然强调了人的认知能力对行为的影响,但他
以研究行为为重心和目的,实际上并没有给认知因素以应有
的位置。
第三节 其他新的新行为主义者
▪
除了班图拉之外,罗特提出了社会行
为学习理论,米契尔提出了认知社会学习
理论,发展了行为主义的观点。
关于行为主义
▪
行为主义分三个阶段:早期行为主代表理论:
➢ 班图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理论) ➢ 罗特的社会行为学习理论 ➢ 米契尔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
▪ 共同特点:
➢ 既坚持行为主义的客观精神,又吸收了认知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新的新行为主义特点 (P257)
▪
1.大胆地使用以往被传统行为主义所摒弃和拒绝的心理
学概念,探索认知、思维、意象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
▪
2.强调行为和认知的结合。既可以通过人的思维、信念
和期待等认知过程预测人类的行为,也可以通过改变人的认
知来改变人类的行为,通过行为的改变也可改变人的信念、
期待等认知过程;
▪
3.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
▪
4.强调心理过程的积极与主动性。把行为主义同建构论
结合起来,重视以往经由学习而获得的认知规则在对环境信
第八章 新的新行为主义
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苏堪宇
新的新行为主义:既不愿意重 蹈传统行为主义的覆辙,又不愿寄 居于认知心理学门下,试图开辟一 条折中的道路。(P255)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从新行为主义到新的新行为主义 班图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其他新的新行为主义者
第八章重要知识点
▪ 名词解释 ➢ 、观察学习 P259 ➢ 、自我调节 P265 ➢ 、自我效能 P266
的一种最主要形式。
★一、观察学习及其过程
▪ (一)观察学习的特点及类型
➢ 1.观察学习的特点 ➢ 2.观察学习的类型
▪ (二)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
➢ 1.注意过程:对榜样的知觉 ➢ 2.保持过程:示范信息的储存 ➢ 3.动作复现过程:记忆向行为的转变 ➢ 4.动机过程:从观察到行为
(一)观察学习的特点及类型
➢ 新的新行为主义:①给予认知、思维等心理因素在行 为调节中的作用以足够的重视②把认知、思维看成是积极、 主动的过程③强调研究方法的客观性
▪
加拿大出生,曾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等奖项。
▪
美国心理学界著作引用率较高的心理
学家。著作有《社会学习理论》、《变化
社会中的自我效能》等。
▪
试图走出一条既不同于传统行为主义,
又不同于认知心理学的“中庸”之道。对
心理学最大的贡献是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和
行为矫正技术,认为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
地位。(P264)
★三、自我调节论
▪ 自我调节(self-regulation)是个人的内在强
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 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的行 为的过程。
▪ 自我调节由三个过程组成:
自我观察 自我判断
自我反应
▪ 自我调节(奖惩)能力的获得途径:模仿、
标准内化、 榜样作用
▪ 简答题 ➢ 、新的新行为主义的共同特点。 P257 ➢ 、观察学习的含义及特点。 P259 ➢ 、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因素。 P267
▪ 论述题 ➢ 、论述班图拉关于观察学习及其过程的理论。 P259
第一节 从新行为主义到新的新行为主义
▪ 一、新的新行为主义的产生 ▪ 二、新的新行为主义理论的特点
一、新的新行为主义的产生
▪ 行为主义的危机 ➢ 华生、赫尔和托尔曼等人影响的衰落 使行为主义失去了信念的基础。
逻辑实证主义和操作主义的问题
▪ 逻辑推理的疏漏
➢ 证伪与反例(天下乌鸦一般黑)
▪ 操作主义难以操作的问题
结果(P256)
▪ 行为主义内部出现分化—— ➢ 斯金纳的激进行为主义 ➢ 新的新行为主义
1930)、新行为主义(第二代,1930--1960)、新的新行为主
义(第三代,1960-- )
▪ [特点] (P189)
➢ 早期行为主义:①客观主义②以刺激和反应的术语解 释行为③强调联结学习④外周论⑤环境决定论
➢ 新行为主义:①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介变量②允 许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对行为的内部动因进行推测③以 操作主义观点解释中介变量
二、交互决定论
▪
班图拉主张行为(B)、
环境(E)、个人(P)内在因
素三者相互影响、交互决定,
个人
构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
↗↖
▪
人本主义的行为主义。独
↙
↘
到之处在于把人的行为与认知 行为 ← → 环境
因素区别开来,指出了认知因
素在决定行为中的作用,在行 为主义的框架内确立了认知的 S-R、S-O-R与R→S的深化
learning)指对行为规则或原理的学习。如
右行规则。
▪
创造性观察学习(creative observational
learning)指从不同的示范行为中抽取不同
的行为特点,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
式。如围棋、篮球。
(二)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
▪ 注意过程(attention phase,对榜样知觉) ▪ 保持过程( retention phase,示范信息的储存) ▪ 动作复现过程(reproduction phase,记忆向行为的转变) ▪ 动机过程(motivational phase,从观察到行为)
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 又称 无尝试学习(no trial learning)或替代性学习 (vicarious learning ) 。由于人有通过语言和 非语言形式获得信息以及自我调节的能力, 使得个体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 为及其结果,不必事事直接做出反应或经过 亲身体验强化,就能学到复杂的行为反应。
▪ 2.替代性经验 ▪ 3.言语劝说 ▪ 4.情绪的唤起 ▪ 5.情境条件
如何加强对自我效能的培养
▪ 适当的外部强化 ▪ 及时自我强化 ▪ 加强归因训练
五、集体效能论
▪ 团体成员对自己所属团体的总体能 力的一种评价和信念。
六、对班图拉观察学习理论的评价
▪ [贡献] (P270) 观察学习、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被称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