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欣赏结课论文;交响乐欣赏;90后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在听着各种形式的流行音;交响乐由海顿发明、由莫扎特推向成熟、由贝多芬推向;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我们感受着不同时期交响乐带;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都有不同的代表人物;在众多的乐曲中,有的人,有的乐曲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序奏开始时,小提琴在A大调上用碎弓轻轻奏出徐缓的;接下来是五首连着一起演奏的小圆舞
交响乐欣赏结课论文
交响乐欣赏
90后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在听着各种形式的流行音乐的旋律中长大的,初次进入交响乐的课堂,我感受到的是不一样音乐的氛围,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演绎形式。
听着不太懂的旋律,我甚至想要昏昏欲睡。
几次之后,我渐渐的放松心态,用心去聆听,用心去感知交响音乐中想要表达的情感,用心去领会交响音乐的独特内涵与魅力。
交响乐由海顿发明、由莫扎特推向成熟、由贝多芬推向另一高峰,在16世纪到19世纪一直是欧洲的主流形式。
今天,再次向我们展现其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我们感受着不同时期交响乐带来的不同的艺术享受。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严谨,呈框架式结构,由四个乐章组成,浪漫主义时期的交响乐自由、浪漫,而不同时期的前期、中期、后期亦会有不同的特点。
不同时期的交响音乐有不同的特色,但都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都有不同的代表人物。
古代主义时期的代表主要有柴可夫斯基、莫扎特、贝多芬等,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主要是肖邦、李斯特等,不同的交响曲亦有不同的形式,我们走进一部部经典的交响乐,挖掘交响乐的异样光彩。
我们欣赏了很多的代表人物的交响曲,小斯特劳斯的圆舞曲《蓝色
多瑙河》、老斯特莱斯的《拉夫斯基进行曲》、贝多芬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莫扎特的《25交响曲》《钢管交响曲》、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第六悲怆交响曲》《第一钢琴协奏曲》、《F
小调第四交响曲》《D大调钢琴协奏曲》、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等等。
这些乐曲或是作曲家在激昂的青春时期所写,或是在成熟的中年时所写,或是返璞归真后的晚年时所著,乐曲的节奏和情感或是激昂或是悲怆或是脍炙人口或是明快而富有想象力,演奏类型或是属于钢琴协奏曲,或是小提琴协奏曲或是钢管协奏曲等都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使我的情感随之深深起伏。
在众多的乐曲中,有的人,有的乐曲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小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所听到的作品前几部之一,以前对《蓝色多瑙河》写成的趣事和所表达的情感等就有所了解,而我经常听着钢琴曲《蓝色多瑙河》旋律也让我深深着迷,是我对交响乐产生了比较大的兴趣,在交响乐的欣赏过程中我也为它的旋律和情感所感染。
交响乐由序奏、五个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
序奏开始时,小提琴在A大调上用碎弓轻轻奏出徐缓的震音,好似黎明的曙光拨开河面上的薄雾,唤醒了沉睡大地,多瑙河的水波在轻柔地翻动。
在这背景的衬托下,圆号吹奏出这首乐曲最重要的一个动机,连贯优美,高音活泼轻盈,它象征着黎明的到来。
接下来是五首连着一起演奏的小圆舞曲,每首小圆舞曲都包含两个相互对比的主题旋律。
第一小圆舞曲描写了在多瑙河畔,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们翩翩起舞时的情景。
主题A抒情明朗的旋律、轻松活泼的节奏,以及和主旋
律相响应的顿音,充满了欢快的情绪,使人感到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多瑙河;主题B轻松、明快,仿佛是对春天的多瑙河的赞美。
第二小圆舞曲首先在D大调上出现,第一部分旋律跳跃、起伏,层层推进,情绪爽朗、活泼,给人以朝气蓬勃的感觉;突然乐曲转为降B大调,显得优美委婉,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
巧妙而富于变化的第二圆舞曲描写了南阿尔卑斯山下的小姑娘们,穿着鹅绒舞裙在欢快地跳舞,富于变化的色彩显得格外动人。
第三小圆舞曲属歌唱性旋律,主题A有优美典雅、端庄稳重的特点;主题B 具有流动性特点,加强了舞蹈性,呈现出狂欢的舞蹈场面。
这段音乐采用了切分节奏,给人以亲切新颖的感觉。
第四小圆舞曲的主题A优美动人,富于歌唱性;主题B强调舞蹈节奏,情绪热烈奔放,与主题A形成了对比。
在开始时节奏比较自由,琶音上行的旋律美妙令人迷醉,仿佛春意盎然,沁人心脾。
第五小圆舞曲是第四圆舞曲音乐情绪的继续和发展,只是转到A大调上。
主题A旋律起伏回荡,柔美而又温情;主题B则是一段炽热而欢腾的音乐,形成了全曲的高潮。
起伏、波浪式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在多瑙河上无忧无虑地荡舟时的情景。
最后是全曲的高潮和结尾。
乐曲的结尾有两种,一种是合唱型结尾,接在第五小圆舞曲之后,很短,迅速地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另一种是管弦乐曲结尾,较长,依次再现了第三小圆舞曲、第四小圆舞曲及第一小圆舞曲的主题,接着又再现了乐曲序奏的主要音调,最后结束在疾风骤雨式的狂欢气氛之中。
第二部作品是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它是穆索尔斯基在他逝去的密友哈尔德曼绘画遗作展览会后为纪念哈尔德曼而作的钢琴曲,由拉斐尔谱成交响乐,属于标题音乐。
乐曲是由与“图画”有关的十首小品,以及有间奏功用的“漫步”主题组合而成。
十节作品皆以图画的名字命名,每一章都以单章可分开演奏,合在一起又出奇的和谐。
作品用音乐描绘出图画的意义,带我们走进音画的领域。
当听到《侏儒》这一段时,随着音乐的起伏,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小侏儒迈着畸形的双腿笨拙地走路,他身材矮小,八字脚外拐,十分丑陋。
音乐紧张而怪诞,充满震撼力的大鼓刻画出侏儒的艰难步履和绝望、复杂的内心世界。
弦乐的颤音、打击乐器色彩的加入带来了神秘的意境。
侏儒一瘸一拐的步态跃然眼前这是"一个小侏儒迈着畸形的双腿笨拙地走路。
"他身材矮小,八字脚外拐,十分丑陋。
音乐紧张而怪诞,充满震撼力的大鼓刻画出侏儒的艰难步履和绝望、复杂的内心
世界。
弦乐的颤音、打击乐器色彩的加入带来了神秘的意境。
侏儒一瘸一拐的步态跃然眼前。
当听到《古堡》一段时,我们仿佛听到中世纪的古城堡前,一个游吟诗人在夜幕中唱着他那纯朴忧伤而又动人的歌。
中音萨克斯管前情地吟唱着,凄美而靓丽。
加了弱音器的弦乐使这首悲歌风味的抒情田园诗充满了平静地沉思冥想的氛围。
淡淡的哀愁丝丝缕缕,不绝于耳。
当听到《杜伊勒里宫的花园》一段时,穆索尔斯基为此曲加的副标题是"孩子们游戏后的争吵"。
乐曲声将我们带到了巴黎一所王宫的
花园,我们仿佛听到了孩子们在花园里游戏着,吵闹着;十章曲子,都是通过不同乐器的巧妙演艺,将我们带到;第三部作品是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这是一部属于;聆听着交响乐,惊叹的,感动的许多;交响乐是纯洁、高尚的,让我们用心去聆听,交响音乐;
花园,我们仿佛听到了孩子们在花园里游戏着,吵闹着。
木管乐器调皮地上下飞驰,好象孩子门叽叽喳喳的喊叫,小提琴的对比乐句更使音乐充满了盎然生机。
这是一幅逼真而典雅的风俗性生活画面。
十章曲子,都是通过不同乐器的巧妙演艺,将我们带到了音画的领域,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或悲或喜的的生动画面。
第三部作品是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这是一部属于浪漫主义前期的作品。
尽管这部作品是柏辽兹青年时期的作品,相较于浪漫主义中后期的交响乐还显得不是很成熟。
但是作曲广陆离怪的风格使我的心情跌宕起伏,好像陷入了无法自拔、无穷无尽而又无比纠结的幻想中。
全曲共分为五个乐章,每一个乐章都附有作者自己加上去的标题,分别是"梦、热情","舞会","原野风光”,"走向断头
台","魔鬼的晚会之梦--魔女的回旋曲"。
在乐曲中,一会儿通过极长的最缓、板序奏的奏鸣曲的演艺,感觉到主人公好像陷入了内心的不安与憧憬中,就像遇见初恋情人是渴望又羞涩的心情。
一会儿通过圆舞曲形式,我们好像感觉置身在一个热闹的场景中,一回眸遇见了恋人。
一会儿我们好像感觉到主人公内心的恐惧与不安、孤独与寂寥。
最后一乐章由弦乐器的回旋主题与管乐器的"末日经"同时演奏以构成。
随后是不安的弓木敲奏声,至此乐曲更加激昂、奔放,最后以狂乱的形态结束全曲。
整首曲子给仿佛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让我们充分感觉到了主人公的情绪的变化。
聆听着交响乐,惊叹的,感动的许多。
感动于作曲家的辛勤创作,感受交响乐的中飞扬旋律,感动于演奏家们配合紧密、饱含感情的演
绎,感动于交响乐中所表达的情感,感受作曲家的创作的不羁的灵魂和和人格魅力,感动于交响乐这种纯艺术的创作。
交响音乐感动人,感染人,从来没有音乐能像交响乐一样经典能经久不衰,从来没有音乐能像交响乐一样带给人丰富的艺术享受,将人深深的带入艺术的殿堂。
交响乐是纯洁、高尚的,让我们用心去聆听,交响音乐的声音??。